探析当前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及发展之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郑锦 时间:2013-02-14
  [论文关键词] 民营企业 对外贸易 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民营企业成为其中的主力军之一。在当前复杂而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民营企业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对外贸易额连年攀升,民营企业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2007年民营经济蓝皮书数据显示,2006年~2007年,中国民营企业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076.6亿美元,增长37.1%,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7.5%,其中出口额2139.3亿美元,占全国出口的 22.1%,首次超过国有企业成为我国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主体。事实上,近10年来,民营企业出口年均增长57%,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年均增长高达75%,远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21%的年均增长速度,展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一、民营企业发展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1.法律环境。1999年国家允许私营企业自营进出口,2004年外贸经营权的放开,2005年允许外贸个体工商户以一般纳税人身份享有出口退税权,“非公经济36条”及其后续措施的出台,“十七大”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出新政策新要求,国家在不断清除民营企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这些统统都对民营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支持。然而,相比较民营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重大的份额而言,这还远远不够,时下并没有系统的专门针对民营企业从事对外贸易而定的国家法律法规,大部分有关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鼓励和扶持措施都只是零散分布在各种政策性文件中;许多政策举措真正实施起来都是“隔着衣服挠痒”,不能实际解决问题;一些地方部门出于种种原因制定“土条款”,设置“玻璃门”;这就使得民营企业经常在进出口权、税收、外汇优惠、投资领域和投资资格等方面处于“准国民待遇”状态,在对外贸易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得不到规范的指导和完善的法律保障。 
  2.融资问题。从事对外贸易对企业的资本和资金有着较高的要求,而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都属于中小规模,自有资本不足型,资金短缺问题,是困扰广大民营外贸企业的主要因素。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下,银行的资金支持仍然有浓重的“唯成分论”色彩,为了少担风险,在向民营企业放贷时过于谨慎,现在国家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各银行进行信贷规模控制,大部分银行就更不愿意“放水养鱼”了。股票、公司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门槛过高,手续繁杂,耗时过长;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形成构架,制度不完善,担保机构少,品种单一,这些都是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所以,许多民营企业只能通过自筹资金或非正规融资渠道获取资金,高风险和高成本的融资状况与资金渠道的短缺严重牵制了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脚步。 
  3.外贸政策。当前,我国的经济过热,增速过快,贸易顺差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2007年,国家连续出台了不少调控政策,包括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取消“三高一低”产品的出口退税,针对资源性产品加征出口关税等等。民营企业大多从事劳动力密集型、附加值低、差异小的一些商品的出口,自然会受到政策的影响。以浙江和广东为例(近几年,两省民营企业出口额相加超过全国一半以上),浙江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达到95%以上,纺织服装和一般机电产品各占民企出口的三分之一。广东民营企业主要出口商品为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纺织纱线、未锻造的铝及铝材等。2007年广东个体工商户进出口额自2004年放开进出口经营权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下降幅度为10.7%,且其由升转降出现在6月以后,受外贸政策调整影响明显。综观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在今明二年决策层的各种外贸干预举措还将陆续到来。对于大部分规模偏小,出口商品结构单一,多靠低价格、低技术含量的商品撑台面的民营企业来说,早做准备是相当有必要的。 
  4.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及人民币升值。正如福州一家民营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所说的那样:“2007年,公司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全年涨幅达20%至30%,由于涨速过快,虽然每次谈好的国外订单价格都略有上涨,但还是赶不上原材料和成本的上涨速度,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因素,基本上是无利可图,白忙一场。”相信遭遇这种尴尬的民营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出口民企不在少数,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外,能源和交通运输紧张和价格上升、环保准入条件的不断提升、出口退税取消或者降低、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等都直接或间接加大了成本。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自汇改以来累计升值已超过13%,2007年累计升值达6.5%,2008年人民币升值压力还在继续扩大。而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形式以一般贸易居多,原材料大部分是在国内用人民币购买,用美元结算收益,所以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就比较大。这双重因素使许多民营企业出口利润空间急剧缩水,从而备受煎熬。 
  5.国际因素。世界经济全球化及经济持续增长,世界市场需求比较旺盛,中国加入WTO平稳过度,关税、配额等贸易壁垒逐渐被消除,这些为民营企业的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增长和贸易规模扩大,各国之间获益的不平衡,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加剧,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呈上升态势;新贸易保护主义在一些国家盛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给区域外的非成员国设置的贸易障碍;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国际油价的上涨等等这些都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贸易产生不利影响。这其中,尤以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问题为甚。严格的技术标准,复杂的质量认证,以及名目繁多的在包装、标志、卫生及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构成了出口企业的“拦路虎”;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已成为许多国家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保护市场的最好手段。我国近年来进出口持续快速增长,遭遇了相当多的这些方面的问题,民营企业成为其中一大受害者。以2007年上半年广东退运商品为例,民营企业出口商品遭退运最多,价值1447.1万美元,占出口商品退运总额的40.1%。由于民营企业在行业自律、实力、经验、信息等方面的不足,一旦“中标”,往往损失惨重,甚至一蹶不振。 
   
  二、民营企业对贸易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1.法律、政策环境需要改善。首先,政府部门应修订和完善有关民营企业组织形式、经济地位和产权保护的法律规范,为民营外贸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环境。 
  其二,切实做到消除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方面市场准入、行业投资、财政、金融、税收方面的政策歧视,使民营企业能在公平、规范的环境下参与对外贸易竞争,享有充分的发展机遇。 
  再就是要不断建立和完善面向民营外贸企业的服务体系,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简化和规范办事程序,充分发挥各对外贸易管理部门、商会和各行业协会在民营企业外贸发展方面的作用;加强公共信息服务,积极支持筹资融资、市场开拓、认证认可、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民营外贸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服务。 
  2.多角度打造民营企业外贸融资体系。其一,国有商业银行要破除"所有制"观念的限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客户需要为目标,安排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向民营企业投资,加快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组建和完善,鼓励其开展银企对接和合作,推出灵活多样的信贷产品,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其二,众多外资金融机构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市场视为眼中的最后一块“金矿”,如被称为“领跑者”的渣打银行,就设有产品研发部门,专门针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特定需求与状况设计产品。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是不可错过的融资机会。其三,鼓励设立包括为民营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融资服务在内的各类中介机构,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提高担保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搭建银行、担保机构与企业沟通平台。 
  其四,民营外贸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有条件可以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和建立公开发债,可以通过引进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投资等渠道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寻求多种融资途径。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