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中东国家的经济改革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姚大学 李芳洲 时间:2010-06-25
内容提要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面对奔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中东国家适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改革已涉及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到国有经济的国有化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的改革;从国有经济到私营经济的私有化改革;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化发展战略的改革;从保护关税到开放市场的自由化改革;从单纯依赖石油生产到发展多种经济的多样化改革等多方面内容。改革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全球化,中东,经济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奔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世界经济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家,特别是中东国家来说,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在此性的转折之时,大多数中东国家为应对挑战,都能抓住机遇,适时地进行不同程度的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本文仅就战后中东国家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背景、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中东国家独立后,面临的是先前殖民地半殖民地遗留下来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畸形发展,国民经济结构失衡的严酷现实。伴随着战后兴起的第三次世界化浪潮,中东国家又被卷入这一浪潮之中。尽管现代化不仅仅是指工业化,但是,工业化毕竟是现代化的核心和主要动力源泉,进行现代化必须要开展工业化。因此,中东国家在经济改革中首先大多选择了内向型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战略。与它相适应,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大多数国家实行了政府高度干预下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大力推进工业化。多数国家通过发展民族工业,降低进口量,推动了国内工业的增长;通过大力发展国营经济,对私人资本和外国投资加以限制,初步建立起了国民经济体系。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一些国家在工业领域已开始建立新兴工业部门,如土耳其在1961年以后加速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开始建立汽车、收音机和电视机的装配工业。伊朗发展了新兴耐用消费品,如电冰箱、电视机、空调机等工业。即便是原有工业基础比较落后的石油生产国,如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建立起了初具规模的轻工业,如食品工业等。在大规模国有化和政府投资的推动下,国有经济和国营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如土耳其在20世纪70年代末国营企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以色列的公有制经济成分占整个国民经济的60%以上。


  20世纪70-80年代初,中东国家特别是产油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在石油美元收入剧增的情况下,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开始了全方位的经济大开发。如沙特在1980年实现石油国有化之后很快由穷变富。政府将大量石油收入用于城市建设,投入巨资兴建了一批与石油相关的产业。同时,大兴土木,建设现代化港口、公路、机场、海水淡化等基础设施,建造了大量民房、学校、、办公和场所。在中东产油国,现代化工业初具规模,沙漠农业搞得有声有色,现代化城市拔地而起,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东一些非石油生产国也通过输出大量富余劳动力赚取外汇,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些中东国家却陷入一种增长停滞、通货膨胀、失业率激增、国际收支失衡的发展性危机之中。如以色列1984至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每月高达10%-25%,经济增长率由先前的9.3%降至3%。土耳其1980年通货膨胀率则高达107.2%。而且,大多数中东国家的失业率平均达到15%。这种危机是中东国家奉行的工业化战略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危机。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传统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日益显露缺陷,在这种内向型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市场保护使国内工业缺乏竞争的压力和技术革新的动力,单靠政府使企业缺乏国内竞争力,保护关税政策对外国商品的进口则形成阻力,结果影响了国内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如土耳其在对外贸易上采取了分类、限额进口的措施,以保护本国幼弱的民族工业。但这样做的结果是,由于依赖国家的保护,满足于对国内市场的独占供应,没有竞争,以至于造成有些工业发展缓慢,如纺织工业、化学制品工业等。另外,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民族工业,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对于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等缺乏迫切感。如截至1974年,土耳其20多年间所吸收的外资仅有2.35亿美元,在出口总值中,到1976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只占出口总额的4%,使国家在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的国有经济也日益陷入危机,由于国有企业受到多种非经济因素的制约和政府的过度保护,且受到价格限制和利润幅度限制,以及缺乏投资和用人等方面的自主权等,致使“这些‘幼稚工业’总是‘难以成年’,劳动和资本生产率低下,长期亏损”。此外,中东产油国对石油生产的过分依赖,造成了国内经济单一,随着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油价的暴跌,中东产油国的收入受到严重影响。鉴于上述情况,中东国家在80年代以后陆续开始对自身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和调整。


  


  战后中东国家的经济改革和调整大体经历了以下3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土耳其、以色列的改革开启了中东国家经济改革和调整的先河,到90年代已初见成效;此后,大多数国家陆续进行改革,形成了中东国家经济改革的新潮流;进入21世纪以来,改革势头进一步增强,力度加大。从改革的内容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实现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转变


