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动内需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欣玲 时间:2010-06-25

摘要:当前拉动内需确实有相当难度。但在扩大内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有限的资金如何在使用中不浪费,就要高度重视资金使用的监管问题;有限的资金如何安排,首先要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诸如大学生就业和农民工返乡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可能演变为社会危机;如何让财政补贴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家电下乡农民买的起,但用不起的问题;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成为扩大内需的热点,被淘汰的废旧手机如何回收和有效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废旧手机对环境的污染不可小觑,这将成为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拉动内需的方式,难以为继。这些都是在拉动内需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应采取项目跟踪监管制度,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在使用中不浪费;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尽快建立政府、社会各方面参与,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培训机制,解决农民工就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及调整对农民补贴的结构,让财政补贴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成立专业废旧手机回收市场,防止被淘汰的废旧手机对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拉动内需危机扩大就业财政补贴
 Abstract:In current drawing must have the suitable difficulty truly.But needs in the expansion,the financial policy and the monetary policy coordinate to play the role in the process,how doesn?t the limited fund waste in the use,must take the fund use highly the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question;How does the limited fund arrange,first must solve the imminent problem,such a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 and the peasant laborer return to one?s native village the question,if the solution not good possible to evolve for the social crisis;How lets the fiscal subsidy enable the farmer to obtain the actual benefit truly,the electrical appliances goes to the country the farmer to buy,but cannot use question;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becomes the hot spot which in the expansion needs,the worn out handset which eliminates how is recycled and effective processing,if processes improper,the worn out handset cannot belittle to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this will become sacrific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way which will need for in price drawing,will be difficult to sustain.These all are needs in the process in drawing the not allow to neglect question.Should adopt the project track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system,causes the limited financial fund not to waste in the use;Takes many kinds of measures to solve the graduate to get employed the question;Establishes the government,the social various aspects as soon as possible participation,training and the employment close union training mechanism,solves the peasant laborer to get employed;Enhances farmer?s income and the adjustment to the farmer subsidy structure,lets the fiscal subsidy enable the farmer to obtain the actual benefit truly;The establishment specialized worn out handset recycles the market,prevented worn out handset which eliminates to environment pollution.
Keywords:In drawing needs Financial crisis Expansion employment  Fiscal subsidy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是复杂和困难的形势。此次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将可能成为有史以来对经济影响最大的一次。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同,现在经济已经全球化了金融已经没有国界了,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与世界融为一体,中国很难独善其身。刚刚过去的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天灾人祸不断,年初全国性雪灾,5月汶川大地震,内忧外患给中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
        1.当前拉动内需的难度
        当前拉动内需确实有相当难度。社会总需求靠三套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过去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而目前出口受到的阻力最大。美国、欧洲及日本经济衰退无疑将影响中国对美国、欧洲及日本的出口。因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20%,对欧洲出口占25%,对日本出口占22%,总计为67%。因此,中国的出口必然受到严重的影响。自2008年11月份以来,出口一直下降,并出现自2001年以来,首次负增长,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2007年经济增长中有2.6个百分点是靠出口推动的。出口受阻拉动内需就只能靠投资和消费。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情况要比现在更有利于宏观调控,当时的外贸依存度是30%,2007年外贸依存度是70%。当时的房地产价格较低,汽车私人拥有量较低,国家靠外贸、房地产、汽车业拉动整个经济,起色快,见效好。现在外贸受阻,靠房地产业和汽车业拉动内需,比1998年就有相当的难度。
