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会计管理新理念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思睿 时间:2014-01-03
  宜昌市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东口、长江上游与中游分界处,湖北省西部,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其综合经济实力在湖北省内仅次于省会武汉,是省内“第二大经济体”及“综合实力第二强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宜昌市会计管理工作不断调整思路,发挥会计工作的基础性作用,服务于财政工作和经济工作。
  2007年,宜昌市财政局会计科在该市部分企事业单位中开展会计执法检查,以解决发现的问题,提高会计工作地位,增强社会认同度为初衷,在湖北省乃至全国首次提出开展“会计管理年”的理念。在此次检查中,会计管理工作者发现,企业的会计工作地位与会计人员素质得到加强和提高;相比而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较为薄弱。暴露出相当突出的共性问题。据介绍,由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部分单位通过减少财务部门人员达到“精兵简政”的目的,有的单位仅剩一名报账员,有的单位未设专职会计人员,由其他略通会计知识的人员兼任会计工作,导致基础会计工作陷入极不规范的状况。
  由于欠缺规范性的基础会计工作,部分已划归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事业单位仍然采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协会、学会再设一套账,单独在银行开设账户,收取本应纳入财政管理的资金,逃避国库集中收付程序,逃避财政与审计监督。相当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设立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或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日记账,更没有必要的备查账簿。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将不同时间发生的凭证汇总记账,无法产生日记账,手工记账的单位未及时登记各类日记账,而直接以核算会计账替代出纳日记账,极易导致大量资金在账外运行,给营私舞弊留下漏洞。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混乱,尽管建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但未定期清查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全部登记为“在用”的资产而部分已闲置;事实上已报废或出售的资产,却长期计入“在用”账目。部分单位对固定资产标准把握不准,存在漏记情况,对低于固定资产标准的物品,未建立备查账簿,无法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有的单位资产清查核算走过场,盘存数字不与账存核对,盘盈盘亏不上报处理,财产清查范围过窄,不清查货币资产和暂付、应收款项,导致账内资金被挪用造成损失后无法追究责任。
  此外,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流失,该类会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正在下滑,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的业务知识大多数适用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难以获得,且地位和汇资待遇不与相应职称挂钩,缺乏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动力和工作热情。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适应财政会计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努力做到财政会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将会计法规落到实处,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主体地位。健全财会管理服务机制,促进财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宜昌市财政局在结束2007年会计执法检查后,设立以该局会计科为主体的活动办公室,决定于2008年在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创新性地开展“会计管理年”活动。
  在开展多次调查研究,听取单位建议的基础上,由会计科拟定活动方案,制订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量化考核办法》,2008年初宜昌市财政局成立了以局长王金建为组长、副局长程国华等为副组长、财政局有关职能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会汁(财务)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面启动相关活动。
  同年6月,宜昌市政府召开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财务)管理年”活动动员大会,市直及县市区40()多人参加会议,宜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超在动员大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中,要求以“会计管理年”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会管理水平。宜昌市财政局总会计师李仁贵提出,通过“会计(财务)管理年”活动,提高财务会计管理水平。要按照活动方案,编写培训手册,开展“财政四项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主要内容及业务运作流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以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制订《宜昌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量化考核标准》,为各部门、单位开展“会计(财务)管理年”活动,提供专业规范。
  市直各部门在市财政局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迅速行动,按照会议的部署和活动方案的要求,一般性要求与特殊性实际相结合,制订方案,宣传动员,落实专班,拟定措施,开展自查。近200个单位制订了活动方案,积极开展自查;1200多名会计人员参加了宜昌市财政局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各科室已开展咨询服务40多件次,受到单位及社会普遍好评。结合全国、全省、全市会计“双先”评选活动,评选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对财会工作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宜昌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安局、检察院、卫生局、中心医院、中医院、纪委等部门都迅速成立了专班,及时开展了培训及自查整改工作。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