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型通货膨胀:对当前物价形势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6-25

近期国内物价变化情况分析
 
  前段时期,主流看法认为当前国内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90%是由粮食及随后的肉禽蛋类价格快速上涨引起的,随着2004年夏粮丰收、秋粮上市,下半年价格指数会稳中有降。但事实是,近几个月来不仅粮食价格未见回调,2004年上半年已经得到控制的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也出现反弹,加上国际油价高企带来的燃料价格攀升,全面的物价上涨势头正在显现。据统计,近几个月来全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涨幅逐月攀升,2004年9月份上涨13.7%,比8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在10月份举办的秋季出口商品交易会上,绝大多数家电表示由于一年来钢材、铜材价格上涨幅度超过50%,其出口产品定价将在2004年上半年提价10%的基础上再次上调5%~15%。承接上半年升势,2004年第三季度全国35个主要城市房价同比增长9.9%,其中 9个城市超过10%,个别甚至超过15%。
 
  面对物价连续上涨,广大居民对未来走势的心理预期也正在发生变化。据广州社情民意硏究中心2004年10月份的调查,认为近期物价“显著上涨”的市民比例为41.8%,认为有所上涨的为41.1%,两者合计达82.9%;在对物价走势的判断上,9.1%的市民认为“会显著上升”,56.5%的市民认为“会有所上升”;在消费趋向方面,64.4%的市民认为物价变化已经影响到生活水平,45%的市民计划减少购物消费。而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调查发现,37%的被访者认为人民银行2004年10月底加息后房价会继续上升,在全部被访者中持这种观点的是最多的。
 
  按经济学定义,持续的物价上涨即为通货膨胀。虽然在物价上涨的持续时间和幅度等方面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但一般认为如果物价连续三个季度上涨即可确认为通胀,而按照中国过去20多年五轮经济波动周期的经验,物价涨幅在5%以下为正常,5%至 10%之间为温和型通胀,10%以上为恶性通胀。以此看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 2003年下半年开始上涨,尽管中间个别月份涨幅有所回落,但从2004年2月份开始各月环比上涨势头明显,特别是6、7、8、9四个月份的同比增幅均超过5%。
 
  共同的社会预期将加速经济事实的到来并推进其实现深度,而当前我国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普遍认同以及对未来价格变化的相似预测,无疑将进一步加深今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幅度。因此,从主要经济表征、经验和社会认知等方面看,我国温和型通货膨胀已经出现,并开始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控制通货膨胀应该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政策的一项主要任务。
 
    这是一种特殊的通货膨胀
 
  弗里德曼曾经指出,任何形式通货膨胀的背后都有货币供应量不适当增加的影子。就当前货币供应情况而言,本轮通胀似乎不应发生。因为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人民银行着手收紧银根,且力度持续加大。截至 2004年9月末,我国M2同比增长13.9%,远低于2003年19.58%的增长速度和2004年年初确定的17%的增长目标;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79万亿元,比2004年年初确定的全年目标少了8100亿元。可以说,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已经基本到位,物价水平本应随着货币供应减少向下运动。但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这可能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前些年为打破通货紧缩僵局而投入流通中的货币产生滞后影响;二是推动本轮通货膨胀的真实原因并非货币因素。从实际情况看,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存在,一方面前些年的货币投放为本轮经济过热准备了货币条件;另一方面本轮通胀是非货币因素引起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从货币条件看,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家为扩大内需采取了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M2的增长率2000年为12.3%,此后每年大约提高2个百分点,直至2003年第二季度,我国货币供应量一直以20%以上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实际GDP增速与物价上涨之和。与此同时,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银行在外汇市场大量购入外汇,进一步加剧了基础货币投放。高速增长的货币供应之所以未马上转化为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通货紧缩,居民持币观望、蓄币预防的心态较重,加上以往政府主导下的低效投资引发银行系统呆坏账居高不下,造成新增货币大量沉积,流通速度下降,遏制了高货币存量向通货膨胀方向的演变。但一时的沉寂并不意味着消失,经济体系中存在的超额货币供应终将成为经济过热下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
 
  有货币条件不一定会转化为现实的通货膨胀。一般来说,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总供给无法满足总需求的增加;二是商品生产成本增加,造成销售价格相应上升。从当前运行情况看,虽然2004年前三个季度全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为38439亿元,同比增长 13.0%,但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仅增长9.7%,只比上年同期快0.6个百分点,与GDP增长幅度基本相当。因此,本轮物价上涨不能说是由社会总需求过度膨胀引起的。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和国际油价高企的推动下,粮食、煤炭、电力、石油、运输等上游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其他食品及下游产品的价格回升,当前的温和型通货膨胀属于结构性的成本推进型。由此看来,似乎只要宏观调控措施控制住了这些部门的价格上涨,并从源头上管住土地、信贷,将过度膨胀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压下去,则通货膨胀问题将迎刃而解。
 
  不过,我以为,如果深入分析一下本轮物价传导的过程,就会发现要是我们忽略了本轮物价上涨中暴露出来的上下游产业价格波动不匹配现象,忽略经济运行中的体制性问题,单纯地用行政调控手段或货币紧缩政策,不仅无法达到调控的目标,反而有可能加剧调控的负面效应,使温和型通货膨胀延续下去并进一步恶化。事实上,与国外原材料、能源价格变化迅速在下游工业产品尤其是社会零售商品价格中得到体现不同,2003年以来我国社会零售商品尤其是轻工业品价格波动明显滞后。根据统计资料,当年全国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涨幅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涨幅2.3个百分点;在下游加工工业比较发达的广东,差距扩大到4.8个百分点。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由于2003年底前后经济体系中上下游价格传导机制的失效,使得社会各界对可能到来的通货膨胀估计不足,以致2004年年初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攀高。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同经济领域体制改革的进度差别造成上下游产业市场竞争环境差异,进而制约其生产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下游加工工业作为中国经济改革措施推进的起点,对内外资开放时间最早,国有资本退出力度最大,现在基本上由民营、乡镇集体、外资运作,产业环境近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生产效率较高,价格贴近市场供需;而煤、电、油、运等上游原材料、能源产业,由于涉及国计民生,改革步伐相对缓慢,只是有限度地对个别外资开放,民营资本基本上无法进入,计划色彩浓厚,产业环境仍然是高度垄断的市场,生产效率一般,价格不能反映市场实际情况。
 
