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中小企业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邱海平 时间:2010-07-01

【内容提要】发达国家自70年代以来中小获得了巨大的,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这个现象对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学的有关理论来说是“反常”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原因,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小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事实和趋势,使我们有必要在理论上进一步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未来社会的设想。


【关 键 词】中小企业/政治经济学/发达国家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即在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化和大型化的同时,出现了生产和资本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趋势,这种趋势是以中小企业的大量涌现和增加及其蓬勃发展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一趋势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变化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意义,它不仅影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存在状态,而且直接决定它的发展方向。从存在状态上看,生产和资本的小型态决不是什么“新现象”,但是,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实行了社会化的“大生产”,资本主义战胜一切旧的社会生产方式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消灭“小生产”的过程,即生产集中化、大型化的过程。小生产越来越被大生产所排挤、消灭和代替,似乎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趋势和必然结果,与此相适应,资本规模也必然越来越大,“大鱼吃小鱼”似乎成为资本相互作用的唯一形式和结果。
  然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生产和资本分散化与生产和资本集中化这两种相反的趋势同时并存,特别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就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来说,突出的特点并不在于集中和垄断的无限发展,而是相反,集中和垄断的发展受到分散化和小型化的某种抵消或限制,从而使整个资本主义市场组织在结构上表现出复杂性,这一点才是集中和垄断在当代的新发展和新特征。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于发达国家的企业并购高潮也并没有改变这一基本特征,东南亚危机的爆发,更使人们认识到发展中小企业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反映了企业规模的变化。而对企业规模的变化问题,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如果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中小生产和小型经济在当代的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给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在技术和社会生产如此发达的今天,还会有这种中小生产的生存余地?为什么直到今天“大生产”还不能把“小生产”消灭殆尽呢?这种小生产今后还会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吗?这种小生产的发展与生产的社会化是矛盾的吗?它是一种社会生产的进步现象还是一种倒退现象?小生产的发展会阻碍社会主义的实现吗?或者说它对社会主义的实现有什么影响呢?这些问题需要根据新的发展实际进行分析和回答。
  一、发达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特点和目的
  无论划分的指标和标准有何差异,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点是所有发达国家共同的经济特征。但是,70年代以前和以后,在生产、资本、企业规模的发展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趋势。70年代以前,集中化和大型化是主要趋势,而70年代以后则开始出现分散化、小型化与集中化、大型化共同发展的态势。
  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在不同的部门所占的比重和增加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在美国,中小企业增长最快的是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和服务业。80年代以来,高科技领域中的中小企业的崛起,成为当代美国经济的一大奇观。在日本,中小企业多集中于制造业、批发业、运输通信业、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等产业领域。在欧洲,并没有系统的中小企业在各部门的分布统计,但是我们大体上可以从中小企业在各部门就业中所占的比重来了解中小企业的分布状况。从欧洲的总体情况来看,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能源和采掘业的企业平均规模是各部门中最大的,也是中小企业占就业比重不足50%的唯一的主要部门。制造业的平均规模较大,但是,从就业上来看,中小企业的就业量仍占到75%左右。另外,和日本一样,在建筑业中,中小企业所占的比重很大,而在贸易部门中,中小企业的就业量所占的比重更高。在服务业中,除了运输和商业服务等个别领域大企业所占比重较高外,中小企业在就业上要占到整个服务业的75%以上。总之,从部门分布来看,除了极少数部门外,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绝大部分主要经济部门的中小企业在数量上都是增长的,并在各部门的企业总数中占绝对优势。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发展中小企业对于克服70年代的慢性经济危机具有共同的意义。但是,即使同是发达国家,它们在发展中小企业的目的和出发点上,又有侧重上的不同。大体说来,可以把英美、日本、西欧大陆的德意法看作三种各有特色的类型。
