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我国西部财政经济制度的若干建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春江 时间:2013-02-15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西部财政离科学发展的思路越来越远,矛盾越来越突出。通过公共财政体制创新,培育和提升西部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构筑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西部经济的科学 “可持续发展”和振兴西部县乡财政,成为具有划时代的系统性创新工程。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了西部财政经济运行所存在的问题及建立科学化的西部财政经济制度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西部经济  公共财政  发展
        0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西部经济欠发达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变得十分突出,并由此带来一定程度的财政危机与政府失灵。财政制度创新,不仅是振兴西部经济政策选择,而且是构筑西部财政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1 西部财政经济运行与科学发展所存在问题
        1.1 西部经济的市场竞争优势逐渐丧失,无力支持财政运行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外需减少、内需不足、生产相对过剩以及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格局的形成,西部经济的区位优势和市场竞争力逐渐丧失。主要表现为:西部资源优势逐渐丧失,使资源导向型开发战略必然受挫;依靠基础产业和一般种植业的规模扩张,使西部经济的增长绩效机制受阻;知识产业发展滞后,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受阻,难以突出西部区域经济特色,更难发挥公共财政对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的扶持
        1.2 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缺陷,不利于西部财政的科学可持续发展问题
        现行“分税制”只规范了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之间的公共财政运行体制,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还没有纳入分税制体制。西部地方税财政功能较弱,难以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做到自求平衡。
        另外,1994年实行“分税制”体制时,鉴于再完善的体制,也不可能完全处理好政府之间所有的责权利关系,再加上省级以下的政府不在改革之列,故在体制上推行了收费制。然而,由于诸多条件不具备,我国的收费制并没有起到对西部财政体制补充作用,社会效果不理想。由于制度失控,绝大多数政府收费,并没有用于“分税制”财政体制创新所照顾不到的地方,而是用于不应该有的“吃、喝、玩、乐”,并“俸养”了一部分体制外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的腐败现象,同时使政府机构越来越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不高。
        1.3 西部地方公共物品供给问题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产品供给上实行两套政策:一套政策是城市所需要的水、电、路、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基础设施由国家提供;另一套政策是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农民表决,国家给予适当补助加以提供。基于这种政策,西部农村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由农民掏钱搞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现象。
        完全依靠政府供给,使西部地方公共产品供给达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西部省级财政约1/3 、县乡财政约1/2的财政支出花在公共教育上,但教育水平仍低于全国的水平。至于城乡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农村医疗卫生、养老、福利等事业,则更是低于全国水平。
        1.4 西部财政转移支付问题
        现行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不仅没有缩小地方财政之间财政能力差距,反而有所扩大。1998年,获得转移支付最多的是北京和上海,而西部落后省份获得的收入却很少。甘肃省从1995——1999年间共得到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累计额为9.1568亿元。1996年,上海市人均预算内收入为1977元,而同年贵州则为139元,前者为后者的14倍,这说明14个贵州人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相当于上海1个人的公共服务水平;1999年,西藏、贵州的人均财政收入为178.64元和200元,同年上海市的人均财政收入2849.05元,分别相差16倍与14倍之多。近些年来,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改观。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