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富余人力资本蓄纳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丁越兰 张磊 张伟琴 时间:2010-06-25

  摘 要: 针对陕西省区域滞后的现状,从产业结构错位的角度,对陕西省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了跟踪与实证分析,揭示了1979-2005年度间的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虽然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有向第三产业大量转移的现象,但同国内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同时期板面数据相比较,产业结构错位幅度较大,人力资本的转化利用率低,使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成为制约陕西省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此,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对城乡富余人力资本的蓄纳,提出了发展高附加值的第一、三产业,兼顾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促进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内的吸纳和产业间的转移,提升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点贡献率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陕西; 三次产业;产业结构错位;人力资本
  
  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间,陕西区域经济取得了年均10.5%的增长,但从横向比较来看,陕西2005年仅以3 675.66亿元在全国省级区域GDP排名中位于第21位,区域经济整体实力在全国还处于中下游水平,发展速度相对于发达地区要慢得多。近年来,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制约西部区域各省份发展的原因,尤其是从人力资本的投资角度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徐浪对东西部地区的教育贡献率进行实证,发现西部地区教育贡献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1];闺淑敏、秦江萍通过东、中、西部的对比,也认为西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2]而笔者认为,究其原因,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供给,而且也受制于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需求能力的制约,人力资本供给与人力资本需求的匹配与均衡是保证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
  陕西作为西部省份的典型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同样不仅在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低下[3],而且存在着产业结构同就业结构的严重错位。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而第三产业必将成为吸纳的主力。陕西区域经济现状导致人力资本不能完成其经济发动机作用。本文从经济均衡发展的角度,运用产业结构错位理论,分析了陕西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三次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之间的错位现状、成因及对陕西区域经济的影响,提出了降低错位幅度,推进陕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一、陕西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错位现状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错位是指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发展,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极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从而制约经济发展的现象。从陕西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来看,结构错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与产业间贡献率错位
  陕西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发展有明显的国家政策导向的作用。国家在“一五”、“二五”重点建设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的大规模投入,基本奠定了陕西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骨架;而1992年后快速增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自1999年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给与的优惠扶持政策,使得陕西三次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1978年以来,陕西省GDP总量稳步提高,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发展较为平稳,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则对本省GDP总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见图1);从各年度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来看,第一产业的比例逐年递减,第二产业的比例保持较为稳定的比例,并稳中有升,第三产业的比例则是快速的上升。各次产业所占比重从结构比例来看虽然第三产业仍低于全国水平(2005年陕西三次产业比例为11.86∶50.31∶37.83,而同时期全国的三次产业比例为12.6∶?47.5∶39.9),但三次产业结构内部的变化基本遵循了经济发展的一般。[7]
  
  从三大产业的发展与其对陕西区域经济的发展的贡献率(三次产业贡献率=各产业增加值/生产总值增加值)数据来看,陕西GDP增长贡献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尤其是的贡献拉动的,如表1所示,从1979年以来,陕西区域经济第三产业的发展比重从18.33%,2001年达到最大的43.18%,当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也达到最大的48.1%,但是自此第三产业不论从产业比重还是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方面都有所降低。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错位
  陕西区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的不协调不仅表现在产业间贡献率的比例关系,更明显的表现在就业结构方面。
  从总体上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陕西省就业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稳步上升的态势。在1979年,陕西省总就业人口为1 105万人,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别为794万人、191万人和120万人,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为71.86%、17.28%和10.86%;到2005年陕西省总就业人口达到1 942万人,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分别为957万人、362万人、623万人,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49.28%、18.64%和32.08%。[7]具体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调整基本符合产业调整的要求,但同库兹涅茨的经验数据相比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根据对各国经济增长转变阶段进行的定量分析和归纳,库兹涅茨提出了阶段性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同时期的就业结构对应的多国模型,根据表2所示,当人均收入达到300美元/年,而三次产业各自比例达到63.3∶17∶19.7时,该国进入工业化实现阶段。陕西在2005年区域人均收入已远超300美元的前提下(2005年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2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 052元[7]),三次产业的比例为49.28∶18.64∶32.08,对比库兹涅茨的多国模型,比例系数虽好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起始值,但较之于工业化完成值的31.4∶36∶32.6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产业结构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
  
  
  二、陕西区域经济产业结构错位测算与分析
  
  陕西区域产业结构错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要提出切实有效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则需要借助产业结构错位理论对陕西区域产业结构错位程度的测算与分析。
  (一)陕西区域经济产业结构错位分析的理论?依据
  产业结构错位分析方法是库兹涅茨等学者通过比较国民经济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各次产业劳动力(或人力资本存量)占总从业人员(或总人力资本存量投入)的比重,以及二者的差距来判断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的方法。
  具体来说,第一步,首先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μit=Yit/Yt ,其中,μit表示t年第i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i=1,2,3
  第二步,计算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即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ηit=Lit/Lt ,其中,ηit表示t年第i产业从业人员占t总从业人员比重,i=1,2,3
  第三步,求出产业结构错位值。即:Δit=μit-ηit ,其中,Δit表示t年第i产业错位值,i=1,2,3。
  从经济理论上讲,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及其转变应与从业人员(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和人力资本存量的产业分布相一致,即各次产业相应比例的劳动力或人力资本存量应创造相应份额的增加值。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GDP产业结构与从业人员产业结构或人力资本存量的产业结构之间往往存在一定差距,即Δit≠0。
  