  英国和美国着力发展中小企业的直接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扩大就业机会,减轻失业压力。二是为了鼓励企业开展自由竞争,增强经济增长活力。日本发展中小企业具有自己的特殊背景和目的:一是为了在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同时,通过发展中小企业来维护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竞争机制。二是为了帮助大企业更有利于参加国际竞争。三是为了消除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四是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应付经济波动的调节器。五是把中小企业当作过剩劳动力的吸收器。日本是把就业问题和发展落后地区经济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解决的。欧洲大陆的德、法、意三国虽然在经济的其他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它们在下面两点上则是相同的:一是这三个国家的手都很发达。为了发挥自己的这种传统优势,这三个国家都把发展民族手工业作为扩大出口、增加创汇的重要途径。二是通过发展中小企业来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在这三个国家也都存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其在法国和意大利这个问题更突出。
  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与中小企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获得蓬勃发展,其深刻原因植根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之中,因此,必须从物质生产方式的技术特点和要素构成角度,对各主要产业进行分析,揭示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与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
  在产业结构中,农业与采掘业作为第一产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受条件的影响大。固有意义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受制于动植物生长的生物,而不可能做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正是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生产规模的变化规律。对于农业而言,“规模”的含义是双重的,一方面,“农业规模”指的是农业生产规模,也就是指农业生产上生产资料(包括土地)的积聚程度。它受到农业生产方式本身的明显制约,不可能人为地随意地加以改变。这正是资本主义条件下,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长期低于工业的根本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农业规模”指的是农业生产资料的占有规模,尤其是土地所有权的规模,它主要决定于土地占有制度,即存在现代的大地产制度,也存在延续几千年的小土地所有制。就这两种含义的农业规模的关系来说,它们并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在同一种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下,可以同时并存着不同规模的土地占有权,在农业中,并不存在土地占有必然越来越集中的所谓“经济规律”。在当代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及组织规模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既有巨大的农场,也有众多的中小型家庭农场(其中绝大多数又是自耕农),中小型农场在农场总数中占绝对的优势,这一点并不为农业生产和组织的集中化发展所改变。西欧发达国家的农场多是中小型农场。自耕农和个体农民更是日本农业的主要社会成员。美国由于国土面积广大,农业技术发达,因此,平均农场规模比欧洲国家要大,但是仍然存在大量的自耕农民。
  工业区别于农业的典型特征,在于它提供劳动资料,工业的这种功能决定了它自身发展的特点,同农业相比而言,工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并不绝对取决于自然因素(特别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是更多地决定于工业生产技术的性质和发展状况。与此相适应,工业生产规模也必然受到工业技术的直接影响。如果说工业的发展具有自己内在的规律性,那么,工业生产规模和工业企业规模的变化也同样具有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是以工业生产技术及其变化为基础的。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工业化的过程都是从机械化开始的,工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大企业排斥和战胜小企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成正比,因为许多生产部门,例如水泥、炼铁、炼钢、发电、机车制造等,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更适合大企业来经营,因为大规模生产在经济上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在产品的需求完全确定,而资源的供给并无限制的前提下,生产的规模就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机械化的运输,同样适合于大型企业来经营,所以最早的股份公司出现在铁路运输行业。在电气时代,由于电器产品的需求是巨大而稳定的,因此,采用大规模生产同样具有经济上的优越性。在化学工业、航空工业、印刷工业、汽车制造业等各个部门,生产规模的大型化趋势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以至于垄断组织越来越在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大规模生产和大型企业的建立,需要有巨额的资本,私人银行有时也难以满足这种需要,于是,又出现了大股份银行。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同样经历着生产规模和组织规模大型化的发展。直到20年代末,生产和企业规模的大型化、集中化仍然是社会生产和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趋势。
  近代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是近代工业发展的科学基础,随着自然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新技术,必然又会在一个新的层次上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这一革命性的变化,正是发生于上个世纪以来的现代历史中的事情。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创立,以及与此相关的机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建立在近代科学基础之上的工农业生产方式将由现代技术革命而被重新加以改造,与此相适应,生产的分散化、小型化趋势,使生产的集中化、大型化发展趋势受到抵消和挑战。
