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疗法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23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中、重度直肠前突型便秘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会阴修补、直肠黏膜结扎、消痔灵注射和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四联疗法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的疗效。结果 本组23例均采用经会阴修补、直肠黏膜结扎、消痔灵注射和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四联疗法治疗重度直肠前突,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痊愈78.3%, 显效8.7%,好转1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该术式具有手术疗效确切、手术简便等特点,同时可于手术中一并处理并发的肛门疾病,可避免术后肛门狭窄。
【关键词】 直肠前突; 会阴修补;直肠黏膜结扎;消痔灵注射;肛门内括约肌切断
直肠前突型便秘常并发直肠黏膜内脱垂,耻骨直肠肌肥厚及痔等,因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常需外科治疗[1,2]。我们对23例直肠前突型便秘患者采用经会阴修补、直肠黏膜结扎、消痔灵注射和肛门括约肌松解术四联疗法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均为经产妇,年龄32~69岁,平均48.3岁,病程4~25年,平均17年,排便时间 15~60 min,平均为36 min。排粪造影示重度直肠前突(≥30 mm)。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少,排便困难,并伴有肛门阻塞感,排便不尽感,排便时间延长,部分患者需手助排便。全部病例均经直肠指检、排粪造影、结肠镜检查、肛门肌电图等检查,并按“顽固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无效,符合1992年第7次全国肛肠学术会议拟定的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诊断标准。
1.2 手术方法
1.2.1 消毒与麻醉、体位 术前晚及术日晨用甲硝唑和碘伏冲洗阴道,常规灌肠,骶管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导尿并留置尿管,常规消毒铺巾,阴道用碘伏消毒,阴道黏膜下注射含肾上腺素灭菌用水约15 mL。
1.2.2 切开会阴部暴露术野 沿阴道后壁横形切开会阴部,用T型拉钩掀起阴道后壁,钝性分离与锐性分离相结合直至完全暴露囊袋颈口,用2?0号可吸收线将囊袋行上下横行折叠 (横缝)6~7针,深度应包括阴道括约肌、直肠纵肌、部分环肌、肛提缝合肌,切忌缝针穿透直肠黏膜。用2?0号微乔线间断缝合(纵缝)阴道黏膜。
1.2.3 用消痔灵点状注射直肠前突黏膜 将1∶1消痔灵注射液(1份消痔灵注射液配1份0. 5%利多卡因)在缝合点周围直肠黏膜下行点状注射,每次注射总量不超过15 mL。送回直肠黏膜,以手指在注射部位轻揉使药液浸润均匀。
1.2.4 缝合直肠前突黏膜 钳起从齿状线上至前突薄弱区上方2.0 cm的前突直肠黏膜;用3? 0肠线在钳下行连续双锁深达肌层缝合后结扎,使该处组织呈底宽上窄。
1.2.5 切开肛门正后方 在肛门正后方做一纵形切口,切开肛管皮肤,切断部分内括约肌,若有耻骨直肠肌肥厚,可视情况决定切断耻骨直肠肌的程度,最多将肛管直肠环切开2/3,使扩张后肛门能同时伸入4指而无明显张力为宜。
1.2.6 术后处理 术后3 d内尽量控制排便,酌情抗感染治疗3~5 d。术后每次便后给予中药坐浴20 min,并多饮水及多食粗纤维食物,预防直肠前突的复发。
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3]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排便造影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排便造影轻度异常;好转:症状体征好转,排便造影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或排便造影无变化。
2.2 疗效 本组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痊愈18例(78.3%),显效2例(8.7%),好转3例(13%),总有效率100%。平均治愈时间(25.3±13.26) d 。均无异常并发症及后遗症。
3 讨 论
重度直肠前突多见于经产妇及老年女性。因会阴松弛、直肠阴道隔薄弱,两侧为中空器官缺少支撑,尤其在女性分娩过程中使肛提肌裂隙中的交织纤维撕裂,腹会阴筋膜极度伸展,从而损伤直肠阴道隔的强度,影响其抵抗排便时的能力,使直肠前壁靴形突出在下行粪便冲击力的作用下,前突加深、囊袋增大。临床上表现为便秘、排便困难,干硬粪便排出受阻,成形软便也排出不畅,排空不全,排便时间延长,肛门下坠,部分患者需手助排便。
本组23例患者采用了四联法,采取经会阴修补,就是沿阴道后壁横行切开会阴部,将薄弱的阴道括约肌、直肠纵肌、部分环肌、肛提缝合肌结扎紧,消除囊袋,提高直肠前壁的张力。在治疗直肠前突的同时,也避免以往经阴道手术造成的阴道损伤、阴道内黏膜瘢痕形成及阴道内分泌物浸润切口而引起感染,亦不会出现阴道痛和性交痛,因阴道壁黏膜是光滑完整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缩阴”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在修补的同时辅以松弛的直肠前壁黏膜柱状结扎,消痔灵纵向点状注射直肠前突黏膜,使直肠黏膜与肌层在炎症的作用下产生纤维化并粘连固定,从而进一步加强直肠阴道隔的张力,降低了直肠壁的顺应性,消除了直肠前突形成的基础,起到了协同治疗的作用。由于本组23例均为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肛管狭窄,对患者加行肛门后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能使肛管扩大,.缩短了外科肛管的有效长度,降低了肛管静息压,削弱了排便前阻力,有利于粪便顺利排出。
我们认为四联法治疗直肠前突,四者优势互补, 疗效确切,而且经会阴修补操作简便易行,损伤小,痛苦少,疗程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
[1] 中华医学会外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J].中华医学杂志,2000,80:491? 492.
[2] 喻德洪主编.肛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472?480.
[3] 倪士昌,韩少良,宋华羽,等.肛门后方切开加改良Block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10:63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