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8-31
一、导言:与的问题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无论是古代 “六艺” 之内涵,还是古希腊的“艺术”概念,都深刻体现出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古希腊人把能够凭专门知识学会的技能都叫“艺术”,、雕刻、绘画、诗歌是艺术,手、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之类也叫艺术。这种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统一的“艺术”观念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顶峰,而文艺复兴科学、文化、艺术的也是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丢勒等不但是艺术家,也是科学家、工程师,他们创造了卓越的艺术作品,同时在科学发展、技术发明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艺术与科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两翼,人们一直在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物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艺术(诗歌、绘画、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已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反映越普遍,艺术越优秀。科学(天文、物理、生化等)对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叙述越简单、推测的结论越准确,应用越广泛,科学创造就越深刻。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 ①画家吴冠中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②爱因斯坦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曾经是非常密切的,它们的分离是工业革命前后的事情,这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深化,各种职业化行为的出现有着密切关系。但二者的有机结合对艺术和科学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文化成就,就是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最佳体现。艺术与科学是息息相通的,这一点家看得更准确而深刻,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曾经说,他从精确优美的古希腊雕塑中似乎看到了毕达格拉斯、欧几里德;从西方配位、重组群乐曲旋律中看到了笛卡儿、牛顿、莱布尼兹、殴拉和高斯。“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科学则是精确化的艺术。”③     无论说“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还是说“艺术是情感化的科学,科学是精确化的艺术”,阐释的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设计艺术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西方设计艺术史上,艺术与科学的分离导致了技术产品的丑陋和人情味的缺乏,出现了“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艺术思潮。无论这些思潮的初衷如何,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艺术与科学技术在设计艺术中的关系问题。设计艺术也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代表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包豪斯,以及战后在德国成立的乌尔姆设计学院。包豪斯和乌尔姆设计学院在设计艺术教育上的出发点是共同的,目的是寻求在设计艺术中实现“艺术与科学的统一”,以创造出合乎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产品。由于二者产生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不同,包豪斯虽然倡导“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在实际教学中则侧重艺术内容,而乌尔姆设计学院则侧重技术。在实际运作和发展中,二者逐渐形成了侧重艺术和技术的两种不同设计艺术教育理念。     从设计艺术的实质来看,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有利于设计艺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而设计艺术学的交叉学科属性也就体现在这里。美国管理学家、诺贝尔管理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1969年首次提出“设计科学”(设计艺术学)的概念,设计艺术学从此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新兴交叉学科体系。设计艺术学学科的组成包括:设计艺术发生学、设计艺术现象学、设计艺术心理学、 设计艺术生态学、设计艺术行为学 、设计艺术美学、设计艺术哲学、机图形图像学、设计艺术教育学等。就其体系组成而言,也体现了设计艺术学的交叉性。如设计艺术发生学研究设计的起源、发展及其风格等,与学、考古学等密切相关;设计艺术现象学研究设计分类、设计艺术与、消费的关系等,由此衍生出设计艺术经济学等新学科;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是设计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科学相融合的产物,如此等等。乌尔姆设计学院在后期的教学中也把课程的触角伸向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但没有真正实现“设计艺术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这一目标。 
二、定位:“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的教育理念     设计艺术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高等教育发展的定位问题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就一所具体的高等院校而言,在考虑自身情况、社会环境、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建设等多种因素的情况下,确定自身的办学理念是其发展和生存的关键所在。学校的定位主要体现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三个方面。办学的类型涉及多种因素,如按照隶属关系包括部属高校、地方高校;按办学主体又可以分为民办和公办;按学科结构则包括单科性院校、多科性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办学层次主要指学术贡献和人才培养层次,我国大学可以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和职业技术型。办学特色则体现在与其他学校的不同之处,包括办学理念、办学风格、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等。     设计艺术学是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学科,艺术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科学则使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艺术学本身与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等同属人文科学的范畴,而社会科学则包括经济学、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综合大学,特别强调艺术史、艺术批评课程的学习,因为它们可以补充并提高人文从业人员审美能力,而对于自然科学人员,艺术学素养可以增加他们的人性化思考,并利用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去解决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毕达格拉斯曾说过:“简单的音乐比例与自然符合一致是最好的艺术。”