  首先,当代新技术革命中所产生的新技术,有许多是直接由小企业发明和运用的,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信息技术领域。在现代信息技术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技术,微电子技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小型化。在微型计算机的研究和市场化方面,那些生产大型主体计算机的公司并没有发挥主要作用,相反,在微型计算机产业兴起的初期,都是“小本经营”的中小公司唱着主角戏。由于成本和价格的低廉,微型计算机立即风行美国,形成了计算机零售业这样一个新的行业。与此同时,像苹果公司、微软公司等公司则在激烈的竞争中迅速地成长为计算机产业中的经济巨人。苹果公司、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等公司的成长过程,对于说明新技术革命过程中生产和生产组织规模的变化规律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这些当代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产业公司最初都是由一、二个人创建的,而且这些创始人都是科学家或工程师。美国加利福利亚的硅谷,正是以成千上万的科技人员创办电子公司获得成功而闻名于世的。硅谷的崛起,正是以半导体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被广泛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造就了成千上万依靠科学发明而暴发的百万富翁。
  在当代新技术革命中,围绕计算机发展出一个相关的技术群,通过一种类似“食物链”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具有极大市场的电子计算机产业。计算机技术群的兴起,正是计算机行业涌现出大量的中小企业的基础。由于各种技术既新颖又专业化,所以发明和运用这些新技术就造就了一大批成功的中小企业。在计算机技术中,有一个十分特别的部分必须加以强调,这就是软件业的巨大发展。软件业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适应密集型”的产业,编制计算机软件,特别是一些应用软件,主要依靠软件编制者的知识、智慧和计算机技能,而不需要巨额的资本投资,因为它不需要太大的劳动空间、大规模的机械设备、堆积如山的原材料或燃料、成百上千的一般劳动者。软件的编制,完全是一种个人或少数人的智力创造活动。软件作为知识产权出售,是一种简单的、可以无限的复制。因此,从生产规模上说,软件生产是一种现代的“小生产”,但是,它可以创造极高的市场价值和利润。在软件业中,除美国微软公司等少数大公司外,其余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
  1995年以来,internet(国际互联)技术又成为信息技术的发展热点,围绕这一技术,在兴起了YAHOO!这样的大公司的同时,又产生了一批中小公司。Internet技术本身不仅为众多小企业或公司提供了创立机遇,而且将会对现存的生产体系和体制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个人计算机和网络费都是廉价的,并将越来越低,因此,它必将给中小企业大量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与大企业平等的机会和条件,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利用internet做生意成为可能。在这里,家庭或个人经营绝不代表技术上的落后,更不代表自给自足。恰好相反,它们给社会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更大的提高,也为更多的人追求个人自由提供了适当的物质技术条件。当然,internet的发展同样也为一些专业化的大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因为有许多技术和专业服务只能由大公司来提供。毋庸置疑的是,Internet为生产和经营的分散化、经济组织的小型化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以至于有人说,它将使越来越多的人回到家里去工作。可以预言,internet对于人类的影响将是极为深刻的,经济学家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当代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市场状况的变化,同样造成了生产和企业的小型化趋势。传统的大规模集中化的生产方式,是以稳定的确定的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当代新技术革命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它的持续性,从50年代开始到现在,新技术革命已经持续40多年了,它不仅没有结束,而且还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人们确信,在21世纪,人类将会在一系列高新技术上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新技术革命的持续发展,必然使产品不断地更新换代,产品的市场寿命缩短,从而使市场需求也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市场状况就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如果说新技术革命还将继续下去的话,那么,中小企业的不断兴起也将持续下去。


  三、发达国家政府对中小的政策支持
  美国的中小企业政策,是从30年代开始逐渐酝酿起来的。1933年3月,罗斯福制定的“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颁布了“全国产业复兴法”,规定各部门的生产规模、产品价值水平、市场销售定额及雇工条件等,通过这些手段来防止垄断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排挤和吞并,维护竞争的市场秩序。为了弄清生产集中和垄断使中小企业大量破产的具体情况,罗斯福于1938年设立了“力量集中调整委员会”,对企业经济力量过于集中及其社会影响展开了调查。1941年公布的调查报告,详尽地报道和分析了企业经济力量集中的程度及其对社会经济的消极作用,同时还详细地分析了中小企业问题。这是美国上有关中小企业问题的第一个国家正式文件。该报告成为后来美国制定中小企业政策的重要依据。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加强中小企业生产军需品的能力,美国政府于1951年设立了国防小企业管理局(SDPA),一方面监督复兴公社(1932年设立)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另一方面安排中小企业为国防和战争需要而生产。1953年美国制定了“小企业法”,依据该法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BA),但这时它还只是政府的临时机构。直到1958年,重新修改了“小企业法”,并根据修改后的这个,正式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将它作为政府的永久性管理机构,直到现在。5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一直是通过小企业管理局来具体制定和实施中小企业政策的。1953年通过的163-83号公法(即《1953年小企业法》)对小企业管理局如何从各方面支持中小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授权。美国政府通过小企业管理局,为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员培训、管理咨询、政府采购等各方面提供了十分具体而富有成效的帮助和支持,美国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扶持几乎是无所不包的,但是,这种扶持是在一系列的法律的框架下来进行的,这种扶持同样体现了自由的市场制度和合理的国家调节的有机结合。