  如果各次产业之间内在劳动生产率相同而且劳动力充分就业,则不存在产业结构错位,即Δit=0。反之,如果各次产业之间内在劳动生产率相同,且Δit<0,则表示t年第i产业存在剩余劳动力;Δit>0表示t年第i产业劳动力短缺,劳动力超负荷劳动;Δit=0表示t年第i产业劳动力充分就业。
  GDP与劳动力的产业结构存在错位,主要原因是各次产业的内在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以及存在剩余劳动力。造成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因素包括产业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当物化技术水平一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主要是由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引起。[4]
  我国学者根据上述理论对的产业结构也做过类似的比较研究,得到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对应的GDP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错位值的多国模型。

 
  
  产业理论和各国的经济实践表明,与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变相适应,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呈现出的劳动力在产业间总的变动趋势为: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
  (二)陕西省产业结构错位的测算
  根据上述理论,选择1979-2005年的数据为测算对象,测算出陕西历年产业结构错位值,结果见?表4。
  
  根据表4测算的结果发现,三大产业结构都有错位,但错位程度差异较大。在考察期内(1978-2005年),第一产业的错位幅度始终高达-35%甚至更多,结合上述产业结构错位理论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并未对产出做出贡献,甚至可能是负贡献;第二产业的错位幅度在近年来明显上升,表明该产业劳动力短缺情况有所增加;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排序都上升到第二位,错位幅度也稳中有降,说明该产业实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本产业的内在劳动生?产率。
  
  (三)各次产业结构错位的原因分析
  三大产业结构错位程度的差异,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1.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瓶颈。
  第一产业的产出不仅受如地形、气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随着土地资源的减少和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增加,又由于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几乎不能为第二、三产业直接应用,再加上受到信息传递、户口政策限制等多方面因素限制,使得第一产业中大量劳动力隐性失业现象的存在,致使第一产业的结构错位指数不协调度居高不下。
  2.第二产业劳动力供给存在短缺。
  根据克拉克定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应吸收从第一产业流出的劳动力以满足自身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正如上文所述,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的下降并未带来原有劳动力的转移,致使满足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劳动力供给不足,第二产业中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被短缺的劳动力数量所限制,这是致使第二产业结构错位指数有所上升的主要原因。
  3.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第三产业错位指数近年来明显降低,在考察期内,错位值最高值为17.47(1992年),到2005年错位值降为5,单从理论上看来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基本趋向匹配,但从第三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却没有明显增加,甚至有所下降:从2000年的39.6%到2005年的32.3%。究其原因,第三产业总体水平不高,以服务业、物流业等为代表的高端服务行业发展缓慢,致使吸纳的劳动力较多的分布于较低层次的服务行业,从而并未能发挥人力资本边际收益递增的优势。
  根据上述分析,制约陕西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错位主要是由于两大因素:产业结构水平滞后难以吸纳拥有高级人力资本的劳动力,致使产业的附加值大大降低;劳动力供给丰富,但总体质量偏低,造成劳动力资源的难以有效被利用。
  
  三、促进产业结构协调与升级的措施建议
  
  根据陕西省三大产业结构错位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采取的发展思路是:发展高附加值的第一、三产业,兼顾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促进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内的吸纳和产业间的转移,提升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了实现以上发展思路,本文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发展高附加值的第一产业
  在产业结构发展理论中,各次产业发展的外部调节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化达到一定程度,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减弱,就业重心就必须向第三产业转移。就目前的省情来看,各次产业还并没有达到高度化发展的程度,所以相对来说,各产业内部调整就显得更加重要。
  第一产业应发展各地特色产品,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通过兴办中小和乡镇企业,既提高农产品的收益率,又能使第一产业中的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地解决就业问题,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第三产业得到大力发展,是解决产业结构错位的根本方法,但并不是低水平上的重复性投资。调整三产的内部结构,加强金融、信息中介、物流等现代化服务业,同时加强现有的机构力量,才能是使产业不断升级优化,人力资本流动顺畅。
  (二)扶持有市场前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尽管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不如资本密集型产业,但必须看到这些行业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和手段。陕西省第一产业结构错位指数的居高不下、第二产业错位指数的上升都是因为原有政策过于注重发展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发展起来的产业对于社会就业的吸纳能力提升不足所导致。
  (三)全面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开拓高端服务?市场
  第三产业在就业结构方面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多数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劳动力能力强;第二,对劳动者素质弹性大,一些行业如金融保险、教育科研等行业要求文化素质较高的就业人员,而餐饮、公共服务、环卫等行业可以吸收一些文化层次低的劳动力。通常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对第三产业服务需求的转变,第三产业内部的就业结构转变趋势是传统的第三产业如商业饮食、运输比重稳定下降,而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趋于上升。
  (四)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劳动力的素质,决定其就业机会。当前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对就业市场的总量和结构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制造业和信息技术含量较高的金融、通讯等服务业,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同时,要关注顺利消化第一产业中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目前各高校都在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但是从形式上来看,更多的是知识性的普通教育,在专业技能上的培训还要加强,现在所缺的是各种专业性强的技术型人才,所以要建立完善的、针对性强的再就业培训机构,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形成一套快速有效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教育培训?体系。
  
  :
  [1]徐浪,向蓉美. 教育贡献额测算公式的改进与运用[J]. 统计与决策,2002(7):64-65.
  [2] 闫淑敏,秦江萍. 人力资本对西部经济增长点贡献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1):17-20.
  [3] 李华,宋哲. 陕西教育投资与人力资本的实证分析[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版, 2006(1):38-40.
  [4] 周银珍,刘麟. 三峡区域产业结构错位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71-75.
  [5] 王金营.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M]. 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6] 王俊豪. 现代产业经济学[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7] 陕西省2006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