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演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荣斌 张小华 时间:2010-06-25

  摘要:可持续问题是一个怎样确立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是学术界在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理论。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利益观的人际伦理观和环境伦理观的深入分析,揭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演变过程,同时指出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核心内容就是“天人合一”、“人与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伦理;可持续发展;演变
  
  1 引言
  
  人类文明发展的,是一个对环境施压越来越大的历史[1]。表面上看,人类社会变得更文明、更进步了。但是,实质上环境变得更加脆弱和残酷。全球问题的加剧,使整个人类逐渐认识到,技术繁荣和无限制的掠夺式发展即有可能是人类面临失去发展能力,乃至灭种的危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要长久地繁衍下去,必须变革目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构[2]。“我们已经成为地球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必须首先把自己看做这个复杂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才能够理解人在这个系统中的新角色。现在看来,首要的问题不在于我们对环境起了什么作用,而在于我们和环境处在怎样一种关系之中”[3]。
  人类在自己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就是现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质问题。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高度综合的问题,它所涉及的范围远非局限于环境的变化和生态平衡的恢复,而且涉及到人类生产及生活方式、制度及文化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促使可持续发展伦理思想不断得到演变。
  
  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起源
  
  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1713年德国的卡洛维茨(Carlowitz)提出森林永续利用理论,1867年哈根(Hartig)提出了森林多效永续经营理论,这两个理论认为木材采伐量不能超过生长量,这实际上就是木材采伐单一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思想。1939年美国的利奥波德(Leopold)提出了进化生态土地伦理学理论,认为土地管理最重要的目的是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的正常运行,最终给予人类最大的长期价值。1947年美国的苹乔特(Pinchot)提出了资源保护伦理学理论。他认为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首要原则是现在的使用者和消费者与未来的消费者之间应合理地分配,最大可能的利用而不是浪费资源。这些都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雏型[4]。
  1972年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关于世界趋势报告——《增长的极限》中认为,如果目前人口和资本的快速增长模式继续下去,世界就面临着一场“灾难性的崩溃”,消除这种趋势的最好方法是实现的零增长。《增长的极限》引起了人类对全球未来趋势的极大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资源有限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因此,《增长的极限》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论基础,有力促进了世界可持续发展运动。1980年联合国大会向世界发出呼吁:“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的持续发展。”[5]1983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主席以“持续发展”为基本纲要,制定“全球变革日程”。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指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未来社会的需要,又不危害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6]。
  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发布《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认为,可持续发展指满足当前需要,且不削减或牺牲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其基本内容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增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国家主权等。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大会的指导方针,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发展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该从全局的角度来考察整个人类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环境等问题,坚持以生态可持续为基础,以环境可持续为准则,以资源可持续为核心,以经济可持续为条件,以社会可持续为目标,最终促使社会共同进步,持续性发展,并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提出的新课题,其内涵和范围有着多种不同的诠释。第一,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权利,保证后代人的发展机会与当代人一样多。它不仅仅只反映一种发展的状态和目标,而更强调一种发展趋势的持久力,强调未来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即它不再单纯注重发展速率的提高,物质财富和发展成果的积累,它将更注重现有发展状态下发展潜力的培植。第二,可持续发展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社会的发展首先应表现为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人口必须首先现代化,人口的现代化水平是社会进步、经济增长的显著标志。二是社会人口应保持与社会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增长速度,如零增长状态。因为,只有这样,在维持资源存量不至减少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保证当代人与后代人拥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潜力。第三,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社会—经济—生态”三维复合的协调发展,是一种全面的社会进步和社会变革过程,而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增长过程。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经济的发展将以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而不再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进行痛苦的反思后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它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问题在观念和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3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形成
  
  3.1 传统的发展伦理观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功利主义的观念是导致经济活动负效应的根源。一旦缺乏伦理约束,人类经济活动就必然出现盲动[7]。那种只注重当代人的直接利益,而不顾及人类的长远利益的功利主义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的生产活动必然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如果只考虑眼前利益,不顾及人类的长远利益,为了发展经济,人们必然会不顾一切地掠夺资源,从而破坏生态环境,使经济增长与环境失调。同时,也加剧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这种功利的伦理观在国家层次上,更是加剧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困境。国家功利主义与区域性利益集团的结合,使发达国家与发展家的利益格局继续分化,在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下,根本无法实现国际社会对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更不会有公平、平等的竞争,这必然进一步激化国家间的矛盾。
  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实用主义观念导致的结果。实用主义观念所依据的伦理观就是“于我有用即善”。它把满足自己的需要视为最高的道德价值,以此作为技术应用的标准,这必然导致人类生产活动中的技术滥用。由于现实生活中不同利益集团的存在,人们在应用技术的时候,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很少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尽管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通过人类的应用,它就表现为可善用也可恶用的方式,对人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现代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诸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军备竞赛等,已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并且,在这种实用主义的导向下,人们追求物质上的进步,忽视了精神文化的需要。这样的技术应用,虽然带来了物质上的巨大繁荣,却不能让人获得精神和道德上的充实,这种社会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难以为继的。