  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主要是用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取代粗放型初级产品的出口,通过出口带动国内工业发展。它的国内生产多面向世界市场而较少面向国内市场,利用国内资源在国内生产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所需的工业制成品。这种发展战略的本质是外向型的、开放的,其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市场的自由化和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而不是依靠政府政策措施的外在保护。在这方面,以色列和土耳其已走在中东各国的前面。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色列就开始对工业化发展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由重点发展进口替代型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转向重点发展高技术和出口导向型工业行业。80年代以后又开始推行经济稳定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方案,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如1970至1990年,以色列工业总产值中电动和设备工业的比重由6.4%上升到12.6%,化工、橡胶和塑料工业从10.9%上升到16.1%。工业品出口方面电动设备和电子工业、运输设备工业的比重分别由1.7%和1.4%上升到15.1%和5.6%,整个工业部门的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在1989年已经上升到47%。”在1990至1994年间,以色列的工业产量增长率高达32.5%,这一比率仅次于韩国(34.5%),居世界第二位。1995年,以色列高科技产品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超过50%,1997年,电子工业增长了17%,通讯工业增长了12%,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1/3。以至于美国《商业周报》1997年2月3日发表文章称以色列为世界的“硅谷”。1990-2002年,以色列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长了3倍。目前,以色列拥有约4000家高新技术公司,是全球除加利福尼亚地区以外高新技术公司最密集的地区,涉及电信设备、软件、半导体、生物技术和医疗电子器械等领域。高科技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已占出口产品的70%左右。一些在全球领先的企业如英特尔、摩托罗拉、微软、阿尔卡特等均在以色列设有研究与开发机构,英特尔和摩托罗拉还在以色列制造高级产品。土耳其在1980年也开始了工业化战略的调整,并吸取了东南亚各国发展出口贸易的良好经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80-1984年,工业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40%上升到73%,工业产值增长率由1.7%上升到8.7%。1996年成衣、纺织品、金属、电器、化工、汽车及零配件6类商品的出口额已占出口总额的70%。1997年,土耳其进出口份额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从1987至1998年,制成品出口方面,增加了2倍。2000年,土耳其外贸额达813.07亿美元,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占89.4%。2004年1月,土耳其出口同比增长38%,达40.2亿美元。土耳其机电产品的出口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其良好的产品性能和价格,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土耳其机电产品出口量逐年上升。2000年,出口创记录的达到28.3亿美元,其中,15.8亿美元的产品出口到欧盟国家。


  (二)放松政府限制,鼓励私营,逐步推行私有化


  多数国家都开始将过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一些部门放开,允许私人经营。以色列在1977年以后就开始推行私有化改革,一些家族和个人逐渐控制了一些大公司,形成了集团。到1994年底,以色列政府已部分或全部出售了22个公司中的股权,1995年以后,一批大型国营或总工会企业也都进行了私有化性质的改革。1986-2002年,以色列通过私有化筹集了86亿美元资金。伊朗自1993年始,大量削减对国营企业的补贴,从而为私营企业与国营企业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1993年伊朗主要由私营企业与合资企业生产的非石油产品出口已达40亿美元,占伊朗外汇收入的25%以上。伊朗还在铁路、矿山、钢铁等领域进一步实行私有化,并允许银行出售49%的股份,在1999至2000年财政年度把500余家国有企业向私人投资者出售。科威特在制定第七个《五年规划(2001/2002-2005/2006)》草案要点时规定要调整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的结构,使前者由77.1%降到73.9%,后者由22.9%J2升到26.6%,私营经济年均增长率为4.78%,国营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24%。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私有化改革也成效显著,随着愈来愈多的公众企业向私营部门开放,阿联酋私营部门在国内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过去的20年里,私营部门稳定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加快了主要公众部门的私有化步伐,1999年,私营部门生产总值为1064亿迪拉姆(约合289亿美元),此后的几年里又以3.75%的比例增长,2003年,私人部门产值总额约为1219亿迪拉姆(约合332亿美元),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2606亿迪拉姆(710亿美元)的47%。目前,阿联酋私有经济在中东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沙特阿拉伯,成为本地区私营部门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土耳其经过调整,私营部门的作用也明显增强,成为投资领域的“主角”。1987年以前,国营部门在固定资本投资中占50%以上的比重,1988年以后,私营部门则超过了国营部门,1995年,私营部门在固定资本投资中已占82.1%。土耳其还宣布在2000年把2/3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经营。2001年1月18日,土耳其最大的加油站(Petrol Ofisi)正式实现私有化。2003年10月,土耳其私有化委员会主席说,目前国有企业私有化进展顺利,已完成10亿美元的招标,原计划本年度40亿美元的私有化收入目标可如期完成。卡塔尔、阿曼、巴林等国也宣布在电力行业中逐步引入私人投资和经营的独立发电企业(IPP)合同方式。利比亚政府则计划自2004年起5年内对银行、机场、公路和公用企业实行私有化改革。


