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角度分析中国农业竞争力现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3-02-15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一个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过程,需要资本的大量积累。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资本支持上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在农业上的资本积累严重不足。例如在农业比重仅占GDP 20的美国,政府每年用于农业的补贴均在上千亿美元,在由巧个国家组成的扩大前的欧盟,用于共同农业政策的支持费用高达其总预算的50%以上_而我国由于财力不足,对农业的支持与补贴甚少,以1996一1998年为例,平均仅为1 514. 2亿元人民币(182亿美元)不但如此.由于制度上的原因,我国农村资金通过财政、金融、税收、剪刀差等渠道大量外流。因此.从农业的资本积累的角度出发,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拉大,制约了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提高。
    马克思还认为“集中在这样加强和加速积累作用的同时,对扩大和加速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即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增加它的不变部分,从而减少对劳动的相对需求。由此可知资本集中也是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有效途径之一。
    资本集中程度提高后的直接表现为经营规模的扩大。发达国家的农业经营规模远高于我国,如美国农民经营规模每户200 hm,欧盟平均规模20 h耐以上,而我国平均规模仅0. 5 hm。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导致我国农户在生产上,单位产品活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在销售上,自产自销式农产品交易不仅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在市场中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和取得应有利益。因此,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农业的资本集中程度偏低,阻碍了农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的途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原因可归纳为农产品质量偏低、大宗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价格偏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偏低等。加人WTO以后,中国农业受到的冲击更大,提升农业竞争力显得更为迫在眉睫。从以上分析的几个视角可归纳出当前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几个途径。
    1.规范我国农产品市场,建立系统的农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产品在使用价值上的“质的差别”。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绿色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各国对进口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这就需要我国建立系统的农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体系,规范农业生产、产品贸易和加工流通。在生产过程中扩大农业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加强质量监控,降低农产品的化学品含量和农药残留物;在销售过程中,尽快建立和修订国家农业技术标准和农业产品质量标准,以及相应的管理、认证和监测体系,打破某些国家贸易保护中的“绿色壁垒”,避免损失。
    2.扩大农业经营规模,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的竞争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是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尤其是活劳动的支出。借鉴国外经验,可以通过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土地集中进而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也可以鼓励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产品进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针对前者应当在稳定家庭承包制基础上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稳定农户土地承包权、搞活土地使用权,主要通过转包、出租、转让、抵押、拍卖等方式适时促进土地集中。针对后者我国要尽快制定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法规。明确其法律地位,规范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行为.使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组织农民进人市场、参与竞争、保护自身利益的有效方式。
    3.培育农业资本市场,拓宽农业融资渠道。促进我国农业资本积累。农业是一项弱质产业.需要大量资金的投人。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资本市场的培育和建立是迅速筹集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国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资本市场筹资.把一部分城市居民手中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直接转化为发展农业的资本,也可以发行农业建设债券和专项债券等方面培育和建立农业资本市场,从而为大规模的农业企业筹资提供方便。针对小规模农户的农业投资.应当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通过探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农户小额贷款的相关措施,解决农户农业投资的瓶颈问题。
    4.加大农业科技投人力度,提升我国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针对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本有机构成偏低这一现状,作为投资主体的政府应在WTO《农业协议》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参照W TO成员国的有关做法,加强农业共性关键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力度,扩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教育、病虫害防治的投资规模.增设市场服务基金,建立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动植物和生态环境补贴等等,从而提高农业资本的技术构成.为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