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样蛋白染色及其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胥维勇,杨群,范小莉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淀粉样蛋白;染色;临床应用

  [关键词] 淀粉样蛋白;染色;临床应用

  淀粉样蛋白(amyloid)是一种沉积于血管壁和结缔组织中透明均匀性物质。在HE染色中淀粉样蛋白为嗜伊红团块呈同质性或云朵样结构,与玻璃样变容易混淆和纤维素有相似之处。当组织内出现淀粉样蛋白沉着时,特别是浸润某些重要器官产生淀粉样蛋白过度沉积时,不但可以逐渐损伤并破坏正常组织功能,而且是一种进行性和预后不良的疾病,应用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淀粉样蛋白有实用意义。

  1 淀粉样蛋白的组成和来源

  淀粉样蛋白由淀粉样原纤维和酸性黏多糖复合物所组成[1~4],呈颗粒状或融合团块状。淀粉样蛋白在组织中沉积的原因尚不清楚,有以下几种学说[4]:根据淀粉样蛋白被碘染成棕红色,再遇硫酸则变成紫红色的性质,认为它是一种类似淀粉的碳水化合物,是一种蛋白质代谢紊乱所产生,以异常沉积于各种器官的蛋白质复合物。由间充质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合成,当控制此功能的正常机制停止时,则合成过量而出现沉积。从正常情况下循环于血液中的蛋白质衍生而来,循环于血浆中的前淀粉样蛋白在穿过血管壁后转变为凝胶而沉积。浆细胞在淀粉样蛋白产生时,浆细胞和其他含糖蛋白分泌性网状细胞,与淀粉样蛋白中蛋白成分产生有关。

  2 淀粉样变性类型

  淀粉样变性是由于淀粉样蛋白沉积在机体组织中引起疾病的反应,其类型有原发性、继发性、遗传性淀粉样变性等。

  2.1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和多发性骨髓瘤所致淀粉样变性的淀粉样蛋白成分为免疫球蛋白轻链的N端片段,称之为AL淀粉样蛋白。该蛋白在浆细胞内合成后在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内分解转化为AL蛋白而沉积在组织中,淀粉样变性与疾病无关时称为原发性或突发性(AL型)淀粉样变性。

  2.2 继发性淀粉样变性 继发性淀粉样变性的淀粉样蛋白多是淀粉样AA蛋白,AA蛋白由血清中一种非免疫球蛋白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分解而成,其与C反应蛋白和C3一样是一种急性炎症反应物质,正常情况下由单核细胞的弹力蛋白酶降解血清蛋白A,当单核细胞降解血清蛋白A功能障碍时,导致AA蛋白在组织中沉积。淀粉样变性和慢性疾病有关时被称为继发性、获得性或反应性(AA型)淀粉样变性。

  2.3 遗传性淀粉样变性 多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以家族形式出现与其他疾病无关。

  2.4 其他 有一种类型的淀粉样变性可以伴随正常衰老出现,特别对心脏有影响,还有一种淀粉样变性与老年性痴呆病有关。

  3 显示淀粉样蛋白的染色方法

  淀粉样蛋白具有特殊组成和结构,HE染色不能确定时,可采用结晶紫、甲基紫、阿新蓝、PAS、甲苯胺蓝、刚果红、硫代黄素T等染色方法。虽然有多种染料和染色方法可以显示淀粉样蛋白,但染色反应并不是恒定的,有些染色方法对淀粉样蛋白反应特异性不强,着色不鲜明,色泽偏浅。这就需要根据实验室条件,结合病变,选择不同的染色方法,分别在普通光学、偏振光、荧光显微镜下对淀粉样蛋白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3.1 结晶紫和甲基紫染色 为变色反应,对淀粉样蛋白有明显异染性。淀粉样蛋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紫红色,其他组织呈紫色。异染法要掌握好染色切片的分化,避免分化不足出现的正染或分化过度导致异染性消失。显微镜下观察时应将蓝色滤光片除去,注意对颗粒状淀粉样蛋白与炎性细胞的区别,变色反应对早期淀粉样变性不易显示。

