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出院指导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出院指导
[摘要]目的: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1],降低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通过交谈、问答、复述、宣传卡、小册子和授课方式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和出院指导。结果:通过出院指导,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增强,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病残率,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结论:对患者实施出院指导及心理护理,是整体化护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出院指导
高血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随着的,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时予相应的、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暂时得到缓解或消失,但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的、终身的服药治疗,而这种治疗需要患者自己或家属配合进行。由于大多数患者对此病认识和了解不足,未能正确掌握出院后如何服药、复诊和注意事项而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所以,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出院指导,有利于患者充分认识疾病,使疾病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控制。
1 健康教育对象
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重点放在即将出院的高血压患者。
2 健康教育方法
2.1 评估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素质、心理状态、经济状态、家庭状态、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程度等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2.2 计划 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前1 d~2 d,认真阅读患者的病历、检验报告单,并根据平时与患者沟通得到的一些信息和容易对高血压病产生的一些误区,结合患者的情况,做一份患者的出院指导计划,征求主诊医生对出院指导计划的意见并达到共识。
2.3 目标 让患者充分认识高血压病连续治疗的重要性,掌握如何服药、如何复查,应注意饮食调节、不宜剧烈活动、要劳逸结合等,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2.4 方法与形式 第一,交谈是最好的沟通,可以一次或分多次进行,可以采用问答式,也可以是复述式来加强记忆;第二,对有文化的患者,以黑板报、宣传卡或小册子,供患者阅读学习;第三,请心血管专家为患者和家属集中授课,观看相关的VCD影碟、医学书籍或利用座谈会对患者进行集体教育;第四,争取家属积极配合,让家属配合督促患者治疗,使患者出院后继续享有正确的治疗及护理,最终保证治疗效果;第五,建立患者随访档案,加强患者出院后再教育,出院时再发给指导手册注明饮食、活动、休息的要求,并利用患者复诊机会了解其状况,再进行针对性教育指导,对不按时复诊的患者,通过电话、书信等形式进行专访。
3 出院指导的措施
3.1 血压监测指导 建议患者自行购买血压计,随时监测血压。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监测血压、做好记录,复诊时对医生加减药物剂量会有很好的依据。
3.2 用药指导 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的、终身的服药治疗,而这种治疗要患者自己或家属配合进行,所以患者及家属要了解服用的药物种类及用药剂量、用药方法、药物的副反应、服用药物的最佳时间,以便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和减少副反应。出现副反应,要及时报告主诊医生,以便调整药物及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要知道按时、用药的重要性和不按时、不规律用药的危害性。切不可血压降下来就停药,血压上升又服药,血压反复波动,对健康极为不利。由于这类患者大多是年纪较大,容易遗忘服药,可建议患者在家中醒目之处粘贴一些便条,以起到提示作用。对血压显著增高多年的患者,血压不宜下降过快,因为患者往往不能适应,并可导致心、脑、肾血液的供应不足而引起脑血管意外,如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性低血压药物时,应向患者说明平卧起立或坐位起立时,动作要缓慢,以免血压突然下降,出现昏厥而发生意外。
3.3 饮食调节指导 强调高血压患者要以低盐、低脂肪、低热、低胆固醇、低嘌呤饮食为宜;少吃或不吃含饱和脂肪的动物脂肪,多食含维生素的食物,多摄入富含钾、钙的食物,食盐量应控制在3 g/d~5 g/d,严重高血压病患者的食盐量控制在1 g/d~2 g/d。饮食要定量、均衡、不暴饮暴食;戒烟和控制酒量,如确实不能戒除烟瘾,也应控制吸烟<5支/d,禁饮烈性酒,饮酒不超过25 ml/d为宜。
3.4 休息和锻炼指导 高血压患者的休息和活动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适当调节,病重体弱者,应以休息为主。随着病情好转,血压稳定,每天适当从事一些工作、学习、劳动将有益身心健康;还可以增加一些适宜的体能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体操等有氧活动。患者应在运动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1]。注意生活,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对于睡眠差、易醒、早醒者,可在睡前饮热牛奶200 ml,或用40 ℃~50 ℃温水泡足30 min,或选择自已喜受的放松精神情绪的协助入睡或推迟入睡[3]。总之,要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5 心理护理指导 高血压患者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疾病[4]。因此,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解除患者对高血压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开朗的性格,遇事应冷静,不要激动。让患者知道情绪激动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而发生意外。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时,我们应以亲切和蔼、平易近人、温柔体贴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增加患者对我们的信任,使健康取得良好的效果。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高度信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成功的保证[1]。对于精神较紧张的患者还可通过心理疏导、放松疗法、倾听音乐等心理治疗,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战胜疾病。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教育,即使医生开出正确的处方,长期治疗也难以做到合理和持久,甚至失败[5]。
4 讨论
对于健康教育、出院指导计划的实施,护患双方的积极因素是健康教育成功有效的关键,要达到预期健康教育的目标,护理人员必须要有护、心理学、心血管病学知识,还需、人文知识。说明健康教育的需求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在提高,同时护士自身也得到锻炼和提高[1]。护理人员除了应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交流沟通能力才能对患者进行有的放矢的健康教育。为了让患者出院后继续接受到良好的护理(来自于自己和家属的),到位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
[1]任晓玲.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康复教育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52.
[2]陈爱萍,楮德发,王小男,等.住院高血压患者遵循用药和生活方式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60.
[3]万嘉豫.对老年高血压病高危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和体会[J].进修护理杂志,2004,08(19):743.
[4]秦芳.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临床护理,2004,3(4):9.
[5]毛红娟,何丹丹,王炀,等.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对策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