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志 武献华 时间:2013-02-15

  摘要: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集群规模小、集聚度不足、低端产业比重偏大等。分析上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等旨在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辽宁。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经济学家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通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换成本,提高了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从而促进企业、产业和区域竞争力大幅提高。产业集群因其在增强专业分工、优化要素配置、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被很多国家和地区视为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导战略,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作为我国重工业的主要基地,辽宁的产业基础雄厚,曾经为我国构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辽宁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机制性矛盾日益突出,产业竞争力不断弱化,与东南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为此,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战略。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逐步推进,辽宁各级政府也逐渐加大了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视程度,辽宁省《“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把产业集群作为促进辽宁工业经济增长的有效产业组织形式。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标志着辽宁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克服老工业基地所特有的结构性和机制性矛盾,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率先振兴,对于发挥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带动辽宁乃至东北的全面振兴以及促进国家区域整体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现状及主要问题。

  辽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较为雄厚,集群发展模式主要以资源驱动型及传统优势型产业(重工业)集群为主,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和加工业、装备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然而,由于受到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机制性矛盾的影响,产业集群仍发展缓慢。截至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尚未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及产业发展方式也有待提升和转型,在核心产业选择、关联产业集聚、完整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不足。

  1.产业集群“聚”而不“群”,集聚度偏低。

  现阶段辽宁沿海经济带内的产业集群存在“聚”而不“群”现象。具体地说,集群内的企业仅仅是空间的集聚,虽然集于一地,但是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彼此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由于没有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多数企业独立作战,难以形成本地化的产业优势,产业集聚度不足。据有关部门统计,从产业集群发展过程看,辽宁产业集群的集聚度1985年是10.72%,1994年是11.11%,2002年是6.06%,2005年是6.96%,2008年是6.83%。[1]比如大连的软件产业,其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业务关联性和技术关联性不强,缺乏明确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配套能力差,产业结构趋同严重,而且群内企业和大学及科研院所的互动机制不健全,企业科研能力弱,缺乏发展后劲。

  2.集群规模较小,尚未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虽然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条,但链条短、产业集群规模小的问题却十分突出。据统计,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规模主要集中在10亿~100亿元区间,占集群总数的63%,平均规模只有30多亿元,有的还不足1亿元,超百亿元集中区域性产业集群尚不足10个。[2]究其原因,中小型及非公有企业发展滞后和落后的相关配套设施是制约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沿海经济带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围绕重大项目的实施和核心产业的发展,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配套工业,拉长产业链和产品链,在“五点一线”地带形成产业集群。作为形成产业集群最活跃的成分,中小企业及非公有企业不仅有利于增加就业、强化竞争,而且更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的规模化发展。然而,改革开放以来辽宁中小企业及非公有企业虽然有较大发展,但远不及广东、江苏、浙江等南方发达省份,总体发展速度不快、水平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的发展。此外,相关支持性服务机构和配套企业的发展对产业集群的形成也起着关键性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辽宁主导产业的自身配套生产功能欠缺,众多产业的教育培训、科研开发、信息平台、合理物流、政府服务等系列配套支撑薄弱,均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传统低端产业比重偏大,集群内企业创新不足。

  辽宁的集群发展模式以资源型及传统型产业集群为主,中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集群内企业普遍创新不足。以制造业为例,《辽宁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制造业产值中,中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合计高达77.09%,6市的中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占制造业的比重均在50%以上,盘锦和锦州两市的比重甚至超过了85%,如表1所示。

  

导致辽宁沿海经济带低端产业比重偏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又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研发投入不足;其次,科技创新人才紧缺,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弱化,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第四,技术引进效益低下,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不足;最后,缺少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环境氛围。

  4.产业集群之间定位重叠,缺乏必要的协作。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使得沿海区域各产业园区相继开工建设,虽然在短时期内形成了“百花齐放”局面,但同时也出现了“百舸争流”态势。在产业发展上,沿海经济带6市产业集群存在着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雷同的现象。有学者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推荐使用的结构相似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辽宁沿海6市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除盘锦外,其余5市之间的三次产业结构均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其中,大连和营口、大连和丹东、营口和丹东、丹东和锦州之间的相似系数均达0.98以上,而葫芦岛与其余4市之间的相似系数都已接近0.99。[3]沿海6市产业布局所表现出的趋同性,不仅加剧了区域间的无序竞争,恶化了城市间的经济关系,也导致新一轮的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阻碍区域间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进程。以船舶和石化产业为例,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6市均有造船、修船业的发展基础或相应的发展规划,包括大连、锦州、盘锦、葫芦岛在内的沿海城市也都将石化产业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均建有专门的石化产业园。

  对于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从整个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受传统工业基础的影响,辽宁各城市产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尽管随着条件的不断变化,某些产业已经不适宜在原有地区继续发展,但产业投放地的转移又必定会增加成本。而各地在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中的产业定位往往根据原有的产业基础,综合考虑资源和区位等特点后进行规划建设。加之整个沿海经济带发展缺乏统筹安排,各园区自行其是,因而导致在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结构存在雷同现象。这不仅会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必然会导致恶性竞争,从而阻碍产业集群及区域的协调发展。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