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被低估的原因、危害与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郑建仁 时间:2010-06-25
   摘 要:由于各类商品权重不合理,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被严重低估。还CPI以真实的根本途径在于调整各类商品权重,重点是大幅度提高居住权重,较大幅度降低食品、衣着和烟酒及用品的权重。
  关键词:CPI;低估;调整商品权重
  
  2007年6月,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4.4%。尽管这一数字已达33个月以来的新高,但国家统计局依旧倾向于将CPI冲高归咎于“以猪肉为主的食品价格上涨所带动”。同时,在一些学家看来,4.4%的CPI上涨率,尚处于“适度通货膨胀”范围内。但食品、肉类、水电、燃气、大米、食用油、蜂窝煤都在涨价。幅度远远超出4.4%的比例,特别是住房、和医疗,更是涨价甚多。因此,CPI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不断遭到各方面的质疑。
  
  一、我国CPI至少被低估3倍以上
  
  CPI是否与客观事实相符,单看一两年的统计数据,其误差一般难于识别。但如果把时间拉长,累计几十年便会形成一眼即可识别的巨大偏差。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万晓西对1978年到2005年的CPI整体涨幅进行估算后得出平均每年的CPI增幅,再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27年间,CPI至少被低估3倍,平均每年CPI被低估4.3个百分点左右。根据《北京志物价志》、《上海价格志》、《广州志物价志》所载明的1978年价格,当时大米、面粉大约0.17元/斤,蔬菜约0.05元/斤,猪肉约0.82元/斤,鱼约0.2元/斤。与此相比较,2005年上述食品的价格约上涨10—20倍,其他商品的价格,除家用电器类价格上升幅度较小外,也大都在1978年的10倍以上,其中医疗、教育、住宅更是涨幅惊人,达到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涨幅。通过直接对比商品价格可判断,以1978年CPI的权重,27年间我国城市CPI上升15倍左右。把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与这一估算相比,CPI每年被低估4.3个百分点左右,27年CPI总体被低估3倍左右。
  
  二、CPI被低估的原因
  
  目前,国内的CPI指数统一执行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八大类”体系,即指数的构成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每大类分多个中类、再分小类、基本类,每个基本类又包括若干个最具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务,称“代表规格品”。国家统计局选择了近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作为价格抽样调查样本,选定250多个基本分类、约700个规格品种的商品和服务,作为CPI调查的“商品篮子”。可见,CPI的准确性与否。主要取决于CPI涵盖的范围是否有代表性及各类商品所赋予的权重是否合理。
  国家统计局公布CPI八大类商品和服务在2004年所占比重分别为:食品权重33.6%、烟酒及用品14.4%、衣着9%、家庭设备用品及其维修服务6.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9.4%、交通和通讯9.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4.5%、居住13.6%。众所周知,近年来住房、医疗、教育费用上涨速度迅猛,可在国家统计局所赋予的权重中,这三类合计所占比重也只有27.5%,比食品支出33.6%的权重还低6个百分点。这就是说,居民用于住房、医疗、教育三项支出的金额,加起来还比不上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与事实出入太大。
  
  三、CPI被低估的危害
  
  CPI与民生息息相关,也是各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时的重要指标。有些国家甚至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将CPI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一旦CPI被低估,势必会误导政府决策。
  
  (一)掩盖了通货膨胀压力。由于CPI对涨幅巨大且在居民支出中所占比例甚大的住房、医疗、教育所赋比重过低,导致CPI严重低估,从而掩盖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二)误导政府决策。如果用低估的CPI指数作为货币政策的依据,将导致国内利率水平被低估,会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宏观经济形势。如,我国在1996年到2002年间八次减息,其中一年期定期存款与贷款基准利率降幅分别达9个和6.75个百分点。到2004年时,实际存款利率为-4%左右,即使以统计局公布的CPI计算,自7月20日加息后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3%,扣除自8月15日开始执行的5%的利息税,实际名义利率为3.16%。因此,真实利率水平约为-2.44%。在这样的形势下,居民纷纷把储蓄转为对房地产与股票的投资,使这两个市场积聚的资金越来越多,刺激房地产和股票价格暴涨。  (三)夸大了居民真实收入。由于居民的真实收入等于名义收入除以物价指数,物价指数被低估,就意味着居民的真实收入被高估。所以,当劳动学会在“深化薪酬制度改革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上宣称“2002年到2006年间,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我国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达13.5%,为改革开放以来职工工资水平增长最快时期”这一观点后,便马上遭到各方质疑。
  
  (四)加剧了贫富分化。收入分配问题几乎是一切社会矛盾的焦点,也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直接诱因。通货膨胀的逆向收入再分配效应,会刺激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因为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穷人所从事的行业通常是价格上涨最晚、持续时间最短、幅度最小的,而富人、掌握权力者所在行业的价格上涨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幅度也最大。通货膨胀型价格上涨必然会使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
  
