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需求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谢琦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 需求结构 增长模式 转型 
  [论文摘要] 本文从总需求角度分析了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机理,并针对改革开放以来需求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寻求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有效路径。 
   
  一、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机理分析 
  在经济学中,经济增长的过程不仅仅是产出总量的增长过程,更有特征意义的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结构转换方面,其中需求结构变动尤为突出。在经济过程中,需求变动不仅体现在总量上,而且表现在结构上。结构变动和总量变动是需求变动的两种基本形态,是双重变动的有机统一。这是因为,中国现在还是处于二元经济结构之中,由计划经济向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在此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供给结构变动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动,都要频繁、剧烈得多。研究中国经济中需求总量变动状况,并对其结构变动进行探讨,从中发现需求变动的一般性及其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总需求结构的变动规律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总需求及其内部的结构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因此总需求的各组成部分(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需求等)如果能够保持协调的发展,国民经济也会正常运行,不会出现经济的大起大落。 
  一般来说,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如果总需求和总供给保持平衡,国民经济可以顺利运行,不会出现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同时,在短期经济波动中总需求是关键,总需求决定总供给,总需求内部的协调发展会影响到总供给结构之间的平衡状况。这是因为总需求结构中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及其内部的构成会直接影响生产的投入结构以及产出结构,进而影响总供给的结构和方向。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投资需求被看作是派生需求,而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扩大的结果是带来产出,市场上的商品供给量增加,而这些新的供给只有不断地被新的需求所吸收,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消费需求作为经济运行的最终环节和最终实现形式,是拉动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和决定性力量。实践表明,过多地依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不仅不会带来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反而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经济运行的较大波动,这是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因此,只有协调好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转变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思想,重视消费,扩大消费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市场运行,才能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进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以,总需求及其内部结构的变动对一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影响。 
  2.总需求的结构升级决定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一般来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需求的重点将逐步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移,从生活必需品向高档消费品甚至奢侈品转移,从易耗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转移。因此,需求结构可以分为三个比较明显的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人们的消费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在第二个阶段中,人们的消费重点从温饱转向了非生活必需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在第三个阶段中,人们的消费开始从数量转向质量,具有个性、重视服务的产品成为这一阶段人们消费的重点。因此,受到需求的影响,产业结构在不同的阶段也表现出相应不同的产业结构。在需求的第一个阶段,农业提供的产出可以满足人们在这一阶段对基本生存的需要,因此产业结构中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在需求的第二个阶段中,消费的重点转向了非必需消费品,与此相适应,一些生产非必需品和耐用消费品以及为生产这些产品提供生产资料的基础和重加工工业得到很快的发展;在需求的第三个阶段,为适应个性化的消费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制造业和服务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因此,需求结构的三个阶段反映在产业结构的变化上,表现为农业、轻工业向基础工业、重加工工业再向高附加价值工业、服务业的转移。而这条发展轨迹正好体现出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的方向。因此,可以认为需求结构的变化规律拉动了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3.总需求结构可以更好地反映出一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经济增长不是为增长而增长,一国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是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本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这一目标都不会改变。因此,通过总需求结构可以反映一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及其内部结构,反映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需求结构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途径 
  1.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扩大消费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从1978-2001年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超过投资需求的贡献,也超过净出口需求的贡献。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很多年份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超过50%,说明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但是从2002年~2007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上升,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主要依靠投资需求带动经济增长。因此,要扩大总需求,目前应着力于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具体措施如下: 
  (1)提高劳动收入 
  根据经济学原理,决定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水平(当期收入和未来收入)。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存在“买方垄断”的现实背景下,劳动者由于缺乏同家讨价还价的能力,而只能任由企业家来决定其工资的水平。而企业家在利润最大化的利益驱使下,则会拼命压低劳动工资。这是当前我国劳动收入偏低和居民收入差距逐渐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保证在初次分配中劳动的分配比例。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还要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此外,还应按照经济增长的速度,及时建立规范的工资增长机制,确保广大劳动者能平等地分享改革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成果。 
  此外,还应提高居民收入。各级财政应积极支持农村和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科教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切实把提高农业生产率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上来。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软”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农技推广、农业信息交流等非正规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更新农民科技观念。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强度,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条件的地区还可扶持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区。此外,还应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不能仅仅着眼于减免对农民征收的直接税费,还应考虑减轻农民在购买商品、农业投入品或消费服务时所承担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间接税负。 