  日本的中小企业政策也是在二战后产生的,日本的中小企业政策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日本在二战后经济恢复时期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处于消极保护性的阶段。从50年代中期开始的高速增长时期,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进入到“化”、“集约化”阶段。自从有泽广已等经济学家明确指出日本存在“双重经济结构”以后,日本政府即开始把重心转移到解决双重经济结构的问题上来。为了实现经济结构的均质化,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是以“推进现代化”为中心来展开的。1963年,日本制定了“中小企业基本法”,标志着中小企业政策发生了新的飞跃。基本法明确提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八个方面的措施。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使日本众多中小企业处境维艰,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日本政府仍然坚持对中小企业给予有力的支持,重点是促使中小企业进行调整,促使中小企业向知识密集化领域转变,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使它们能够在变化了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下获得新的发展。为此,日本政府又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使中小企业进一步适应经营环境的新变化。总起来看,日本的中小企业现代化政策是极为成功的。
  英国在70年代末以前,对中小企业几乎没有制定任何富有意义的扶植和保护政策,这正是英国中小企业长期衰弱的重要原因。可以说直到70年代以前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的中小企业基本上处于被排挤、被淘汰的历史命运之中。中小企业的大面积衰微,成为制约英国经济振兴的重要因素。60年代末,围绕国家经济政策的争论所产生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波尔顿委员会”的设立,“波尔顿委员会”也就是“中小企业调查委员会”。经过历时两年的调查和研究,波尔顿委员会提出了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详细报告。“波尔顿委员会”所提出的调查结果同英国人长期固有的观念是很不相同的,它证实了中小企业在英国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波尔顿报告,引起了英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高度重视,报告所提出的大量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为英国政府制定中小企业政策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和依据。波尔顿报告发表之后,1971年11月,英国执政的保守党政府在工商部内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FD),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管理中小企业事务的政府机构。小企业管理局主要推行三个方面的政策,即对中小企业进行咨询服务、给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研究和开发费用、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培训。总体上看,在70年代初,英国的中小企业政策仍处于一个初级水平。1973年的石油危机同样是英国经济政策发生变化的催化剂。1977年9月,英国政府成立了“利巴委员会”,通过对中小企业在税务负担问题方面的调查和研究,提出了在税收、金融、出口信贷、工资补助等方面对中小企业给予支持的政策。英国中小企业政策的全面展开是在1979年5月保守党重新执政以后。针对英国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两大问题,撒切尔夫人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新的中小企业政策,使之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德国政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中小企业采取的是扶植先进、淘汰落后的政策。无论是1953年制定的“手工业秩序法”,还是后来制定的“在产业经济中扶植中小企业的若干政策”,国家支持的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而是其中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那一部分。这些政策促进了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造成了整个中小企业的两极分化。在中小企业所有者的强烈呼吁和要求下,1957年,德国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反垄断法——“反对限制竞争法”(卡特尔法)。但是,“卡特尔法”并不限制康采恩,所以它并没有从根本上阻止垄断的发展及其对中小企业的排挤。进入60年代,随着经济国际化和科技革命的发展,中小企业面临更加恶劣的市场环境。在中小企业家的强烈要求下,德国政府于1965年对“反对限制竞争法”进行了修改,进一步限制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对中小企业的有力支持。1970年,德国政府制定了“改革中小企业结构的基本纲领”,为促进中小企业建立合理的规模结构提供了政策依据。德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经济支持是多层面的,包括一般性财政援助、促进研究开发、落后地区贷款、培训、咨询服务、促进新创企业等方面,这些援助和支持都是通过政府部门和银行信贷机构进行的。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德国中小企业在技术、资金、劳动力素质、市场环境等各方面的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而获得稳定的发展,成为支持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是创造德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
  中小企业在法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法国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和发展,并不是政府保护和扶持的结果,而是由法国垄断资本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二战以后直到1970年以前,法国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模式,政府实行的是保护大企业、排挤中小企业的政策。法国政策的转机同样出现在1973年。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法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法国政府也据此制定了新的经济政策,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强调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法国政府从振兴整个国民经济的战略考虑出发,制定了旨在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在70年代,法国分别于1973年、1975年、1979年提出了密野拉莱报告、修德鲁报告、马约报告,对如何发展法国中小企业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方案,从而对70年代法国中小企业政策的形成和推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78年,法国政府成立了“企业创设厅”,鼓励国民创办中小企业。