  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为价值观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点,对于它们来说,环境于人而言只是被利用的工具和奴隶,人对环境只有征服和压迫。这种狭隘的人类沙文主义式的环境观,割裂人与环境的共存和谐关系,对人类自身的利益造成了根本危害。为此,环境伦理试图使价值的概念扩展到其他生物和整个地球界。生态平等的观念认为,人与环境息息相通,互相作用;现存的世界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作为世界的一员,与环境平等,生活在环境之中,而不在环境之上。天人合一的观念则认为,人不只是与环境平等,简直是与环境一体,人与世间万物,只在一定认识层次上有互相差别,而在更高认识层次上则彼此相融,无法分别。古代有源于《周易》的“天人协调”、老庄的“道法自然”、孔孟的“天人合一”思想,传统所谓“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天人合一境界,最基本的含义也就是如此。
  3.2 可持续伦理观
  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是一种新型的伦理观,它通过确立一定的伦理规范,去调节人类的活动,其伦理的基础就是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最基本的内容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代内及代际关系的人际伦理论;二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伦理学理论。
  伦理观念是人的自觉自为的主体意识的体现,本质是“自律”的[8]。传统发展模式下的伦理,人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为人更加依赖物,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对象世界的存在,实践的客体是有限度的,对主体的发挥是有约束力的。道德伦理观念是习惯和规则的基础,建立起新的可持续性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遵循远近期目标统一,当代后代利益统一,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过程统一,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将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可持续发展展示给人的伦理观是人类伦理新特征的体现。
  经济与伦理是人类生活的两重空间,是关于人类生存与怎样生存的问题的浓缩解答。经济所解决的是人类生存问题即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感官的享受。伦理所回答的是人的高级需要即人的价值观的直接影射问题。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其中有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而且是不断地由低向高递进。人类需要在数量上不断增长和层次上不断提高是必然趋势,但其基础一定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发掘人的潜力。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个体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有一个共同的原则是在追求最大化时是以个人为基础的,极少涉及个人行为对他之外的影响,是西方功利文化渊源的经济学反映;也是人类进化过程生产力低水平发展的必然追求,因为它所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为基础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反映,在各个不同制度的国家得到关注。通过人与自然伦理关系重建,以社会经济发展成本为出发点。经济伦理学认为,通过自身的约束、限制,消除人类经济行为的盲目发展的可能性,进而在其内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
  可持续发展强调和突出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与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性的长久生存条件,要求在经济活动中,既要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要注意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把考虑直接现实利益同人类的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既要考虑人的物质利益,又要重视人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既要追求物质方面的进步,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把技术进步和物质财富的增加用于增进人们的福利,才能使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更充实,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生态伦理学认为自然具有不依赖于人的、不以人为价值主体的价值。人应当尊重自然,承认自然存在的价值,承担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将道德调节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自然界。生态伦理学要求人类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过去那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态度和做法转化为尊重自然、对自然承担道德责任的态度和做法。这为人类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和全新的原则,是可持续发展伦理学的基础内容。
  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同自身的关系。人类依赖自然生存和发展,自然生态代表着人类的根本利益。破坏自然生态就意味着破坏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人必须从自身与自然生态统一的“天人合一”的立场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确立人与自然协调的伦理尺度,按照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标准,使人类的活动限制在生态许可的承载能力范围内,既要满足人类需要,又要保护生物圈,自觉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 结语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以生态资源、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公众参与和技术进步为保证,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一定能实际与代内公平,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同时,可持续发展作为新的人类文明,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依存的两个基本方面。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有理性、重感情的动物,决不会听任人的主观意志和环境的自然各行其是。人类能够主动地发现社会自身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并主动地进行调整使之实现平衡。本着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伦理意识,自同于人与环境组成的社会系统,必定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1] 蔡守秋,万劲波,刘澄.环境法的伦理基础:可持续发展观——兼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2001,(4).
  [2] 郑颖,申越魁,林顺利.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建构[J].生产力研究,2002,(2).
  [3] 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4] 左家哺,田伟政.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含义及重要观点[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
  [5] IUCN,UNEP,WWF.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Living resources conserv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Gland: Switzerland,1980.
  [6] WCED. Our common future[M].Oxford:OxfordUniv. Press,1987.
  [7] 周红.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00,(6).
  [8] 熊絮茸.从经济与伦理相关性看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J].华东经济管理,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