  截然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决定了不同产业对煤、电、油、运等基础原材料价格变化的不同处置方式。下游加工工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成本价格弹性极小。据商务部反馈的信息,2004年下半年国内600种主要商品中有446种供过于求,剩下的154种供求基本平衡。这样,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生产企业只能依靠增效降耗来应付成本上涨,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相当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比如,广东涂料工业协会反映,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不涨价是等死,涨价是找死”,有1/3企业面临倒闭。据海关统计,2004年前三个季度广东圣诞用品出口 5.1亿美元,同比减少15.9%,这是近年来没有过的,2003年既使受伊战和“非典”疫情影响,广东圣诞用品出口也有8亿美元,同比增加25%。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国内生产厂家面对原材料价格压力,在无法提高出口价格情况下选择不接订单。最近几个月国内出现的部分消费品涨价,实在是生产企业无奈之下的最后选择。
 
  与此相对应,上游国有垄断企业却借助卖方市场优势,实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巨额利润。据国资委公布的数据,2004年前三个季度,474户国有重点企业实现利润4600.1亿元,同比增加44.9%。其中石油石化增加利润493亿元,增长54.6%;增加利润 295.8亿元,增长8.8倍;冶金增加利润 237.1亿元,增长84.5%;煤炭增加利润 88.5亿元,增长1.6倍;以上行业合计增加利润1114.4亿元,占全部增利额的78.1%。而汽车、医药等行业的利润则下降。有经济学家明确指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固然是推升国内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上升的主因,但国内石油公司搭车涨价,利润大幅上升,仅 2004年上半年的利润就相当于全国GDP的 1%,形成巨额垄断租金,直接影响了国内其他行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有人提出,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下游产业是一次洗牌机会,成本消化能力较弱的中小可能由此退出市场,有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但需要指出的是,保持行业内部适当的竞争压力,对不断提升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学原理早已证明,较高的垄断程度往往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我们如果对现在国内上游产业垄断所带来的非正常价格上涨因素不加以高度关注,将进一步助长其垄断行为,不仅无助于解决当前下游加工的经营困局,缓解局部经济过热,还有可能使上游产业生产效率提升迟缓,国民经济长期饱受结构性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之苦。比如,在目前单一的电力生产模式下,垄断的电力部门必然要求不断扩大单厂规模,阻碍分布式能源等新电力生产方式的。与此同时,虽然垄断规模不断扩大,由于企业对市场变化反应滞后,电力供应还会不断重复“供应过剩、压缩小火电”、“供应不足、小火电上马”的怪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电力企业盈利越来越高,拉闸限电越来越频繁。
 
  因此,我认为这次通货膨胀与以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通胀。它的特殊性在于:一是非货币性,尽管任何通胀都要货币条件,但这次通胀并非当前货币因素引起;二是非总量性,本次通胀不是由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总量拉动造成;三是结构性,本次通胀是由于市场结构不平衡,由瓶颈部门的价格上涨通过成本要素向前推进形成,并且这种结构失衡的主因不在投资,而在体制,它反映了市场发育、改革进度的不平衡,反映了垄断经济的危害性。
 
    应对温和型通货膨胀的三点建议
 
  自2003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运用窗口指导、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措施来调控经济,去年10月又9年来首次加息。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不少调控措施。应该说,这些举措对抑制经济中的局部过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央银行的调控措施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市场性、创新性和与改革相结合的特点,对预防和抑制经济过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由于本轮通货膨胀的特殊性,完全指望货币政策恐怕难以实现控制本轮非货币型通胀的目标,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政策组合,把重点放在结构性调整,放在机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上,真正做到宏观调控与改革推进相结合,以改革实现调控目标。
 
  一是保持现有的货币政策力度,侧重疏导信贷结构调节的传导机制。本轮物价上涨的货币源头在于前几年的超额投放,2004年以来随着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系列政策出台,目前流通领域的基础货币供应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如果继续紧缩货币供应,有可能加剧企业资金紧张局面,导致经济硬着陆。当前的关键问题是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难以到位,行政性要求与商业银行的利益追求存在冲突,增加中小企业贷款、支农贷款、助学贷款、就业贷款等的政策导向难以落实。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加大财政政策的配合力度,使信贷结构调整真正符合商业银行的利益核算和风险覆盖需要。
 
  二是加大短线部门投资力度,拉长短边。宏观经济学中的“木桶效应”既可以通过削减长边,也可以通过加长短边来改善。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趋势看,解决能源、矿产、原材料、粮食等基础部门的供应瓶颈问题尤为重要。为确保可持续发展,国家要进一步放宽准入政策,通过推动民营资本进入来加大这些部门的投资力度。
 
  三是进一步推进改革,打破上游企业的垄断格局。在加强短线部门投资时,最重要的是要向内外资开放上游产业。这样才能打破个别资本对基础部门的垄断,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原材料价格既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又不体现成本大小的问题,通过市场调节疏通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价格传导机制。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内资的开放尤为重要。这些年来,我国开放战略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从高到低,从大到小,总是把利润最大的市场份额控制在国有企业手里,有的甚至允许外资进入,也不允许内资进入。这种政策应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