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沈海芳 时间:2014-06-01

  二、加强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转变观念,增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有关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是许多的事业单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股市管理的重要性。在预算管理的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仍然受到旧的思维和习惯的影响,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依然存在。要想改变这种状态,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就要加强意识、转变观念。首先,事业单位领导应当以身作则转变观念,要清楚的认识到预算管理是建立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和有效办法,作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能从总体上提高效益、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只有这样才能为员工提供一个好的榜样。其次,要意识到预算管理并不只单单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需要事业单位各部门的配合与参与,这样预算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其作用。第三,要排充足的预算编制时间,提高预算编制质量。要早动手、早安排,编制前要做好准备工作,进行调研和论证工作,制定出一个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预算计划。
  (二)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
  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是预算管理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我国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过程中,提出以“零基预算”代替旧的预算方法。“零基预算”它不考虑往年的数据的影响,而是鼓励事业单位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单位的年度计划和上级任务等各个开支项目的实际需要对可能发生的需要进行科学的费用发生可能性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充分做好预算编制的基础工作,真正做到根据需要编制科学的预算。我国要推进“零基预算”方法的使用,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要摒除传统的“上年基数加本年调整”的预算编制方法,它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使用单位发展的需要。它会使预算的编制结果与实际差异较大。而零基预算则是科学的多,它从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很好地提高部门和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应改变传统的观念,将零基预算落到实处。
  (三)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建立完善的考评与激励机制
  预算编制仅仅是预算管理的一部分, 好的预算编制安排也需要积极地、全面的预算执行来配合。首先,要加强预算执行的管理。财务人员应严格履行《预算法》、《会计法》赋予的职责,按照上级批复的预算严格执行。对没有列入预算和上级未批复的项目不收工、不结算。年终按要求编制财务决算。年终财务决算作为单位年度预算执行的最终结果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做到收支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要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在对预算层层分解执行的过程中,明确责任中心,将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其次,预算执行完毕后,要对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预算的考评,要找出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为下一轮的编制提供依据与参考。预算的考评是对上一环节的总结,又是下一环节的开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对预算工作能够合理、高效地完成的部门,应当给予相应的激励措施,使责、权、利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四)加强预算监督机制
  要使事业单位的预算能有效的贯彻执行,离不开预算的监督与考核。对预算的监督主要是指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比如,资金是否被用于相关项目,资金的使用是否合理有效等。对单位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除了要依靠单位的财务部门外,还要让本单位的审计等业务部门也参与进来。财务监督应该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监督。但是,由于财务人员是单位的一员,受各方面的影响,很难保证自身的独立性,对于预算执行的各方面很难做到监督到位。因此,各级审计监督对预算管理各个环节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审计监督应从对预算编制、对预算执行各方面进行。对预算编制的监督,就是各单位的预算在上报前必须经过审计部门审核。通过审核发现和纠正预算编制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审计部门定期对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巡回审计,促使各单位严格按预算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