        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接近50%,大大高于多数国家20%的水平。投资有两重性,投资项目初期是不断的购买过程,有购买就有需求,投资能拉动经济增长。一旦项目完成,建成以后是卖产品的,大量生产能力形成,消费不出去,产能过剩的风险就会出现。因此,当前投资主要是加大设施项目,如铁路、公路、机场以及社会保障和重大民生工程,加大对环保工程的投资等,既弥补了我们的短缺,也不会造成产能过剩。
        投资和消费失衡,在投资率畸高的同时居民消费比重已下降到占GDP的35%以下,仅为一般国家的一半左右。2009年的消费形势将更加严峻,外贸、钢铁、房地产、煤炭行业收入的降低,金融高管收入的降低这必然减少消费需求。同时,股市震荡徘徊,大批的投资者被深深地套牢。在财富效应的作用下,影响股市投资者的消费。但扩大内需最重要的是拉动的需求,而需求的增加是要以收入的增加为前提的。我国城乡收入比1978年为2?57∶1,1985年为1.80∶1,到了2007年我国城乡收入比已扩大到3.33∶1。1978年农村居民的消费占全国62?1%,2007年为25.6%,30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所有这些都反映了拉动内需的难度。
        扩大内需是中国走出困境的关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重要的手段。但在扩大内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有限的资金如何在使用中不浪费,就要高度重视资金使用的监管问题;有限的资金如何安排,首先要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诸如大学生就业和农民工返乡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可能演变为社会危机;家电下乡农民买的起,但用不起的问题;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成为扩大内需的热点,被淘汰的废旧手机如何回收和有效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废旧手机对环境的污染不可小觑,这将成为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拉动内需的方式,难以为继。这些都是在拉动内需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2.在拉动内需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2.1资金使用的监管问题。为扩大内需,国家将陆续开工一批关系民生的好项目、大项目。对这些项目要加强监管,尤其是对投入农村建设的资金项目,更要加大监管力度。国家重点工程容易被重视,监督力度也会加大,但地方的工程投资,特别是对投入农村建设的资金项目,容易忽视监管,特别要防止虚假工程,虚报项目预算,伪造工程进度,套取国家财政资金。使十分有限的资金没有用在刀刃上,而是形成黑洞落入不法贪官的腰包,却没有拉动内需。同时,也要防止地方政府假借民生工程,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或徒有虚名的工程。如某地将农民文化俱乐部建在县城,名义上是保障农民利益的民生工程,农民却无权享用。也不能借加大投资之机,降低审批门槛,批复对当地环境有极大污染的项目。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上马农民最关心和农民利益攸关的工程,让农民真正受益,使经济增长是绿色的增长。
        2.2大学生就业和农民工返乡问题。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经济状况向来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就业难,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失业和大学生没有就业,这是令人忧心的数字,如果就业矛盾进一步恶化,不仅对经济发展不利,而且也会影响社会稳定。
        2.3家电下乡农民买的起,但用不起的问题。家电下乡某种程度上说,确实可以拉动内需。受补贴和大幅降价的吸引,农民买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目前以家电下乡来拉动内需,对于整体消费水平较低的农民来说,冰箱、洗衣机还是奢侈品。根据笔者对安徽和浙江部分农户的调查,农民买了冰箱、洗衣机之后,有的因电价水价太贵不舍得用,有的因需要冷藏的食物不多或靠河边很近,买来的冰箱、洗衣机闲置不用。本来农民的收入就少,这无形中给农民造成极大的浪费。
        2.4被淘汰的手机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截止2007年底,全国拥有手机用户5亿户左右。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3G),将形成一条相关的产业链,包括芯片、光缆、基站建设和运营等,为我国带来上万亿元人民币的产值。同时3G手机的高速浏览网页、收发邮件、下载资料、进行视频通话、收看手机电视的功能,对消费者尤其是青年人极具吸引力。手机销量将超过数码相机、个人电脑乃至传统的固定电话,成为最畅销的电子产品,必然被视为拉动内需的新亮点,届时会有大批的人成为新手机的用户,旧手机将被淘汰。废旧手机导致的污染问题也就显得十分突出。对于废旧手机的处理大部分人可能都选择闲置或抛弃,这在无形中将会产生对环境的污染。这些被淘汰的手机多半是老款的手机,是有毒废弃物,对人的免疫系统、分泌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会危害儿童的脑神经。所以,发展3G手机应当考虑到被淘汰的废旧手机废弃之后的问题。前些年有朋友从西方发达国家参观归来,不无自豪地说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还在使用我们老早就淘汰了的老款手机。这不能说明西方发达国家手机生产技术的落后,所能体现的是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国家对手机生产苛刻的环保要求。如今我国专业的废旧手机回收市场几乎是空白,只能将其当作普通垃圾填埋或焚烧,这些重金属会渗入地下水中导致严重污染。如果不尽快解决回收处理问题,废旧手机及配件将成为中国新的一大污染源。
        3.面对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3.1实行项目跟踪监管制度。对每一开个项目实行领导责任制,负责工程的领导跟踪监管每一个项目报建、勘察设计、预算结算、物资设备采购、工程验收等环节。对每笔资金的使用,担负项目工程责任制的领导,不能只听汇报,而要到工程实地,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监督工程是否真实开工,防止各种各样的假开工;监督工程项目进展是否和预算资金的使用相符,防止过度使用预算资金和腐败工程的存在;监督借民生工程之名,而行非民生工程之实。对已立项开工的项目,出现问题严格追究项目责任人的监督不利责任,不但要负法律责任,还要负刑事责任。

        3.2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方法一: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缺师少医”的地方就业。为什么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缺少教师,缺少医生的地方,原因就是那些地方艰苦收入低。如果改善当地的条件,提高收入水平,就会吸引他们去。当然完全依靠国家的财力,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要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就业基金。政府出资一部分,动员社会各界捐款共同构成基金来源。将政府公务活动收到的礼品进行慈善拍卖,也不失为一项好举措,既可筹集到资金,又避免了公务礼品的闲置。用就业基金保证边远山区教师和医生获得较高的收入,吸引毕业生到那里就业。
