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歧视效应”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曾广录 时间:2013-02-15
  然而这种需求曲线的右移是有条件的。首先,行业和职业的拓展因歧视的存在而受到抑制,劳动力新的需求就不能实现。无论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这种情况都会存在。由于行业和职业歧视的存在,那些传统或习惯上被人们认为低下的但又是在提升生活质量上必须要改善的行业和职业因缺乏人才而得不到提升、得不到开拓,也就不能提供新的劳动力需求。中国目前的农业、卫生、环保和服务性等领域由于缺乏人才而发展缓慢,技术含量低。进一步发展这些行业、提升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有着广阔的前景,其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比如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各种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娱乐、卫生、环保等行业。
  其次,西部和农村地区因歧视的存在陷入一种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从而阻碍了这些地区对大量劳动力的吸收。目前,西部、基层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娱乐服务、生健康、社会保障、法律服务等行业因缺乏人才而无法建立或不能进一步发展,其对人才的吸纳受到了严重抑制。从宏观层面上说,高校毕业生的歧视加剧了人力资本分布的区域非均衡和城乡非均衡,有利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经济起飞,对中西部和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抑止作用。目前对农村家庭来说,培养出一个大学毕业生的直接教育成本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为了支付孩子的求学费,本来收入水平就不高的农村家庭就必须压缩其它家庭成员的消费支出甚至减少农业生产性支出。这种人力资本投资本身就是资源从农村流向城市,而孩子大学毕业后又纷纷到大中城市就业,使利用农村资源进行的教育投资未能得到直接回报。农村不仅因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而使经济发展缓慢,同时接受过中等教育水平的青壮年劳动力也纷纷从农村流向城市,这对农村经济发展无疑是釜底抽薪。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歧视现象加剧了高素质劳动力的地区分布和城乡分布的偏斜,进一步加大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形成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

  因此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条件之一就是在高校毕业生中不能有歧视发生。如上图所示,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使高校毕业生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但由于歧视的存在,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这样会使就业量处在Q3点,工资下降到w’,高校毕业生会出现(Q2一Q3)的失业。
  如果农村和西部地区发展起来,其所能容纳的劳动力是惊人的,因为西部和农村地区的面积和人口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好几倍。但高校毕业生的歧视却阻止了这种发展,也就阻碍了这些地区对大量劳动力的吸收,即阻碍了这种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右移。赖德胜、田永坡认为熟练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在长期内将会遵循萨伊定律而变动,即熟练劳动力的供给会自动创造对自身的需求,实现供需均衡。这意味着,如果高校毕业生对任何工种不存在歧视、愿意到西部和农村就业的话,则会产生两个效应:一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二是受歧视的行业或地区出现技术进步后,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高校毕业生需求不足的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三)劳动力需求者的歧视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选择
  劳动力需求者的歧视尤其是户籍歧视造成了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的就业制度,从而阻碍了高校毕业生的自由流动和选择。许多大城市在就业制度方面都有户籍限制,一方面,很多来自农村的高校毕业生无法在这些城市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但又受自身对地区歧视的影响,不愿意去农村、基层和西部地区择业,或呆在城市以打工谋取基本生活费,等待机会再找比较理想的工作,或继续深造。
  另一方面,这些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多样的,需要各种专业人才,但由于户籍的限制或其它歧视的存在,高校毕业生不能自由流动去寻找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这两方面都使大量劳动力闲置和浪费,造成中国人力资源的巨大损失。从城市来说,一方面是劳动力大量闲置和浪费,同时某些领域又招不到适合的专业人才;从农村和西部地区来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却招不到人才。这种人才市场非均衡的局面不仅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  避免“歧视效应”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力度
  传统和习惯势力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的一个主要因素。改变歧视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在学生中建立有效的宣传教育机制,强化宣传与教育的力度,大力弘扬行业平等、职业平等、地区平等的思想,让他们从内心上去接受任何行业或职业都是人类需要的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没有高低之别的思想,使他们彻底摆脱传统和习惯势力的束缚。特别要改变的是他们思想中“官本位”和“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基层一套房”的观念,积极倡导高校毕业生为社会、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积极鼓励他们去西部、农村、基层工作。虽然说“人往高处走”是很正常的想法,但并不是说每个毕业生都能找到理想中的工作,高校毕业生应该了解目前就业的形势,要从祖国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从现实的角度来调整就业期望值,不能抱着昨天的观念面对明天的就业。
  (二)建立激励机制,加大激励力度
  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变人们观念的一个最有效途径就是利益驱动。要从根本上改变高校毕业生的歧视,必须提高那些受歧视职业和地区的收益和待遇,保证这些职业和地区的待遇至少不低于那些受青睐职业和地区的待遇。因此国家要对这些职业和地区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从事这些职业或地区的收益和待遇,并在社会上大力宣传,提高其地位,改变人们的陈旧观念。
  (三)改变政策取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策取向一直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所以国家的宏观政策基本上是向东部地区和大城市倾斜。如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地区实施的优惠政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基本上放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国家工资政策对东部地区和大城市的倾斜等等。这种政策取向造成了中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局面,是高校毕业生产生地区歧视的重要因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5年12月16日发表的(2005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中的受益者和落后者之间的鸿沟正在逐渐拉大,尤其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性别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中国城市人口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1,农村人口的人类发展指数是0.67,仅为前者的83%。
  要改变高校毕业生对地区的歧视,消除“歧视效应”,必须改变以前的政策取向,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变为“共同富裕”。这需要国家把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放在西部和农村地区,要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进行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扶贫开发,从根本上扭转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而大量吸引高校毕业生去西部和农村地区工作。
  (四)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现行的户籍制度造成了中国公民形式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局面,不仅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是高校毕业生向往大城市生活、产生地区歧视的一个重萼因素。李强认为,迄今为止,我国的户籍改革虽然推出了几项重要举措,但因原有制度惯性,中国城乡流动最为突出的制度障碍依然是户籍制度J。户籍制度不能根本改变,户籍歧视也就不会消除。只有进行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户籍的“歧视效应”才会消除。
  产生高校毕业生对行业、职业和地区歧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被高校毕业生青睐的行业、职业和地区都有非常好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因而要淡化单位和地区的福利保障功能,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逐步建立覆盖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在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前提下,减轻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在社会保障水平上存在的过大差异,将社会保障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消失。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