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租赁业务表外融资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倩 时间:2014-06-17
 摘要:我国会计准则对租赁的分类及会计处理方法,区分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大类别,使得租赁业务衍生出表外融资的功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表外融资方式,在改善企业财务报表、优化企业财务状况、筹集企业所需资金、扩大企业经营成果的同时,也使得会计报表的信息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影响着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经营决策。文章从财务会计角度,就租赁业务的表外融资进行了相关阐释和思考。
  关键词:租赁;表外融资;会计财务
  
  一、租赁业务的表外融资功能
  (一)我国会计准则对租赁的分类
  租赁业务作为一种传统的表外融资方式,存在经营租赁和售后回租两种形式。在租赁的实务操作中其分类十分复杂,从会计的角度看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我国会计准则将租赁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融资租赁中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在实质上发生了转移,在会计处理上要求将其资本化,确认相应的资产和负债,对承租人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它是一种表内融资方式。根据我国租赁准则,融资租赁之外的租赁都属于经营租赁,在会计处理上不要求资本化,只需将租金均匀地计入租赁期各期的费用,反映在利润表中。
  (二)租赁业务被用于表外融资的前提条件
  我国会计准则按照与租赁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程度来区分租赁的类别;根据租赁资产投资收回的程度对不同类型的租赁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融资租赁相当于承租人向出租人贷款购买资产,出租人类似于借款合同中的债权人,它使承租人对该项资产具有了实质性的控制权,同时也使其承担了以约定的付款方式向出租人转移经济利益的义务,因此,必须将其反映于资产负债表中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而对于经营租赁来说,由于租期较短,人们自然容易假设它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无重大持续的影响,因而采取简化的会计处理方式较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正是这种分类标准和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构成了租赁业务被用于表外融资、粉饰会计报表的前提条件:现行租赁分类标准在资产的所有权、使用年限、公允价值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承租人依据这些规定逃避签订融资租赁合同进行表外融资;租赁分类标准中需要多次用到主观估计,如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剩余使用年限、租赁资产的折现率等,这种主观估计也为承租人进行表外融资创造了条件。
  二、租赁业务表外融资的利弊
  经营租赁是一种绝对合理合法的表外融资,承租方在整个租赁期内支付的租金价值一般要高于借款购入设备需要偿还的本息价值。如果企业预计设备租赁期短于租入设备经济寿命时,经营租赁不仅可以节约企业开支,还能避免设备剩余使用寿命在企业的空耗,合理配置资源。一般而言,采用经营租赁这种融资方式对企业有以下益处:
  (一)改善企业的财务报表质量,优化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租赁可以避免表内融资行为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后引起的财务状况恶化进而影响企业的再融资,如信用等级下降、借款成本提高等,其本质是为了防止财务报表反映企业负面的财务信息,用巧妙的手段来阻断负面信息的传递。企业通过经营租赁进行表外融资,至少从表面上使资产负债表的质量得到明显改观,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增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带来利益。
  (二)开辟融资渠道,拓宽融资范围,规避借款合同限制,增大企业的举债能力
  经营租赁最为直接的结果是为企业开辟了融资渠道,在使出租人获利的同时获取相应的利益,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经营租赁所租入的设备无需编列在资产负债表中,从而使得企业在获得可用资源的同时,又保持了法规所要求的资产负债率,规避了会计准则及公认会计惯例的限制,为企业提供了较为宽广的融资渠道。
  (三)扩大企业经营成果,加大财务杠杆效应
  经营租赁所租入的设备不在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而占有设备资源所取得的经营成果却在利润表中反映出来,扩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根据财务杠杆原理,当企业未来投资收益率高于资本成本时,企业负债越多,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其净资产收益率则越高。表外融资加大了财务杠杆作用,提高了自有资金利润率;同时使得另外一些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如总资产利润率、固定费用利润率等看起来也更乐观。
  (四)应付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举债能力造成的压力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以物价稳定或者币值不变为前提条件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很可能造成资产负债表上的许多资产项目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当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及相应的资产被严重低估时,企业的举债能力就会大大降低。通过经营租赁将租入设备置于财务报表之外,作为对这类资产被低估价值的抵销,可以应付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举债能力造成的压力。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租赁业务的表外融资在改善企业财务报表、优化企业财务状况、筹集企业所需资金、扩大企业经营成果的同时,也易对企业造成潜在危害:
  一是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掩盖企业财务风险。经营租赁中租赁资产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出现,阻断了信用等级下降、借款成本提高等负面信息的传递,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藏匿了真实的财务风险。这不仅可能成为企业管理者蒙蔽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工具,而且会干扰正常规范的经济活动,甚至会将企业自身推向崩溃的边缘。
  二是过宽融资渠道,潜藏融资风险。经营租赁所租入的设备无需编列在资产负债表中,所以易使企业管理者忽视其带来的偿债负担,宽广的融资渠道潜伏着融资风险,如果企业过分利用经营租赁进行表外融资,而不能在短期内交付大额租金,极易影响现金流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三是夸大企业经营业绩,虚增企业经营利润。经营租赁加大财务杠杆作用,使得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看似乐观,实则夸大企业经营业绩、虚增企业所获利润。影响对于企业经营者的正确绩效考评,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
  三、租赁业务表外融资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因经营者、所有者和债权人各方利益不同,租赁业务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有所差异,导致各方对利用其进行表外融资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一)对企业经营者的影响
  对企业经营者来说,通过经营租赁方式进行表外融资通常可以带来较为宽松的经营环境,能增加其可占用的资源扩大生产能力,并运用该租赁资产获取经济收益。同时,也为经营者的工作业绩增添光彩,给人以企业有着扎实固定资产基础的假象,为骗取收益提供方便。因此企业经营者主观上最愿意采用表外融资。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