艺术和科学的关系随着现当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密切,正如法国19世纪文学家福楼拜所说:“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在山顶重逢。”而随着科学、信息科学的发展,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则更加密切。1999年1月8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网络艺术流派方兴未艾》一文,提出“缪斯也需要科学的翅膀”,“技术进步与新艺术形式的萌芽总是如影随形,艺术与技术的互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因特网作为现代技术的潮流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经初露端倪。” ④     设计艺术是“艺术化的造物行为”,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密切,需要创新思维观念、物质成型技术,并满足消费对象的需求。艺术教育早期的“工艺美术教育”中,“工艺”本身就包括科学技术的成分。“工艺美术”概念有它历史的成因和特定的学科内涵,它涵盖了“设计艺术”的相关领域。20世纪末所使用的“艺术设计”或“设计艺术”的概念,与“工艺(技术)美术(艺术)”相比,并不十分明确。从我国早期工艺美术教育的学科设置上就可以看到这一点。1902年,清政府颁布新的学堂章程,规定建立实习教员讲习所,分为工农两种,工科设有造船、建筑、机械、电器、应用化学、制图、窑业、染织、金工、木工等,出现了现代工艺美术教育思想的萌芽。同年,由著名学者、书画家、翰林李瑞清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所高等师范学校—两江师范学堂。李瑞清大力提倡科学、国学、美术,把图画和手工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1905年,正式成立图画手工科,课程设置有国画、用器画(平面图学、立体几何画、透视画、图法几何和手工、纸工、编造、竹、木、金工、泥工、漆工等)、手工、实用美术等。工艺美术教育家陈之佛先生在《美术工艺的本质》一文中认为:“就美术工艺的本质上考察起来,美术工艺品绝不是和古董品同类的。……工业品是间接或直接的关切于人类的生活,其目的就是为人类生命的持续而产生的。工艺品是艺术和工业两者要素的结合,以人类生活的积极向上为目的的,所以工艺是适应人类日常生活的要素—‘实用’之中,同时又和‘艺术’的作用融合的一种工业活动。”⑤从这里可以看出工艺美术教育也深刻体现了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密切关系。     高等院校定位主要应该考虑学科的属性、结构及办学特色,学科属性、结构与学科本身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就设计艺术学而言,其发展必须考虑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为一所艺术类院校,在考虑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艺术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应该确定自己的合理定位,即以“艺术学科为主体,人文、工科相互融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为目标。由这种定位确定我们的发展目标,即:以素质教育为基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设计艺术人才。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艺术创新是现代设计艺术人才的必备素质,这种素质是设计艺术实践的需要,也是设计艺术学科体系发展的要求。美国宾州大学在有关平面设计教育中明确提出:“鉴于为设计师所熟悉的传统技艺正在被当代的科学手段毫不留情地所取代,设计课程设置的重点需要重新聚焦在每个学生的意念创造能力培养上。所以应该强调能力的训练,与此同时注重于知觉(intuition)的培养。过去属于其它不同领域里的专业知识现在就同传统设计课程中的描绘和字体一样至关重要,诸如心理学、社会学、文案写作、经济学、商业学以及生物学等课程。……在一所综合性的大学里,学习设计或艺术的学生往往不倾向与其它专业学生的交流,现在不同的是我们鼓励设计专业的学生尽可能与其它专业的学生打成一片,在传统的设计学士学位的课程设置中,那些近视和孤立的学术观点及其固有的特征是与现代设计脱节的,也是不适宜的,无论是设计的灵感或是在设计的实验性两方面,它们都远不能满足平面设计师素养的要求。在宾州大学,我们在平面设计学科里授艺术学(BECHELOR OF ART)和理学( BECHELOR OF SCIENCE)两种学位,而美术学(B.F.A)则已经被淘汰了。”⑥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是创新精神的前提,而创新又是设计艺术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无所谓设计,要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必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不能单纯停留在低层次的技能训练上。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并非名称的单纯变化,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既要充分考虑二者内涵的延续性,同时又要考虑学科体系的科学性与创新性。这种考虑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科定位的出发点。 三、措施:调整教学结构与学科布局     1、重构学科体系,优化教学结构,创立专业品牌。     以学科为主体,以工科、人文为辅,打破专业设置,淡化专业界限,在立足为山东和文化服务的同时,力争面向全国,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体系和学科设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坚持以素质为出发点,在完成学校设计艺术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使设计艺术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并努力提高全民的设计艺术意识和素质,提高设计艺术的社会认同感,为设计艺术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转变教学观念,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注重师资建设,把科研和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力图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心、设计艺术理论研究中心、设计艺术实践及设计艺术收藏中心,基本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格局,并逐步显示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有12个本科专业,22个专业方向,即美术学的绘画、雕塑、手工艺、美术学;数字艺术的动画、影视美术与设计、摄影;设计艺术学的艺术设计、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建筑学、广告学;艺术学的艺术设计学和美术学。在今后五年,力争达到16个专业,30个专业方向,申报编辑出版学(艺术传播学)、包装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八个专业方向。并依据国家本科专业设置的要求,结合实际需要拓展专业方向,整合专业领域,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逐渐形成设计与工程类、美术类、史论类、数字艺术类四个大的专业群。为了淡化专业界限,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在课程设置上加大跨专业选课的力度,增加人文和理论修养课程的比重。目前,全院学生普遍开设了中外美术史、美学史、设计艺术学原理、设计艺术美学、中外文化史、设计艺术史等课程,同时要求各系部都将自己的重点课程,由优秀教师向全院学生开设选修课,逐渐强化学科群概念。(如表1) 

