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传输型便秘外科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观察与评价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于永铎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对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采用3种外科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的2001年8月至2006年5月手术的22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资料。结果 A组:采用选择性结肠肠段切除术治疗5例,术后半年内随访,3例大便正常,但有2例便秘复发。B组:采用结肠次全切除和部分直肠切除,行盲直肠吻合术治疗8例,有1例术后半年内便秘复发,其他患者术后半年内排便次数为3~7次/d。 C组: 采用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肠吻合术治疗9个病例。患者在术后半年内排便次数为3~8次/d,无一例复发。结论 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吻合术,是目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首选术式,疗效可靠。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手术;疗效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the treatment of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2 cases with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in my hospital from August 2001 to May 2006 was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In group A, 5 cases underwent elective colectomy. Half year after operation, 3 cases with normal defecation, 2 with constipations relapse. In group B, 8 cases underwent subtotal colectomy and partial rectectomy with cecorectal anastomosis. One with constipations relapse, other patients had 3?7 times of defecation per day after half year of operation. In group C, 9 cases underwent total colectomy and partial rectectomy with ileorectal anastomosis. After half year of operation, 9 patients had 3?8 times of defecation per day with no constipation relapse. Conclusion  Total colectomy and partial rectectomy with ileorectal anastomosis is the current choice of surgical procedure for patients with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Key words]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urgical procedure;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一类以结肠传输运动功能减慢为特点的顽固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症状[1]。有关便秘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便秘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5岁以后增加最明显,65~74岁为4.5%,而大于75岁时则为10.2%。城市发病率1.8%,低于乡村2.13%。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倍。Surrenti报道慢传输型便秘占慢性便秘的37%。绝大部分便秘患者经很长时间的保守治疗无效,患者非常痛苦,必须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2]。从2001年8月至2006年5月,我院收治慢传输型便秘患者22例,分别采用选择性结肠肠段切除术;结肠次全切除和部分直肠切除,行盲直肠吻合术;全结肠及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肠吻合术。3种术式取得了不同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外科手术病例的入选条件  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排便费力,粪便呈团快或硬结,每周排便<3次。

    (2)无便意或便意淡漠,无肠激惹综合征。

    (3) 排便需用泻药和灌肠协助排便。

    (4) 结肠慢传输试验诊断结肠运输缓慢而无出口梗阻性疾病。

    (5)气钡双重造影示结肠无张力。

    (6)除外肠道或全身器质性病因以及药物因素所致的便秘 。

    (7)便秘患者经过很长时间的保守治疗无效(至少1年以上),患者非常痛苦,强烈要求外科手术治疗。

    1.2  入选病例

    本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74岁,平均48.6岁;病程最短者6年,最长者30年;其中乙状结肠运输缓慢者3例,横结肠运输缓慢者2例,肠镜示结肠黑变病者19例。

    1.3  病例分组

    A组:5例,其中乙状结肠运输缓慢者3例, 横结肠运输缓慢者2例。分别采取乙状结肠和横结肠选择性结肠肠段切除术。行降结肠与直肠吻合术和行升结肠与降结肠吻合术。

    B组:8例,采用结肠次全切除和部分直肠切除,行盲?直肠吻合术。

    C组:9例,采用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肠吻合术。

    2  结  果

    A组:本组5例术后患者均无肠瘘、粘连性肠梗阻等手术并发症。术后半年内随访,3例大便正常,排便1~2次/d或每2~3d/排便1次。便秘复发2例。1年后随访, 3例排便正常。

    B组:本组8例术后均无肠瘘、粘连性肠梗阻等手术并发症。术后半年内便秘复发1例,1年后行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术治愈。其余患者术后半年内排便为3~7次/d,肛门有下坠感1例。1年后随访排便均为2~5次/d,肛门无下坠感。

    C组:本组9例术后均无肠瘘、粘连性肠梗阻等手术并发症。术后半年内排便均为3~8次/d,其中2例半年仍有肛门下坠感。1年后随访排便均为2~5次/d,肛门无下坠感,无复发。

    3  讨  论

    STC是一类以结肠传输运动功能减慢为特点的顽固性便秘,排除结肠解剖性、器质性及结肠外病因所致的便秘以及出口梗阻性便秘[3]。是因为全结肠或节段结肠的推进蠕动功能减弱,导致结直肠内容物在结肠内传输缓慢,而引起腹胀不适,便意感淡漠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其常常伴有烦躁易怒,忧虑,失眠等一系列精神症状,是临床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症状。

