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英武 时间:2010-06-25
  【摘要】循环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是树立和落实观的根本要求。本文从曲靖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入手,对曲靖市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曲靖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 政策
  
  一、曲靖市经济发展现状
  
  曲靖市是云南省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和资源型城市。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大关,达到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11381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8.6亿元,增长6.5%,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54.6亿元,增长14.7%,其中工业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1.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7.1亿元,增长14.1%,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1%。2008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着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据市经委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6月底,全市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436.9亿元,同比增长22.5%;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86亿元,同比增长13.5%;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产值291.3亿元,同比增长23.7%;规模以上非烟工业完成总产值303.27亿元,同比增长23.4%,社会经济较同期有较快的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曲靖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工业现状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曲靖市作为云南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化建设走在全省的前列,但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规模相对较小,初级产品比重大,技术滞后,装备水平低;清洁生产尚未普遍推行,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较少,时空分布不均。
  2、工业化水平决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2007年,曲靖市经济总量为650.4亿元,人均GDP达到11381元,折合1660美元。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理论,曲靖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开始阶段和经济增长的起飞阶段,进入了以结构快速变动为特征的大众消费时代。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
   3、经济增长的特点决定必须发展循环经济。长期以来,曲靖以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更增加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难度。据估计,未来一个时期内,国内投资和消费都将对重化工产业形成强大的需求拉力。在投资领域,城市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将对重化工产业形成巨大的需求。在消费领域,居民的需求增量将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汽车、住房等方面,对能源、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化工等“两高”产品的依赖性将会加强。而曲靖市确立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对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都很大,吸纳就业人员有限。因而,曲靖市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
  
  三、曲靖市循环经济的成功实例
  
  1、云南弛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此企业是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主要项目有三个。一是粗铅冶炼技术采用顶吹沉没富氧熔炼技术,粗铅综合能耗从635.4Kg标煤/吨下降到422.9Kg标煤/吨,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到7%~13%,采用两转两吸制酸工艺生产硫酸,尾气二氧化硫浓度降至最低。二是余热发电工程。利用4台余热锅炉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配置10MW蒸汽发电机组发电6216.6万KWH。发电后的低压蒸汽供锌冶炼加热、洗浴等生活用热。三是废渣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年产出12万吨含有硅、钙、铁的无害渣用于水泥制造的配料加以循环使用;年回收8200吨二氧化硫浓度富集后并入常规制酸车间,实现资源化利用。
  2、云维集团。此企业被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企业,在等量淘汰和替换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5米大型侧装捣固焦炉及首套焦炉煤气制甲醇技术,建设国内大型炼焦行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可以节约标煤38.6万吨/年,节电1980万千瓦时/年,节水232万吨/年,节省选煤介质5000吨/年,替换优质炼焦煤57万吨/年,减排粉尘30.5万吨/年,减排废水114万吨/年,减排COD2500吨/年,减排废渣2.1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9.4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硫340吨/年。此外建设采用氨—肥法脱硫技术的锅炉烟气设备,减排二氧化硫1529吨/年,消化合成氨或焦化生产中产生的废氨水6500吨/年,削减氨氮390吨/年,副产硫酸氨3000吨/年,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其他还有越钢工业循环、宣威磷电有限责任公司磷电矿一体化、曲靖化学有限公司“三气二渣”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一批循环经济发展的典型实例。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极大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曲靖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思想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过程实现减量化;在中观层面上,要求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进行调整,协调好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既不能把发展循环经济局限于“垃圾经济”或“废物回收利用”,也不能把发展循环经济泛化。
  2、企业普遍规模小,发展循环经济缺乏规模支撑。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实践表明,只有实现规模经济,循环经济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几年,曲靖市通过关井压产、打击私挖乱采、取缔关闭“五小”企业、扶优扶强等措施,使一些相关行业和产业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但需要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
  3、发展循环经济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技术支持。目前曲靖市应着重发展减少资源和能源投入的技术、产品长期使用的技术、循环再生利用的技术、减少废弃物排出的技术、生产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技术等五种循环利用技术,积极推动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在循环技术开发方面的协作,促进有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4、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缺乏政策法规保障。不同的企业都是单个经济利益主体,对新技术的试用所承担的风险和基础设施投资都较大,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政府应投入适当的资金以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并即将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我市应尽快出台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
  
  五、曲靖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1、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考核评价体系。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循环经济有效的领导、协调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考核机制,把循环经济工作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健全循环经济责任制,把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纳入各工作岗位的职责中,纳入各单位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中。在经济核算体系中,完善能源、水、原材料使用的计量、记录、报告、奖惩等管理制度;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的通知,将节能、节水设备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2、完善法规标准,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循环理论、政策、措施和法规、制度以及切入点的研究,加强对循环经济的总体规划和宏观指导,逐步形成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和基本措施,使发展循环经济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逐步建立健全清洁生产、节约降耗、综合利用及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办法,使监督检查与考核制度化、规范化,并加强对已出台的规划、办法和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
  3、搞好中长期规划,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编制各类规划,抓紧编制涉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节水、节能、新型墙材等各个领域的专项规划。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逐步摒弃过去过度依赖资源开发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4、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构建循环经济发展基础。按照走新型化道路的要求,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推进信息化,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根据国家、省出台的政策,结合曲靖实际,研究制定《曲靖市优先发展的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领域与重点方向指南》。根据资源条件和区域特点,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优化产业布局。
  5、完善激励政策,建立严格的资源节约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国家对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清洁生产表彰奖励办法,引导、鼓励和其他社会资本向循环经济领域投资。进一步建立健全单位能耗公报制度,实行单位能耗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建立重点行业新建项目、重点耗能产品和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以及高耗能企业节能审计制度;强制淘汰高耗能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推行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严格执行设计、施工、生产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加强资源节约技术的科技攻关及产业化示范。加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在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6、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体系。曲靖的循环经济建设必须针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基本矛盾,以生态为指导,围绕产业结构的生态转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要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使循环经济具体模式中的各个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逐步建立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绿色服务业体系,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构建不同产业体系之间的循环和共生体系。建立发达的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体系,使区域内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转动起来,形成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并与可持续生产模式对接,构成区域经济的大循环。
  
  【】
  [1] 马凯:贯彻和落实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
  [2] 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N].环境报,2003-11-15.
  [3] 邓聿文:建立循环经济需要解决哪些问题[J].发展, 2006(6).
  [4] 时璐、刘满福:建立循环经济的保障[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集(上册)[C],2005.
  [5] 陈赛: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控模式[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6]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我省循环经济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05]63号)[Z].
  [7] 曲靖市加快六大支柱产业发展实施意见[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