  (五)削弱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CPI作为衡量居民生活费用支出成本的重要经济指标,与居民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也应是民众能切身体会到的东西。当老百姓感觉身边的消费品如电、车票、蔬菜、汽油、住房等价格都在不断在上涨时,可统计部门的数据却正好相反,叫公众怎能不对CPI的准确性产生怀疑?正因为我国现在的CPI统计数据与居民实际感觉偏差太大,甚至长期存在严重偏差,所以极易导致民众对政府统计数据的不信任,削弱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进而对政府诚信度产生怀疑。   四、还CPI以真实的对策
  
  纠正CPI失真的根本途径在于重新调整商品权重。
  
  (一)大幅度调高居住的权重。在CPI中如何衡量住房消费成本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难度主要集中在如何确定自有住房的属性(消费品还是投资品),以及如何衡量自有住房的消费成本。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CPI中住房比重严重偏低。
  1.我国房价收入比远高于其他国家。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定义,所谓房价收入比是住房市场价格的中位数与家庭年收入中位数之间的比值,是衡量居民能否支付当前住宅价格的重要指标。联合国2001年世界指标给出96个国家的房价收入比,中位数是6.9,平均数是9.7。相比之下,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高达14倍,高出该组别中位数的7.5倍,高出平均数4.7倍。如扣除居民食品支出,我国房价收入比更高达20.2倍。
  2.我国居民住房自有率远高于其他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住房自有率较高,法国与德国的居民住房自有率仅为30%—40%,美国1997年居民住房自有率为65.8%,2003年为68.3%。相比之下,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高达83%,较美国高出14.7个百分点。按此估计,倘若城乡合计,则全国住房自有率至少在95%以上。
  基于以上两点,可推导出我国居民住房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要远高于美国等其他国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CPI居住类权数却远低于这些国家。如在目前各国正使用的最新权数中,美国居住类权数为42.2%,扣除“家庭设备”后的居住类权数依然高达38%,几乎相当于我国居住类权数13.6%的三倍。因此,我国的居住类权数至少应提升至与美国持平的水平。研究表明,倘若将我国目前CPI中13.6%的居住权数提升,并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与据此测算出来的CPI进行比较,发现国家统计局的CPI低估幅度高达31%—101%。可见,导致我国CPI偏低的众多因素中,居住权重偏低占一半以上的因素。建议将此项权重由13.6%至少提高到31%左右。实际上,我国居民住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恐怕还要远高于这一比重。
  
  (二)适当调高娱乐和医疗保健的权重。近年来。全国高校学生平均学费已从1995年的800元左右上涨到2005年的5000元左右,10年间上涨了6倍多,加上衣、食、住、行等费用,平均每个大学生4年大学需要4万元左右。而我国城镇居民2004年平均纯收入是9422元,农民平均纯收入2936元。以此,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6年纯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医疗方面,上世纪80年代,全国一年的总医疗费用143.2亿元,到2003年上升到6623.3亿元,20多年也增长40多倍。因此,应适当调高娱乐教育和医疗保健的权重,可从目前的4.5%和9.4%分别提升至6.5%和11%左右。
  
  (三)较大幅度降低食品支出的比重。我国居民食品支出占CPI的比重为33.6%,比美国的15.4%高出18.3%。尽管恩格尔系数我国远高于美国,但我国居民住房自有率和房价收入比都要超出美国许多,这就意味着我国居民在住房支出方面所占比重,应比美国要高。因此,我国食品支出占CPI的比重超过美国达一倍多,显然是高估了。应较大幅度降低食品支出占CPl支出的比重。可考虑从目前的33.6%降至23%左右。  (四)较大幅度降低衣着和烟酒及用品的比重。目前我国衣着和烟酒及用品,分别占CPI权重的9%和14.4%,合计高达23.4%。这就意味着我国居民平均将1/4左右的收入用在这两方面支出上。显然,上述数字与日常经验不符。从日常经验看,一方面居民用于衣着、烟酒及用品方面的消费支出,一般集中在春节前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另一方面,为应付其他方面的开支,现在相当部分的中低收入阶层不得不“节衣缩食”。减少食品和衣着方面的开支,更不用说烟酒了。
  至于八大类中的通信和家庭设备两项,目前分别占CPl9.3%和6.2%的比重,与日常经验基本相符,可不做调整。这样,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权重相比,CPI各项权重变化如下表所示:
  
  
  经过上述权重调整后,再对我国各时期的CPI进行估算,既能较好地纠正CPI被低估的现象,又与有学者分析“1978年到2005年我国CPI上涨了约15倍左右”的结论基本一致,且能与公众的日常感觉相符。当然,这样的调整是否完全合理,则需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