        方法二:优先解决贫困学生就业问题。建立家庭困难毕业生登记认定制度,学校及应优先保证及城市父母双双下岗的毕业生优先就业。
        方法三: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准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切忌“眼高手低”。
        方法四:定向培养按需就业。有条件的院校和企业可通过面向大学毕业生定向招生、订单培养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技能素质。据统计,目前我国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在内的高技能人才仅有1860万人,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高级技师岗位严重不足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状形成巨大反差。根据企业的需要,定向培养,按需就业。
        3.3尽快建立政府、社会各方面参与,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培训机制。在大批农民工返乡,又从家乡漫无目的地返回城里,极易引起社会动荡。国家应尽快建立政府(税务、工商)、社会各方面参与,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培训机制,让农民尽快获得一份生活保障。农民工失业不同于城市工人下岗之后,还可领取失业保险金,可以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而农民失业却没有任何保障,全社会都应为其提供帮助,农民安生才会有社会稳定。群策群力,想方设法,帮助失业的农民兄弟渡过难关。
        方法一:当务之急首先,农民工输出地的各级乡镇政府应向农民工免费提供各地的招工信息,有序引导,避免其盲目的流动。其次,城市应政府出资建立职业介绍所,免费为农民工提供职业介绍,以防误入黑心职业中介上当受骗,让本已拮据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最后,以社会慈善捐助为主,建立包括资助农民工在内的社会帮困基金,让慈善深入人心,而不仅仅是年终岁尾所搞得活动,帮助农民工渡过眼下的难关。
        方法二:要真正解决农民工就业,还是要企业为其提供岗位。当前农民工大量失业,根源还是经济下滑,出口锐减,企业开工不足。国家应大幅下调增值税,而不是仅仅通过增值税转型来减轻企业税负。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出口附加值高的企业实行全额退税。降低税收,减少工商费用,以帮助企业生存下来,尽快开工生产。只有企业开工了,农民工就业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通过增值税转型来减轻企业税负,只有购买机器设备的企业才能享受到,而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当前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无力也无意愿去购置设备,也就享受不到减税带来的实效。当然,减税必然减少财政收入。为弥补因降低税收而加重的财政负担,国家应开征遗产税、赠与税等新税种,调节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同时,严格控制公款招待费、公车支出费、公务出国考察费。
        方法三:完善政府扶助、社会各方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加强对农村务职业培训,扩展他们的劳动技能。农民工找不到合适工作,除企业开工不足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劳动技能。面对市场需求,对他们进行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如“月嫂”目前供不应求。这一工作不需要学历,但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对于40岁、50岁的中年妇女最为适合,经有组织的上岗培训,在短时期就可掌握这一技能,这一行业前途无量。目前,养老院及的护工基本是女性,而平时给老人翻身、照料老人的日常起居,真正需要有体力的男性护工。对于学历低、年龄大的中年男性最为适合。总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和就业服务体系相结合,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就应由政府牵头,社会各方参与,对农民工失业者分类实施托底安置、技能提升和鼓励创业,这是确保社会安定的重要措施。
        3.4提高农民的收入及调整对农民补贴的结构。我国有7亿农民,扩大内需主要应靠拉动农民的需求。他们的消费欲望很强,但却没有很高的支付能力,如果能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他们的消费倾向会很高,会有效地拉动内需。过去我们常讲农民增产就能增收,而增产给农民带来的受益程度远没有提高农产品价格给农民带来的受益程度高。国家拿出钱来拉动农民的需求,就应使资金真正落实到位,把钱花的最有效。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扶持力度,这不仅需要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还要对农用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农用机械、农用运输工具,以及种子给予补贴。虽然农业税取消了,但农用生产资料涨价幅度过大过快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种粮仍没有到城市打工挣钱多。在目前大批农民工返乡的情况下,应采取吸引和安抚双向政策。一方面强化农业支持政策,同时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最重要的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到位,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费用额度,能确保最需要保障的困难群体最低生存需要,这对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农村建设要借鉴广东的经验,在广东农村由于土地分红,社会保障措施完善,农民更愿意拥有农村户口。现在有些地方是人多地少无地可种,但也有很多地方是土地荒芜无人愿意种。如果政府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高对农用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农用机械以及种子补贴额度,让农民在补贴中得到实惠,发挥补贴的效用,使种粮有利可图。这不仅会吸引农民回乡种粮,还可能会吸引大批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到农村去寻找就业机会。当年成千上万知识青年可以说是被迫上山下乡,解决了城市的就业压力。而今天如果种粮有利可图,就会吸引农民自愿留在农村种粮,养殖业,同时也会吸引部分失业市民到农村去发展,从而减轻进入城市的压力。现在正是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的时候,这不仅可以避免粮食的浪费,减少了浪费也就等于增加了土地,同时可以减缓当前的就业压力,防止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3.5成立专业废旧手机回收市场。成立专业废旧手机回收市场是极其迫切的问题。手机电池小,容易丢弃而又不易被发现。不像电视机大,即使丢弃也容易被发现,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污染。解决废旧手机的回收,可采用如下方法:一是,成立专业废旧手机回收部门;二是,由生产手机的厂家来收购;三是,由销售手机的商家,通过以旧换新收回旧手机。在手机大批量更新换代之时,集中回收,提取有用资源,综合处理,严防对环境造成污染。

[1]第一财经日报
[2]21世纪经济报道
[3]解放日报
[4]报刊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