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风险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方伟磊 时间:2013-02-14
  3.风险较大型,即发生概率很低,但造成的损失很大
  在上面提到的物流企业的各类风险中,交通肇事风险、人身意外伤害风险、企业财产风险都属于此类低频高危风险。这类风险虽然发生频率低,但一旦发生,将给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沉重的打击,如前通讯巨头爱立信就因配件加工工厂发生火灾影响生产和经营导致几乎退出通讯市场。然而,此类风险恰好属于可保风险的范畴。所以企业在管理这类风险时,要将大部分或全部风险通过保险的方式转嫁给保险公司,如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团体意外伤害险和企业财产险等。通过保险的方式,即使风险发生,企业也只用承担有限的经济损失。
  4.风险极大型,即发生的频率很高,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这类风险在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几乎不存在。因为它不仅损失频率高,而且损失程度严重,一般的企业是不可能承受这种风险的。如运送艺术珍品就是此类风险的典型代表。因为艺术珍品价值连城,对运输、储存、装卸等环节的操作要求都非常严格,而且被偷盗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发生货物损毁或失窃,物流企业几乎肯定会马上破产。对于此类特殊货物,虽然报酬会很高,但理性的风险管理者应该选择放弃,从而完全规避这种风险。
  (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上面的风险管理策略都着眼于风险发生概率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减少企业的风险损失。降低风险最根本的方法是通过科学的管理降低甚至完全消除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要通过科学管理从根本上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物流企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是企业的核心,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雇佣的大部分员工文化素质都比较低,在上岗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培训,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人身伤害、野蛮装卸等造成的货物损失风险屡见不鲜,给物流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切实规范操作方法。
  2.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够及时或发生差错是导致货物错配错送或迟延交货的重要原因。现代大型物流企业的信息体系都非常复杂——客户信息、货物信息、人员信息、运输信息……如此错综复杂的信息流如果全部依靠手工处理,不仅效率低下,出错率也相当高。现代物流企业要想从根源上降低出错率,就必须依靠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加强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实现物流管理的快捷、准确、科学和高效运转。
  3.切实提高企业的硬件水平
  据有关资料分析,中国每年因包装造成的损失约150亿元,因装卸、运输造成的损失约500亿元,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在30亿元上下。造成巨大损失不仅有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也占很大的比重。中国物流企业硬件设施整体比较落后,如在仓储设施方面,具有保鲜、冷藏等功能的仓库较少,在使用的搬运工具中,大多数是功能低下的搬运车,手搬叉车和普通起重设备,在运输工具方面,普通车辆占大多数。硬件设施的落后导致风险发生率大大增加,为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结语
  物流业是21世纪中国的朝阳产业,而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业迈向专业化、现代化的大趋势。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潜力将不可限量。但是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种种风险因素时刻威胁着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正如海尔总裁张瑞敏所言“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因此只有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一方面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损失额度,第三方物流企业才能在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不确定性环境中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加强风险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盛立新,匡兴华.物流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物流技术,2007,(4):36-38.
  [2]彭玉兰.第三方物流及其风险分析[J].商业研究,2004,(24):19-20.
  [3]郑静,权利.浅析物流企业风险及防范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1):24-25.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