  (2)改革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增加居民的收入预期,减少人们特别是低收入者的预防性储蓄,从而增加即期消费。因此要扩大消费需求,构建和谐的社会,就必须进行收入再分配领域的调节,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具体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手段,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加大培育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限制高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过快;②应着重建立合理的再分配机制,强化政府的再分配调节能力:完善住房、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针对我国财政实力持续增强和再分配环节公平不足的现状,需要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并在公共财政框架内优先满足事关民生的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需求;③利用财政专项拨款、失业保障基金、再就业基金等开展城市失业、下岗职工与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教育机会不均等和城乡居民家庭教育负担日益沉重的现状;④开征社会保障税,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⑤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打破城乡壁垒,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地确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尽可能使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涵盖每一个实际需要的农村居民,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还要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为切入点,重点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3)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从近年来看,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呈上升趋势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造成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持续下降除了收入因素以外,农村消费环境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各地方政府应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采用各种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农村、通讯、电力等方面的建设,积极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挖掘消费潜力。 
  (4)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的税收政策 
  扩大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着力点首先应该是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倾向,尤其是要注重提高城镇和农村低收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倾向。因此,一方面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等因素,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消除附加在一些生活必需品上的消费税,引导消费方向,扩大消费需求。此外,由于房价的过快增长改变了消费者的支出预期,成为影响居民即期消费的重要因素,因此还应当发挥税收在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降低房价方面的积极作用。 
  2.控制投资需求增长的速度,合理优化投资结构 
  (1)建立健全投资宏观调控体系 
  主要是建立以政策引导,信息发布等间接调控手段为主的投资宏观调控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要从资金源头入手,对投资总量进行调控,保持适度投资规模,包括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②优化投资结构,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中长期规划,安排好投资。要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推进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以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服务业,加速发展信息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③建立投资信息定期发布制度。要进一步制定和颁布新的国家产业政策纲要和一定时期的投资政策,并以此为依据,对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进行宏观调控;④政府投资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投资信息,搞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建立投资市场信息定期发布制度,以引导投资行为,减少投资盲目性;⑤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仅要减少审批的项目,而且要简化程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强化服务。要使行政审批的设定,符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2)扩大向非公的投资力度,积极民间资本 
  目前我国民间投资不旺,民间投资启动后的融资难、发展资金短缺已成为主要瓶颈。为此,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一要积极协调银行与私营企业、民间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成立私营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支持鼓励各级各类商业银行加大对民间投资企业的信贷投入;二要协调部门降低门槛,加快开设民间投资配套贷款业务,支持民间投资企业;三要允许具有一定规模、发展前景好、诚实守信的民营企业,在企业内部扩融资;四要建立民间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操作办法,使其成为吸纳民间资金的“母金”;五要发挥民间行业商会的作用。 
  (3)提高投资的科技含量,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建设速度 
  的增长和一国经济在国际环境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一国产业是否拥有技术上的优势。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在对未来和现有产业的投资结构进行改造,以保持处于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因此,今后投资结构改造的方向就在于建立一种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群体。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①对现有的传统产业进行高新技术的改造,抛弃传统产业中的已经落后的生产手段,以新型的生产手段去替代传统的生产手段,对传统技术产业注入新技术的活力;②发展新兴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大型装备制造业和运输装备制造业的健全和完善,对现已存在而且未来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③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增加技术开发投入来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压力。 
  3.优化进出口结构 
  (1)加快外贸商品结构的升级,提高外贸的国际竞争力 
  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特征显示,伴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家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的加快,国际贸易商品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精加工、深加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目前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世界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在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要努力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加快资金密集型机电产业的发展,为出口提供更多的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 
  (2)提高产业结构的技术水平和层次,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要尽快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层次,使出口商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提高其附加值,特别是要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其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因此,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进行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提高其技术密集度,使其由简单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智力劳动密集型。 
  (3)尽快实现加工贸易的升级 
  近些年来中国加工贸易呈上升趋势。1981年加工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5.1%,到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到52.7%。在整个国际化生产经营链条中,无论上游生产环节提供的中间产品和半成品,还是下游的营销,其所提供的技术、管理和附加值都比中游的加工组装环节要多。而我国加工贸易一般是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及原材料都要依靠发达国家,加工企业所进行的加工组装过程实际上是最简单、技术层次最低从而提供附加值最低的环节。为了使我国的加工贸易升级,需要实施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本地化战略。同时,引导外资投向增值较高的产业和生产环节。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机制 
  贸易结构的改善是对生产技术和人力资源持续投资和开发的结果,同时也是与有效的激励机制分不开的。提倡一种自由贸易体制,引入国际竞争机制,提供获取各种形式的外国技术和设备的一切手段,可以促进国内竞争,消除进入和退出竞争的所有人为障碍。此外,推动企业与基础研究部门开展合作研究,建立合作研究的有效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换和扩散将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的开展。 
  (5)不断拓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市场,降低过高的对美日对外贸易进出口集中度,实现对外贸易市场的多元化 
  目前,中国对美国和日本尤其是美国的对外贸易进口和出口集中度过高,这一方面增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风险,另一方面也加重了中国经济发展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过度依赖性。因此,应不断拓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市场。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应受到首先关注和重视,但对这一市场的开拓也要注意均衡;发展中国家中那些经济发展较快,贸易环境相对稳定,市场潜力巨大或具有战略前景的市场是今后应特别关注和加大开拓力度的市场。 
   
  : 
  [1]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钱纳里: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吴敬链: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