  (三)开放资本市场,大力引进外资,推进自由化


  一些国家通过修订与制定各种财政经济政策和法规,调整汇率和货币政策,以逐步开放资本市场,引进外资,扩大对外开放。在这方面,以色列、土耳其、约旦及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一路领先,保持着低关税。以色列自1975年与欧共体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进口商品的关税开始逐步下调。1985年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后,在物价、工资、货币、、税收、外汇等诸多领域推行了改革,使公司税率由61%降至37%。后来又先后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土耳其、匈牙利、波兰、斯洛文尼亚和约旦等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这样一来该协定国家的进口产品基本上免除了关税,农产品也享受较为优惠的税率。以色列还将未与之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称为“第三国”(Third Countries),并开始向这类国家开放工业品市场,致使从这类国家进口的产品关税逐步降低。例如,对钢材、玻璃、轮胎、冰箱等大部分工业产品实行的自由化于1996年结束;对木材、鞋类等少数“敏感”工业产品实行的自由化于1998年结束;纺织品自由化于2000年9月1日结束。至此,以色列从这类国家进口的工业制成品关税水平降至12%,原材料关税水平降至8%,平均关税税率仅为8.8%。到2001年,只有约11.6%的进口商品需缴纳关税。以色列1995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根据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数量也在减少,许多进口商品用关税代替非关税壁垒实施管理。目前已清除200多个作为非关税壁垒的强制性标准,仍在实施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的商品仅占全部税种的8.5%,而且许多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国内税费也与国产商品相同,反倾销措施使用的也非常少。到2005年,以色列要废除所有关税,对进口货物完全敞开大门。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使以色列的出口额剧增。以色列的内部工业贸易指数也达0.584,是中东地区最高的,2001年,以色列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工业品出口的57%,价值为110亿美元(不包括巨大的软件业)。这说明以色列融入全球商品生产链的程度最高,以色列的经济已经转化为一种的、自由化的、开放的体系,成为世界经济中最新颖、最引人注目的国家。伊朗在第三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确定了要推动实现“出口飞跃”的目标,尤其强调要扩大非石油产品的出口,推动国内制造业和其他非石油产业发展;同时,进一步放宽进口限制,增加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进口。伊朗还宣布允许外国银行和保险机构在自由贸易区开设分支机构。约旦新国王阿卜杜拉上任伊始就强调进行经济改革,2000年2月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年会上,他会见了世界各国商界领导人,并邀请比尔·盖茨等人来开发约旦的信息技术,他还宣布把合格工业带(Qualifying Industrial Lines)向所有潜在外商投资者敞开,同时进一步推行有关私有化,调整地主、雇主关系,实行税收的一揽子改革。沙特于1993年2月1日决定,6个月内取消进口水泥的全部关税,并宣布鼓励外资进入,对外国投资者提供工业项目免税10年,其他项目免税5年,进口用于生产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免征关税,以及为外国投资者提供议会贷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2002年初宣布要推进全面经济改革,实行开放经济政策。摩洛哥也宣布将电信、城市自来水、铁路和公路等一大批长期由国家垄断的行业逐步推向市场,并对外国投资者开放。


  (四)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对石油生产的依赖,推进经济多样化


  中东国家,尤其是海湾国家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截至2001年,仅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就达6790亿桶左右,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66%。2002年初,该地区的石油日产量保持在2270万桶的水平,约占世界石油产量的31%。至2001年,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630亿桶,约占全球总储量的26%,居世界各国之首,按目前的开采规模可维持90年。自从该地区发现和开采石油以来,特别是经过数十年的斗争实现了石油工业国有化以后,石油出口成为该地区国家的主要收入。但是,石油工业的发展也带来一个问题,即地区国家过分依赖石油出口换取外汇,使石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以上,石油出口占出口总收入的75%-80%,结果造成国内经济结构单一。随着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别是多年来的油价低迷,使地区国家深受其害,严重地影响了地区国家的收入。面对这种情况,该地区国家决心改革和调整产业结构,尽快改变单一经济,实施经济多样化发展战略。基本思想是在继续发展石油工业的同时,着重发展石油下游部门如石化工业等产业和非石油产品的加工出口业,以增强对外部石油价格波动的抵抗力。沙特兴建了大批化工厂,发展石油工业的相关产业,其数目由1980年的24座猛增到1991年的274座,向这些工厂投资总额高达140多亿美元,占沙特工业总投资的47%。在实行经济多样化过程中,巴林着重发展了水利和电力工业;阿曼大力发展了钢材加工业;阿联酋则突出发展了水泥、造纸和食品加工等工业。阿联酋的迪拜当局在1997年制定的长远发展规划中,计划到2010年人均非石油收入达2万美元,非石油收入总额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90%。中东产油国家还把发展农业作为经济多样化的重要内容,致使海湾国家农产品的自给率不断提高。特别是沙特经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小麦产量大幅度提高,现在已成为世界上第六大小麦出口国。


  中东大多数国家为应对和适应全球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改革与结构调整。改革已涉及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到国有经济的国有化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从国有经济到私营经济的私有化改革;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改革;从保护关税到开放市场的自由化改革;从单靠石油生产到发展多种经济的多样化改革等多方面内容。这些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大多数中东国家的经济结构趋向合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适应全球化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但从目前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重要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如石油资源和水资源问题一直是困扰中东国家全面发展的难题。(2)失业率居高不下,并有继续扩大趋势。(3)适合市场经济的法规不够健全,缺乏社会保障体系。 (4)多数国家政府财政赤字严重,国家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恶化。(5)产油国对石油经济的依赖依然严重,世界石油市场形势的动荡严重影响产油国经济发展。(6)中东局势的动荡不安,特别是伊拉克战争的影响和中东和平进程的步履维艰严重影响着一些国家经济顺利发展。(7)区域合作步伐进展缓慢,不适应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全球化、应对全球化的要求。


  中东国家进一步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有赖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而这也只能靠进一步加大经济改革与调整的力度,靠加快改革和调整的步伐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