1981年5月,社会党的密特朗当选总统,提出了新的产业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把扶植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法国政府在80年代对中小企业采取了较19世纪70年代更为系统和广泛的支持政策,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意大利从1870年到20世纪初,为了尽快摆脱落后局面,极力推进近代化,走上了保护大企业的工业发展道路。结果,少数垄断大企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手工业和小工业都受到严重的忽略和摧残,使原来已经存在的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1919年5月,意大利政府制定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保护和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并于1922年5月颁布了正式法律,明确了支持小企业经营活动的大政方针,并责成国家工商劳动部具体实施,在该部下设了“小工业中央委员会”,作为具体的落实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政府继续推行保护中小企业的政策。1956年,意大利颁布了“手工业法”,成立了从中央到州、县的三级手工业委员会,这三级组织都是国家工商部的咨询、协调机构,一方面,通过它们全面掌握中小企业创建和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又通过它们实施对手工业和中小企业的保护和支持政策。意大利政府从本国经济结构的具体特点出发,对手工业和中小企业分别实行了不同的政策。意大利政府在对中小工业企业实施金融扶持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对落后地区实行特别照顾的原则,这同意大利的中小工业企业相对集中于这些地区有关。对落后地区的中小企业,意大利政府还实行资金补助和减免租税的政策。
  总的来看,每一个发达国家在实行中小企业政策的时间、主要目的、具体政策及措施等方面是各有区别的,但是,制定积极的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却成为所有发达国家70年代以来的一个共同趋势和特点。
  四、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大历史意义
  第一,发达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的创建和发展,首要的目的和原因,就是它们在技术创新方面对于中小企业寄予希望。中小企业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混合体,其内部的差别是明显的。但是,在当代发达国家,许多中小企业都有很好的技术创新业绩却是一个普遍的事实。
  国外学者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表明,在企业规模、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但是,有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这就是适度竞争的市场结构最有利于技术创新和进步。而保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合理并存,正是维护适度竞争的市场结构的重要条件。
  其次,中小企业是直接推动新的技术革命的重要力量。70年代以来,在高技术领域,小公司的创新业绩格外引人注目。美国的硅谷和波士顿128号公路上的高技术小公司的崛起是其典型,在日本和西欧同样存在高技术小公司蓬勃发展的现象。而现代高技术的创新过程之所以能够由中小企业来承担和实现,最深刻的基础仍在于现代高技术本身的特点,这个特点就在于它以微型化为特点,高技术本身的小型化、微型化为生产的小型化以及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适当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维护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市场机制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表明,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主要是由市场结构决定的,要维护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必须维护能够使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市场结构。为了使市场机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产业中保持适当的企业数量,这正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制定反垄断法律和政策,另一方面又制定扶持中小企业的法律和政策的原因。但是,在竞争和垄断的关系问题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是一味地片面地反对垄断、保护竞争,而是在不同的时期反对和保护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由于从竞争到垄断表现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因而,保护中小企业、维护市场机制就成为发达国家实施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倾向。没有大量的中小企业的存在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市场竞争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就不可能有发达国家持续的经济发展。
  第三,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缓解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100多年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实际状况表明,生产大型化、资本集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失业规模不断扩大等表现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趋势,并由此带来了严重的失业问题。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深刻地反映了这一趋势。另一方面,与这个主要趋势一同发展起来的还有生产小型化、分散化,资本有机构成在有些部门和行业相对稳定甚至有所下降,从而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等趋势,也正是由于这一趋势的出现,使相对过剩人口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并不是以纯粹的形态表现出来,而是受到某些“修正”。如果没有这种修正,整个资本主义的社会大厦也许会因为失去平衡而坍塌。自7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在劳动力就业方面的规模和比重都在以不同的速度增长,这是所有发达国家的共同趋势。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一直是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一个人重要原因在就于中小企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和大企业的就业人数上来看,60年代以来,日本中小企业就业人数远远高于大企业。