学 科 群

     业

  业  方  向

 

设计与工程类

艺术设计

装潢设计、广告设计(广告学)

工业设计

产品造型设计、展示设计、公共设施设计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服装设计、服装工程、服装设计与表演

建筑学

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

 

美术类

绘画

壁画、画、油画

雕塑

雕塑

工艺美术(目录外)

纤维艺术设计、陶艺设计、金工艺术设计

 

史论类

艺术设计学

艺术设计及理论

美术学

美术历史及理论

编辑出版学

艺术传播学

 

数字艺术类

动画

动画

摄影

摄影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

 表1: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科设置,由人文、工科、艺术学科形成的学科群     在此基础上,根据学院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今后一个时期,争取“培育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巩固一个省级重点学科,创建一个新兴艺术学科,兴办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立一个院级重点学科。”在培育“艺术学”这一国家级重点学科时,以“民艺学”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资源。这也是本院的优势所在,学院建设有“中国民艺研究所”,收藏有各类民艺作品近万件,设有“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拥有一支强有力的民间艺术研究学术队伍,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2、重新审视设计艺术教育体系,增加人文、工科的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     中国设计艺术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了90年代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教育体系,出现了有代表性的三类设计艺术院校和专业,即一种是艺术院校招生的,如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另一类是理工科的设计专业,这一类分布比较广泛,如江南大学、重庆大学;还有一类是理工科类招生适当加试美术或开设相应专业,如北京理工大学、上海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这是最近几年出现的艺术设计教育的新模式,三类院校各有优势,也存在优势互补不足的情况。设计艺术专业和理工科设计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不懂技术,设计一辆汽车只停留在模型阶段,至于这种造型是否合乎技术要求,如空气动力学、材料学等则一无所知,或根本不去考虑;而工科学生只懂技术,较少考虑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审美需求,设计出来的产品可能结构、功能比较合理,而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1956年接任乌尔姆设计学院院长的托马斯·马尔多那多(Thomas Maldonaldo,1922—)力主设计艺术教学由单纯的注重形式(艺术)教学转向与设计艺术相关的人文、社会及科学领域,在教学中增加了社会科学、数学及符号学等内容,并要求学生花相当长的时间学习社会学、经济学、学、心以及人体工学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学院还特别注重新技术在设计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实证主义为准则的科学基础,发展了一种严格系统化的设计模式,并建立了高度理性的设计方法体系,即系统设计。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人文科学和理工科为双翼,重新构建设计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在学科体系的构建和专业设置上进行一系列整合,突破单纯侧重艺术,以及侧重技术的设计艺术教育模式,而是从“设计艺术学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理念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并以此为出发点,重新构筑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在整合各种资源的基础上,拓展数字艺术、文物鉴定与修复、文化产品开发和包装工程等新型专业方向。原有的专业中向人文科学、工科延伸,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建筑学,招生时文科和理工科兼收,因课程的侧重点不同,可以授予文学和工学两种学位。原来的广告学向广告文案、艺术传播学方向延伸,增加人文科学的含量。专业整体布局力图向艺术与科学融合的方向发展,使设计艺术学借助艺术的表现,人文科学的素养,以及技术的手段,得以升华和发展,形成艺术学科、人文学科和工科相互依托的交叉学科体系。(如表2)
  表2:以艺术学科为主体,以工科、人文科学为辅的学科体系     3、推行学分制度,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学院的发展需要,在近期启动实施学分制、工作室或研究室制,根据学科建设和学分制的要求,结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重新构筑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量化课程比例,强化学生的素质培养,在教学中引入“行为引导教学法”、“课题或专题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变传统单向教学向互动式多元教学模式发展。     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是提高办学效益,调整学科结构,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创建特色学科的有效手段。学分制的实施可以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自主选课,教师开放式授课,教与学之间形成一种竞争和评价机制,可以逐渐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分为杠杆,以教学效果评估为质量标准的新型教学体系。学分制的实施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校内师资竞争,树立优胜劣汰的观念。素质高、教学效果好、责任心强的教师将受到选课学生的青睐,并得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否则将会被淘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未来的职业需要选择课程。考虑到学生知识结构、教学体系的系统完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立了分级实施、模块化的学分制体系。(如表3)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承担中德合作项目—“广告设计职业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曾派员出国研修,了解借鉴德国设计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并在全院范围内推广,其中包括“行为引导教学法”等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向“组织、引导、协调、推进、监督、终止”学生学习的角色的一种教学方法,老师是学习过程中问题的提出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而非标准答案的给予者。