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02-14
1.要素不一致。由于中职学校还基本沿用“三段式”课程模式,培养的学生素质以单项技能、专业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要素,企业化实践能力、行业规范、职业操守等相对较弱,尤其是耐劳、耐挫等意志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从调查情况看,企业对员工素质要素按重要性排序,前三位依次是工作态度、道德品质、业务水平。可见,企业所要求的素质要素与中职学生具有的素质要素存在较大差异。
2.层级不对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械加工、机电控制等许多传统技术逐渐被智能机器所取代,动作型技能含量越来越低,而智力成分越来越高,加之部分企业以出口贸易、金融商业为主,对管理人员需求较大,并未形成足够的需要技术的就业岗位。但是,当前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仍然较大,很多技术又被细化为单个操作环节,技能要求不高的一线操作岗位需求又较大。这种技术层次的两极分化现象,使就业岗位呈现“哑铃型”缺口。因此,适合中职学生就业的中层级岗位并不多,一方面是“高不成”,在当前的选拔模式下,中职学生的智力技能相对薄弱,无法应对技术含量高的智力型技能;另一方面是“低不就”,作为主要就业群的一般操作工,技能要求很低,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拥有一定职业技能与职业抱负的中职学生又心有不甘。
(三)传统就业观念与市场化就业体系难以调和
1.价值取向单一加剧人才供需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功名利禄”“出人头地”思想又被逐渐强化,读中职仍然是无奈的选择。中职教育的规模不足,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受到制约。即便选择了中职教育,在专业选择上也存在较严重的“轻传统重时新”倾向。这种单一的价值观势必造成专业冷热过度,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2.社会关系影响就业公平。毕业生参与就业竞争,靠两种资本,一是人力资本,主要是自身的先天禀赋加上学校教育而得到;二是社会资本,通过家庭、家族和朋友等社会关系,调动、支配和掌控社会资源尤其是公共资源而形成。由于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而且就业市场尚未发育成熟,社会关系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力资本的替代物,决定着一部分求职者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可能。用人单位雇用人员的决定仍属于非制度化或半制度化,缺乏一定的公开性、规范性。调查表明,全市通过社会关系就业的人数占到65.8%。复杂的社会关系扭曲了人才供需匹配的自然选择关系,人才资源得不到最大限度发挥,影响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三、主要对策与建议
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要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应从观念、制度和方法等层面多管齐下。针对全市中职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行政协调,建立区域性职业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
1.政府主导,建立校企合作管理体系。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紧密度。为此,必须得到政府的宏观协调与政策支持,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第一,制定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健全职业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具备刚性制约机制的法律框架,确保校企合作的法律地位。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确定校企合作中政府的责任和职能,明确校企双方的法律责任和应尽义务,并使所有相关机构都能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第二,建立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校企合作管理体系的运行需要成本,在资金保障上,必须建立公共财政对校企合作管理体系的投入机制,做到合理分配;在功能匹配上,建立人才需求预测和预警机制,对区域性技能人才资源的状况和需求动态进行科学统计和预测,使政府在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与技能型人才发展的匹配度,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在利益分配上,建立合理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给予相关企业以税费的减免和媒体的正面宣传,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第三,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体系。应建立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设置严格的评价程序,对校企合作进行定期而全面的评估与总结。同时,以评价结果为基础,建立积极的激励机制,激发校企双方尤其是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2.依托社会组织,构建职业教育监管服务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在功能上逐渐淡化了对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的控制,转向监管与服务,这就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管理力量——社会组织,协同政府从整体上把握社会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协调地方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发展。(1)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角色功能,让行业协会成为职业教育监管服务体系的核心力量。一方面,政府应赋予行业协会一定的权力,提升职业教育的监管水平;另一方面,要强化行业协会的中介服务功能,构建职业教育的服务体系。一是信息服务,开展本行业的调研与数据统计,对区域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实施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搭建集受理投诉、综合监督、协调指挥和系统评价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公共信息管理平台;二是政策服务,参与制定本行业所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培训机构资质标准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参与国家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三是培训服务,制定职业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2)要建立职业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可由学校、企业和行业联合发起,吸收职业教育和行业里的专家、优秀技能人才和一线教师参加,制定具体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课程方案、教学计划等,指导校企合作的实施,协调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科学规划,加快推进区域性专业布局调整
1.统筹规划,形成区域性错位发展的格局。当前中职生源趋向萎缩,相对薄弱的中职学校还难以从“规模经营”的漩涡中走出来,专业设置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但从区域性专业协同发展的思路来看,必须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发展思路,实行错位发展,在特色领域以及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上进行重点培育。(1)大力扶持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相关的专业。根据本市产业结构特点,重点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调整市场需求过剩的专业。(2)强化主体专业建设。主体专业一般应符合省级示范专业的基本条件。一般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培育1~2个主体专业;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应培育设立2~3个主体专业;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应培育设立3~4个主体专业,并逐步培育形成1~2个专业集群。同一县(市、区)域内职业学校新设主体专业一般不能重复设置。
上一篇: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战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