  在崇尚“自由创造精神”的美国,中小企业在缓解劳动力就业问题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通过新创企业的增加以及中小企业规模的扩大来实现的。80年代以来,企业的新生率远远超过死亡率,从而使企业总数明显增加。在净增加的企业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特别是众多高技术小公司的创建,成为引人瞩目的现象。70年代以来,英国掀起了“小企业热”,中小企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为劳动力就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1986年英国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的就业人员占到全部就业总数的57.1%。
  德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就在于,小企业少,而中等规模企业和大型企业则在稳定增长。因此,在劳动力就业贡献方面,在制造业中,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也是贡献最大的;在批发业中,中型企业的就业人数和比例更大;在零售业和服务业中,德国的小企业在吸收劳动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
  1976-1981年,法国的就业呈现出一个明显特点,即就业增长幅度与企业规模成反比。
  70年代以来意大利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中小企业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国际上都引起人们的关注。意大利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较大的部门主要是制造业、建筑业、商业、信贷等部门。在上述这些部门中,中小企业在吸收劳动力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因为在意大利存在大量的所谓“黑劳力”,所以,意大利中小企业实际吸纳的劳动力数量远远超过了官方的正式统计。
  第四,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将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上造成了双重的后果和影响:一方面,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微型企业,从性质上说,它们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小生产”,因此是属于非资本主义性质的,例如大量的个体工商业、家庭经济、小业主、个体专业服务者等,这些经济成分中的所有者不是无产者,因此不属于真正的“工人阶级”。在劳动者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这部分经济成分越发达,其中的从业人员越多,那么,真正属于无产阶级的人数就会减少。这里存在着与过去相反的另一种趋势,即越来越多的无产者成为有产者,无产阶级的人数就会减少。本文的考察表明,从目前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来看,新的小生产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的出现,为新的小生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土壤,因而可能会有更多的劳动者非无产阶级化。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中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那部分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大企业的工人人数绝对地和相对地下降,中小企业中的工人阶级的人数上升。这就使基于资本集中和企业大型化的工人阶级的组织性下降了,结果使工人的组织性和在整个社会中的力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这正是当代发达国家的工人运动一直处于低潮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最深远的历史影响之一。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新发展,深刻地反映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趋势。可以设想的是,如果中小企业继续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那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最终消灭社会分工,并实行全社划生产的理论模式就必然需要重新加以探讨。这也正是我们之所以必须重视对中小企业问题进行深入的经济学研究的根本原因。


【参考】
  [1]马克思:《资本论》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
  [2]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3]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美国经济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4]饭田经夫:《现代日本经济史》,展望出版社1986年出版。
  [5]李玉潭:《日美欧中小企业理论与政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6]西里尔·利维基:《西欧小企业》,中国社会出版社1988年出版。
  [7]蔡声宁、王枚:《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问题》,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8]王能全:《石油与当代国际经济政治》,时事出版社1993年出版。
  [9]雷·奥基:《高技术小公司》,科技文献出版社1988年出版。
  [10]埃弗雷特·M·罗杰斯、朱迪恩·K·拉森:《硅谷热》,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
  [11]杨祖功:《西欧的中小企业》,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出版。
  [12]植草益:《产业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
  [13]迪肯:《欧共体各国中小企业政策考察和比较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14]《日本中小企业法规选编》,法律出版社1985年出版。
  [15]厉以宁、罗志如:《二十世纪的英国经济》,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
  [16]卡尔·哈达赫:《20世纪德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出版。
  [17]弗朗索瓦·卡龙:《现代法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出版。
  [18]章嘉林:《变化中的美国经济》,学林出版社198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