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构建节约型社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6-25

  [摘要] 本文就如何振兴东北老基地、将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改造成节约型社会提出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 东北 老工业基地 建设 选择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成为快速增长的大国,也成为耗能大国。据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8.46亿吨标准煤,比2003年增长15.2%,按照美国经济学家格鲁特曼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即从每增加1亿元GDP所需要的固定投资来看,我国“六五”期间是 1.8亿元,到了“十一五”前三年上升到4.99亿元,创造1元钱GDP需要投资五元钱。据世界银行统计,全年GDP只占世界4%的,其能耗水平则是发达国家的3倍~11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可以说,我们在向市场经济的迅跑中,彻底诠释着发达国家初期的生产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流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然而,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正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代表,资源的过度开采支撑了国家高速发展的数字,但也将快速的失去资源禀赋的地区优势;而且,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承载了大量的城乡人口,基础实力不强将使其竞争力减弱;同时,就业压力增大将使产业工人成为社会更加不稳定的因素;加之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使得这里可持续性发展艰难,因此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节约型社会已经迫在眉睫。
  二、资源型城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经济学思考
  1.与其他类型的城市相比较,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这里资源相对富集。尽管这里的主导资源量逐渐递减,但所有的总量仍然很大,在全国的位置仍然举足轻重。
  2.东北老工业基础比较雄厚。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早期建立的工业基地。在建设初期,国家投入了大量的开发建设基金,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工业基础。
  3.存量资产巨大。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大拥有大量的厂房、设备、公用设施等存量资产,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有的资产处于闲置状态,盘活利用的空间十分广阔,为进行资产重组,大力发展混合型所有制经济,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和机遇。因此,资源型城市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
  三、资源型城市向节约型社会转型的步骤
  1.强化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树立地区全民的规范式的节约理念。从经济学角度看,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要受到资源的制约。与发达国家在资源方面的充分利用相比,我们还做的很不够。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不能因其资源丰富,就不顾、不计代价、不为未来、竭泽而渔、竭矿而采,这样不仅会很快消耗城市资源,尽快衰竭,也会加大全社会资源的供给压力。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是东北老工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考虑,也是对长远经济发展的理性考虑。同时,也要教育全社会形成崇尚节约、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

  2.加强对东北城市增长方式的研究,规划节约型城市的模式。第一,认真规划,明确提出把能源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节能保障,有效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在经济发展中,坚持树立和落实发展观,要把“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和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能源综合利用;第三,要依靠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发展节能型经济,建设节能型社会,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四,要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将电力、冶金、建材、化学等主要的耗能和工业窑炉、锅炉等各种用能设备的工艺节能以及建筑节能等作为未来节能的重点,并对高能耗、高物耗设备和产品实行强制淘汰制度,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增加、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收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五,要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现有城市的产业构成的关联性、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经济增长的循环性,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3.加强对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政策研究,促进城市可持续性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一般来说,都与国家的大政策紧密相连。因此,地方政府应当认真研究国家有关促进东北老工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同时根据东北地区实际出发,还要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出台一些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的政策。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关键决定于市场的规模,包括降低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和市场要素建立等;改善交通等和市场有关的基础设施。这样,才有利于资源型城市比较优势的发挥,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4.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在振兴东北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到底应该管什么,不应该管什么,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第一,政府应管好本地区产业发展方向,不直接干预的具体生产和经营活动,确保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独立法人应享有的各种权利;第二,要逐渐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转移到为企业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集中力量做好统筹规划、制定政策、信息发布、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等项具体工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政府可以协调企业的投资活动,使企业充分了解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第四,政府还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注重事前审批转为事后监管,缩减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降低审批成本,提高审批效率;最后,政府要维护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因为市场本身存在缺陷,在竞争过程中会产生垄断、分配不公、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市场本身难以解决的。

  :
  [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思考.东北亚,2006.6
  [2]实行战略调整.促进结构优化.经济探讨,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