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为财务理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阿茹汗 时间:2014-06-25
       (2)BAPM模型
        它是由Shefrin和Statman对CAPM模型进行调整,把BAPM中的投资者被分为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两类。信息交易者是严格按CAPM行事的理性交易者,不会出现系统偏差;噪声交易者则不按CAPM行事,因而会犯各种认知偏差的错误。
        (3)BSV模型
        由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提出的BSV模型认为投资者在决策时存在选择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两种心理偏差。但由于收益变化是随机的,因此上述两种偏差会使投资者做出两种错误的判断,即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           
        (4)DHS模型
        由Danie、Hirshleifer和Subramanyam提出的DHS模型认为,市场中的投资者分为无信息和有信息两类,前者不存在判断偏差,后者则表现出自我偏爱和过度自信两种判断偏差。自我偏爱导致了投资者对私人信息的反应过度和对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夸大了私人信息对股票价值判断的准确性。 
        (5)HS模型
        由Hong和Stein提出的HS模型把市场中的投资者分为动量交易者和消息观察者两类。在对股价进行预测时, 动量交易者完全依赖于过去的价格变化,把其预测建立在一个有关历史价格的简单函数的基础上;消息观察者完全不依赖当前或过去的价格,而是根据其获得的关于股票未来价值的信息进行预测。 
        二、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前景
        行为财务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它突破了标准财务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金融资产价格变化的实际投资决策模型的假设,从而把人的行为模式建立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上,用全新的角度系统解释了金融市场上发生的种种异象。目前行为财务理论最大的局限在于尚未形成统一、成熟的理论体系,而且对于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还较少,真正能用到我国财务政策中的解释也较少。
        由于行为财务理论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加之我国对该理论的研究较晚,同时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够完善,投资者非理性、客观干扰等因素,如果直接拿一些成熟的理论应用于我国实践,未免会有所偏差。因此,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行为财务理论,并积极运用到公司财务政策中去,特别是围绕资本市场进行有中国特色的行为财务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