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因对两种经济体制形成与变迁的作用比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郝静 时间:2013-02-14

式,因此,也借鉴了苏联以重工业作为主导产业。

另外,急于在世界舞台摆脱落后局面导致政府决策中的“赶超战略”,这对粗放型经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要走一条快捷的工业化道路,只能是不断地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扩大对生产要素的利用,我国的要素禀赋特点是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这就对已经存在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一种加速的惯性驱动。

20世纪8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产业外移,尤其是东亚国家的产业升级换代后,把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工业产业转移到我国。投资低技术、高能耗、低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东欧国家对我国的经济援助,帮助我国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地工业体系,实现了重工业从无到有,在经济总量和框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更替,这种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日益显现出一些弊端,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必须考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全球化经济条件下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发展突出表现为两大趋势。一是新科技革命浪潮全面掀起,高技术产业、产品发展迅猛。世界经济中的产业、产品不断向高新、高效、高质、更加集约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低耗、优质和环保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拓展,主要包括各国经济结构与政策、不同程度的体制改革、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等。这两大趋势推动世界各国经济由数量和速度的增长向质量和效益的增长转变。我国要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在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更需要更新技术,降低单位产值的资源耗能,走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

实践证明,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和优化只能建立在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并推进增长效率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上。因此,我国在1992年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更促使我们选择与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相符合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尽快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水平,提高我国的科技素质、产业素质和企业素质,从而较快的增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质量商品的出口比重,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

从纵向比较来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呈下降趋势。1980-2002年的22年间,我国按照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幅度为66.5%,电力消耗强度下降幅度为21.1%。其中工业部门的下降幅度分别为64.3%和27.0%。其次,单位增加值的排污量呈下降趋势。1998-2003年的5年间,我国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的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工业粉尘和产生固体废物分别下降了34%、52%和22%。另外,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在逐步提高。据估计,我国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约有1/3左右的份额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

党和政府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来已久,但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我国经济的高增长在相当程度上依然靠高投入支撑,能耗过高、资源利用效率低的总体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都必须坚持以建立节约型社会为基础,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快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的转变。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