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因对两种经济体制形成与变迁的作用比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郝静 时间:2013-02-14

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与变迁的两个时期,是我国现代经济成长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历史时段。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不难发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这两个过程中,外部因素的作用都不容忽视。外部因素对这两种体制建立和发展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制度创新、对外开放战略的选择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等方面。

一、外部经济因素对制度创新的作用与影响比较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迁过程中,在制度的创新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巾,虽然考虑了巾国的实际,但是制度创新因素较少。而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在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择其优者而行之的同时,更多地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发挥了制度创新的优势和作用。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外部经济因素与制度创新

中华人民共中国成立后,我国参照苏联经验模式,走上了一条通过中央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无论是从中国革命与苏联的渊源还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来看,此模式是中国为巩固新生政权并实现国家独立自主最现实的选择。

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斯大林所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和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被奉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经典,其反对和排斥商品经济的理念长期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从大原则、大框架上说是照搬了苏联模式。当然,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在制度的创新方面也有过一些探索,但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鲜有实施。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外部经济因素与制度创新

回顾世界历史,几乎所有经济发展的奇迹,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制度创新,19世纪的美国、德国,20世纪的日本、亚洲四小龙都是如此。中国传统经济制度及其模式的低效率已经无法完成现代化的重任,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经济制度创新活动。20世纪90年代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世界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从制度创新人手,这条线非常明显。最早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农村开始家庭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村第一步改革取得了成功。1979年国家又开始在城市试点,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农村改革始于承包,城市的改革也从承包开始,从1984年开始,国有企业开始实行承包制。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和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度创新在公有制内部开始了,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制度创新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公有制以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体制外的制度创新最早是20世纪80代年在城市提出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后来进一步提出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补充。制度创新最重要的会议就是党的十五大,决议中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创新的过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市场经济是基础。我们的制度创新到目前为止是要构筑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础,从原来的单一公有制变成一种多样化的所有制结构,而且所有制实现形式又是多元化的。

从整体战略上来说,中国的改革也表现出渐进式的特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依据自身国情在改革路径方面的创新,中国的改革选择了一条成本最小的道路。

二、外部经济因素对对外开放战略选择的作用与影响比较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于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建国后,他又多次强调要把实行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国策之一。正如邓小平同志回顾这段历史时曾指出的:“那时候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②由于外部环境没有给中国提供对西方国家开放的客观条件,导致当时的对外交往和经济技术合作基本上仅限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之所以实行这种只对有限国家开放的战略,既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有自身的原因。

对此,邓小平曾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 这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首先,我国有悠久的封建社会历史,封建保守的思想意识干扰着我国同外界的接触。其次,我们对开放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通过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和竞争加快发展自己的重要性。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我国开放战略的总体思路是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相比1978年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有限的对外经济联系而言,我国对外开放工作在这时开始发生历史性转折,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79年,国家首先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措施,并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目的是吸引外资。1990年,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开放上海浦东,随后沿江、沿边、沿主要交通干线对外开放展开。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开放,我们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国的对外开放从一开始的“点”扩展为全国范围的开放。这一阶段,进行了众多的体制改革,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阶段。特别是2001年正式加入WTO以来,我国在更大范围内参与经济全球化,实行面向全世界的全方位对外开放。银行、保险、电信、贸易等领域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大。目前,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稳列世界第三,利用外资的质量提高,对外经济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实践表明,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对外开放加快了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三、外部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方式选择的作用与影响比较

在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外部因素影响的不同,我国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主导产业,对我国这两个时期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外部压力下实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建设中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作用下做出的一种选择。

首先,战争环境迫切需要发展重工业,建立强大的国防。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等进一步加强了对国防工业的需求。

其次,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被照搬过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基本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