    STC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其占便秘患者的比例为16%~40%。在我国有广大的患者群,近千万的患者受到慢传输性便秘的折磨。由于便秘的病因复杂,诊断较困难, 患者痛苦,乱求医,出现严重乱用泻药、盲目手术,从而延误和加重病情。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规范的、的慢传输性便秘的方案。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证必须满足病例入选的条件,否则不可盲目手术治疗。我院分别采用选择性结肠肠段切除术;结肠次全切除和部分直肠切除,行盲直肠吻合术;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肠吻合术。治疗了22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 ,3种术式取得了不同疗效。

    A组:从结果来看,远期疗效不理想,复发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术中未能准确找到病变的肠段。黄显凯等[1]认为对于便秘病史较短,结肠传输实验证明标志物停留于结肠某一肠段,短期效果尚好,但长期效果并不理想,复发率高。选择性结肠肠段切除术其术式的主观思想是好的,选择性切除病变肠段,解除便秘的病因,避免过多的切除正常肠段,减少并发症。可但是如何准确定位病变肠段,这需要实验室和临床的有机结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建议肛肠科医生不要轻易选择此术式,以免术后复发,无法向患者解释相信。但随着诊疗水平的进步,选择性结肠肠段切除术的优点将显现出来:正确切除病变的肠段;保留了具有正常功能的肠段,降低了术后患者腹泻的发生率,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B组:采用结肠次全切除和部分直肠切除,行盲直肠吻合术治疗8例。其中1例术后半年内便秘复发,1年后行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术,行回肠和直肠吻合,术后治愈。7例术后半年内排便次数3~7次/d,有1例患者术后半年仍有肛门下坠感。1年后随访排便次数为2~5次/d,肛门无下坠感。结肠次全切除术主要包括切除升结肠至直肠中上段,行盲肠和直肠吻合;再一个术式是切除盲肠至乙状结肠中下段、行回肠乙状结肠吻合。通过我院采用第一种术式治疗的8个病例发现,此种术式术后复发率大约在10%以上,还是比较高的。其中1例术后半年内便秘复发,1年后行盲肠切除术,回肠和直肠吻合,术后患者治愈。Pluta等[4]报道有效率为70%~90%,术后复发率为10%。通过这些病例我们发现,结肠次全切除术,保留盲肠、回盲瓣,有助于控制食糜进入结肠的速度,降低了患者在术后的排便次数。但是本组复发病例恰恰是由于保留了盲肠,因盲肠的功能障碍导致便秘的复发,再次手术切除盲肠后便秘得到解决,而其他的患者一次手术治愈。国内有人主张推广此术式[5]。通过这些病例我们发现,手术是否保留盲肠是关键,如果保留了盲肠,而因盲肠的功能障碍则将导致便秘的复发,需要再次手术。

    C组:采用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9个病例。9例术后患者均无肠瘘、肠粘连性梗阻等手术并发症。患者在术后半年内排便次数3~8次/d,有2例患者术后半年仍有肛门下坠感。1年后随访排便次数为2~5次/d,肛门无下坠感。通过这组病例我们发现,采用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术治疗9个病例,全部治愈,无一例复发,取得满意的疗效。通过AB两组病例的对比,我们发现C组(采用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肠吻合术)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疗效要明显优于B组(采用结肠次全切除和部分直肠切除,行盲直肠吻合术),而其术后并发症并不高,术后的控便能力和排便次数与B组相当。因此我们认为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情况下,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率,还是应当选择C组术式即采用全结肠和部分直肠切除、行回直肠吻合术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疗效可靠。

【】
  [1] 张连阳.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5,11(1):12.

[2] 黄显凯,张胜本,张连阳.特发性便秘197例临床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9,14:254?256.

[3] 于永铎. 慢传输性便秘[J].实用乡村医师杂志,2004,11(6):1?2.

[4] Lewis SJ, Heaton KW. Stool form scale as a useful guide to intestinal transit time[J].Scaed J Gastroenterol ,1997,32:920?924.

[5] 张根福,张明傲,宋安,等.结肠慢运输型便秘诊断及治疗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653?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