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共享与区域产业链创新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熊艳 张慈 时间:2013-02-15
        产业链有线状和网状之分。线状产业链多为传统产业,知识共享的范畴多是关于产品技术工艺的特殊性知识,产业链创新能力的提升通常要靠核心企业带动,核心企业在一定层面上开展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在知识、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产生需求,从而拉动零部件生产商或协作企业的创新活动。配套企业承接核心企业的知识溢出,积极参与产业创新,只有产业链上的企业加强知识的互动共享和创新合作,才能形成整个产业链的创新能力[4]。
        网状产业链大多为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创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种信息的迅速收集与处理以及对各种资源的快速整合,因此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不能忽视。众多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研究与教育培训机构能在知识、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支持,能帮助企业及时获得最新资讯,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
        3 促进产业链上企业知识共享的主要措施
        为提高产业链的整体创新能力,应加快产业链的知识共享进程,特别是加强隐性知识的学习共享,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良性转换循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3.1 建立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平台
        知识共享需要一定的平台支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迅猛发展,应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为企业知识共享服务,使区域内企业能够快速、方便地获取和共享所需要的知识,并且能够灵活地捕捉,正确地分类、消化和利用来自相关产业的知识。因此,要加快区域内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局域网或互联网为基础的知识共享平台,利用数据仓库、文件管理系统、数据采掘等技术来获取信息中隐含的知识,利用网络技术、群件技术、计算机协同工作等,保证知识的充分共享。
        3.2 构建有利于企业间知识共享与传播的氛围和环境
        知识共享的推动依赖制度文化的配合。围绕区域产业链的特点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的文化,提供多样化的知识共享交流流程和层级网络,是产业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有效保证。因此要营造共享环境,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文化团体或非正式组织,将从事相同或相似工作的人们联系起来,使知识和技艺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享和传播。同时加大教育、金融、中介等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专业的支持。
        3.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在组织内形成有效的隐性知识共享环境。隐性知识多以个体知识的方式存在,而个人价值的差异又往往通过在组织内的地位或薪酬待遇体现,因此有必要通过良好的激励机制来维护个体的经济利益,以顺利地实现知识共享。如设立专项激励津贴或酬金,让有特殊贡献的人才持有企业股份等方式。同时产业链上的企业间也要建立相应的机制来防范恶性竞争以保证积极参与者的利益。如建立知识补偿机制、知识创新者与使用者之间建立相互持股的机制等。
参考文献:
[1]周海炜.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战略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33.
[2]Hansen M.T. 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 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 (1) :82-111.
[3]芮明杰等.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57
[4]陈玉川.区域产业链创新能力管理初探[J].特区经济,2007(7):242~244.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