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宏观金融调控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4

    (一)开展贸易谈判,增强贸易融资 
   金融危机从多种渠道影响各国贸易,极易导致国际贸易秩序的混乱和恶性竞争。贸易谈判与合作是各国在危机发生后减少贸易巨大波动的重要举措。世界各国在面临金融危机时,通过贸易谈判,利用合理的多边贸易规则约束和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能有效解决潜在的贸易争端,并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减轻危机对贸易的消极影响。 

     (二)优化贸易结构,改善贸易条件 
   对外部所发生的危机做出快速反应,把危机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就应加快调整本国的经济结构,其中优化贸易结构是重要的一项选择。各国可在体现自身自然禀赋与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创造可以弥补他国市场需求的产品,通过彼此协商调剂产品进出口余缺;同时贸易出口结构应尽可能多元化,增加贸易渠道,以此来“稀释”在危机冲击下的贸易风险。 
   (三)构建反危机的贸易机制 
    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是一项需要由各项政策支撑的系统性任务。构建反危机的贸易机制旨在提高金融危机爆发的预警性,增大抗御危机和贸易波动的协 同性。世界各国可以通过成立区域性的“反危机共同外汇储备”、“贸易协调机构”等措施,加强对金融危机的风险控制,促进世界贸易的良性发展。同时,各国应该考虑构建反危机机制的政策成本、效率以及经济承载力等因素。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沉着稳妥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成功渡过金融危机的又一关键。在此大背景下中国应适当降低经济发展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维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合理比例;同时积极寻找新的外贸伙伴,特别要适 当减少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份额,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四)严格控制盲目投资,科学规范基本建设
    回顾我国经济上的几次宏观调控,最大的难点都是因为基础设施规模过大,投资过多,超过了我们的能力。目前,各地方财政投资增长的冲动难以控制,许多地区甚至负债投资。大部分投资用于基本建设,在拉动内需方面成效并不显着。对此,要通过调整宏观金融政策,严加控制过热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钱花在刀刃上。各级财政投入,要向促进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倾斜;向内生 增长、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行业倾斜;向实施节能减排,提倡绿色环保,提高生态保护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倾斜;向社会保障、教育、“三农”、民生等关乎人民生活的领域倾斜。同时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努力保持收支平衡,并通过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经济犯罪,化解潜在的财政风险。 
  (五)加强对人民币汇率的合理调控
    我国的货币及其汇率政策,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制定的,首先考虑的是中国的国情,中国人民的利益。我们在人 民币汇率方面基本的原则,就是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对世界经济复苏起到了促进 作用。我们要看到,作为国际流通货币,美元币值的不稳定,会出现国际贸易中的投机性攻击,由此会造成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强势经济体都可以利用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来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承担过多的责任。因此我们主张自由贸易,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反对用强制的办法来迫使别国的汇率升值。要通过宏观调控,把人民币汇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六)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
    要继续稳定发展对外贸易,落实和完善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各项政策措施,继续改善海关、质检、外汇等方面的服务,从法律上为外国企业在中国的经营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环境。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努力培育出口品牌和营销网络,通过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宏观协调,敦促发达国家放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限制。要有计划地减持我 国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