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转变“先经济后教育”传统观念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要把教育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各级党政领导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虽然有所提高,但在行动上落实不够,教育始终未能真正摆上“战略重点”的位置。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思想认识上没有摆脱“先经济后教育”传统观念的束缚。
  有些同志一直把教育看作是非生产性的消费事业,认为经济是硬指标,教育是软任务,在经费投入上,奉行“一工交,二财贸,有了余力办文教”的做法,在工作安排上,习惯于“工交讲半天,财贸一支烟,谈到教文卫,马上就散会”的行为;有的同志急功近利,觉得教育周期太长,见效太慢,热衷于短期行为,对搞基建、盖楼堂馆所,以至购买豪华小汽车,都舍得大把大把花钱,而一提到增加教育投资,就两手一摊,叫苦不迭;还有一些同志抱着“经济发展了,才有钱办教育”的观点不放,认为这些年国家预算内的教育经费支出逐年都有增加,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有提高,对教育已经是够重视了,不应有过高的奢求。凡此种种,都源于“先经济后教育”观念在人们头脑中作祟,如果不从思想上排除这个错误观念的障碍,治好这些同志的“教育短视症”,中央有关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战略意图和策略,就不可能真正落实,我国教育的落后状况就难以迅速改变。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生产力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劳动者。教育的一个特殊功能是能提供具有一定熟练程度和良好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种专门人才。劳动者的技能和组织程度愈高,其所创造的劳动产品的价值也愈大。从这种意义上说,不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教育也是生产力。随着现代经济越来越多地依靠高科学技术的复杂劳动,教育作为开发人的智力和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低效率、低质量、低效益、高消耗的状况,根本原因就在于劳动者素质不高和缺乏大量合格的专门人才,而这正是较长时期对教育重视不够、发展不够的后果,一些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已从实践中痛感到“昨天的教育是今天的生产力,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生产力”,以及“经济要振兴,教育要先行”的迫切性。这是付出了重大代价后才悟出的沉痛教训。从长远来看,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全面地提高国民素质,不仅要提高文化科学素质,而且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一个教育落后、文盲充斥、民族素质低下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我们要充分认识教育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在经济与教育的关系上,自觉地把教育放在头等优先的位置,宁可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也要把教育先搞上去。这样表面上看,好像暂时会影响一点经济建设的速度,实际上把教育搞好了,民族素质提高了,人才培养出来了,经济建设走上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正确轨道,经济建设的速度会更快。反之,教育不搞好,人才上不去,即使经济有了发展也是短时期的,一不能持久,二没有后劲,到头来仍会被人家远远抛在后面。
  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成功的教育是经济振兴的基础和阶梯。日本明治维新首先是倡导教育,美、德、英、法等发达国家,靠的也是教育兴邦。当前国际上争夺综合国力优势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智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许多国家(包括发达的、不发达的、以至发展中的国家)在筹划21世纪发展的战略中,毫无例外地都把教育作为最重要的对策,把教育作为一个最强大的经济发展力量,认为对教育和科技所需的经费,即使再多花点,也不为过,现在舍不得花钱,日后付出的代价将会更高。面对世界发展的这一趋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下决心赶上时代步伐,改变教育的落后状况,若再贻误时机,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