  3.2 阿新蓝染色 显示淀粉样蛋白是基于淀粉样蛋白含有酸性黏多糖的缘故,3%醋酸阿新蓝水溶液对淀粉样蛋白亲和力低,染色效果不理想,淀粉样蛋白不易着色。当采用10%醋酸阿新蓝酒精溶液再加入硫酸钠后,在较强的酸性环境和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阿新蓝对淀粉样蛋白亲和力得到明显加强,淀粉样蛋白被染成蓝色。经Van Gieson氏染液复染新鲜淀粉样蛋白呈绿色,陈旧性淀粉样蛋白呈暗绿色。

  3.3 PAS反应 显示淀粉样蛋白就是利用淀粉样蛋白中的糖类物质与无色品红作用而着淡红色,呈阳性表达的结果。PAS反应不仅对糖原、黏多糖、糖蛋白、糖脂等物质具有特异性外,对基底膜、纤维蛋白、软骨基质、淀粉样蛋白、前列腺分泌物、真菌等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应用范围广泛。

  3.4 甲苯胺蓝 属于噻嗪类染料,通过异染性主要用于显示肥大细胞。甲苯胺蓝染色显示淀粉样蛋白是一种简易染色方法[1,4]。在光镜下淀粉样蛋白和胶原纤维呈浅蓝色(正染性),肥大细胞颗粒呈红色(异染性)。在偏振光显微镜下淀粉样蛋白橙红色,与胶原纤维银蓝色形成双折射绚丽对比。甲苯胺蓝在淀粉样蛋白染色中不具备异染性,可能是淀粉样蛋白虽然含有酸性黏多糖等阴离子结合部位,由于甲苯胺蓝同时与其他糖蛋白结合后产生阻抑而出现正染(蓝色)的染色结果。

  3.5 刚果红染色 刚果红染色淀粉样蛋白呈橙红色,刚果红是双偶氮染料,它以染料分子上的氨基与淀粉样蛋白组织内多糖分子上的羟基结合,而附着于淀粉样蛋白纤维上而显色。刚果红对淀粉样蛋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染色时其他组织成分也不同程度被染成橙红色,掌握好碱酒精的分化是刚果红染色的关键,分化不足导致背景红色样物质沉积染色过深,分化过度则色泽偏浅。刚果红染色还可应用在区别淀粉样蛋白类型上。在刚果红染色前使用高锰酸钾氧化以区分淀粉样蛋白AA和AL类型,切片经高锰酸钾氧化后,AA蛋白失去对刚果红的亲和力,刚果红染色呈阴性;AL蛋白不受高锰酸钾氧化的影响,刚果红染色仍呈阳性表达。刚果红染色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在暗背景下淀粉样蛋白呈苹果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淀粉样蛋白呈亮红色。

  3.6 硫代黄素T染色 显示淀粉样蛋白,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暗背景下呈明亮黄绿色荧光。硫代黄素T属噻唑类染料,具有荧光色性,借助紫外线照射而显色,对早期、小颗粒状无定型淀粉样蛋白有较强敏感性和特异性。硫代黄素T染色操作简便,着色均匀,不存在染色过深,过浅的问题,也不需要进行分化处理,易于观察鉴别。

  4 淀粉样蛋白染色的应用

  在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心、肺、皮肤、舌被累及,可形成局限性淀粉样团块。实质性器官(肝、脾、肾)也可累及,但最常见于心血管系统,特别是心脏常被累及,原发性淀粉样变性与浆细胞异常和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性有关。继发性淀粉样变性,肝、脾、肾、肾上腺被累及,并继发其他疾病与慢性炎症和感染性疾病有关,如长期慢性化脓性疾病,结核病、麻风、骨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一些肿瘤中可以在间质内出现淀粉样蛋白沉积,如甲状腺髓样癌、胰岛细胞瘤、霍奇金氏病、多发性骨髓瘤等。遗传性淀粉样变性,影响神经系统和某些器官,以周围神经和运动神经,心血管,肾脏淀粉样变性为特征。

  :

  [1] Culling CFA,著.孔庆雷,译.组织病与组织化学技术手册[M].北京:技术出版社,1982:305314.

  [2] 刘介眉,严庆汉,路英杰,等.病理组织染色理论和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46155.

  [3] 凌启波.实用病理特殊染色和组化技术[M].广州:广东高等出版社,1989:7887.

  [4] Pearse ACG,著.马仲魁,译.组织化学(第2卷:分析技术)[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14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