教师的角色类似于节目的主持人,也可以是节目的参与者,起到咨询和引导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将使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转换为“双向互动、多元互动”,调动了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创新能力,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对全院骨干专业教师,已经进行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系统培训,在部分专业课的教学中已经采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将大力鼓励教师采用各种新型教学方法,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图3: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模块化学分制教学体系示意图     在贯彻基本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的综合培养,树立宽广基础的同时,重视学生学有所专,在良好的文化素质的基础上,使学生“学有所长”,即在良好的人文及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自我完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条件的系,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在二年级或三年级,学生可以进工作室或研究室,工作室或研究室有名师指导,有专人负责。     4、根据社会需要,建立多层次办学格局,大力发展特色职业教育。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将根据经济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把办学规模、学科结构、办学质量和效益进行综合考虑,坚持本科教育为主导的方针,优先发展研究生教育,同时努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办学体系。今后五年,本科在校学生争取达到6000人,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达到3000人,研究生和留学生达到200人。职业教育是培养掌握一定技能,满足社会急需人才的最佳教育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已有悠久的历史,并逐渐形成了符合各自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中以德国的职业教育成就最为显著。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大学教育重视理论学习,而更具有针对性,重视学员的实践能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面向职业技术工作岗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和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完成职业教育的模式,其特点是:以技能培训为主,也主要在技能;针对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和经济界需要多少人,就培训多少人;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式都围绕职业需要来进行;教学过程从低到高依次是职业基础教育、职业分科教育和职业专长教育,内容包括专业实践、专业制图、专业数学、专业理论等;教学过程和内容都是在一体化实验或专业教室进行的,包括理论教室、实验室、机室、实验区等。     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社会现实需求的教育形式,面向社会需要其实就是使教育面向顾主需求,或者说是“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应该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毕业生走向社会立即就能找到工作,顾客(学生)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设计艺术的职业教育问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其一,根据中国国情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一点可以效仿德国实用性专科教育。近年来,我国的设计艺术职业教育发展非常迅速,但多为普通教育的翻版,就设计艺术教育而言,普通高等教育应注重专业理论、专业表现和专业实践为主体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则以实践能力和实用技术培养为目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本质区别,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研究型人才,而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则以培养实用型、掌握一定技能和技术的人才为目标。如果不对普通的设计艺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加以严格界定,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普通教育的翻版和补充,就失去了职业教育的实质意义,更谈不到培养社会急需的实用人才。其二,发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学校,是满足各地对设计艺术职业人才需求,实现设计艺术终身教育,为一些转岗人员实现再就业的一种新途径。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职业教育及远程教育方面应该考虑这些问题,并在本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上,创建职业教育的特色品牌。在办学理念和模式上进行新的尝试,走“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国际合作”的道路,开拓职业技术教育的新局面。由学院承担的中德合作项目《广告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已经完成,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评估验收。目前,根据此标准进行的“广告职业资格”培训工作正在展开。 
四、结语:跨越与务实的发展     山东工艺美术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以科学和务实的精神,遵循设计艺术学科的发展规律,以自身教育资源的实际为基础,逐步建立学科结构合理,层次互补,包括研究生、留学生、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层次教学。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意识,强化学科群建设,逐步形成和完善四个学科群,即设计与工程类学科群,包括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建筑学四个专业;美术类学科群,包括绘画、雕塑、现代手工艺三个专业;史论类专业群,包括艺术设计学、美术学、艺术传播学三个专业;数字艺术类专业群,包括动画、摄影和影视美术设计三个专业。将以艺术学科为主体,以人文科学、工科为依托,力图重新构筑符合时代发展的设计艺术学学科体系。设计艺术学的发展与定位,学科和专业规划,要围绕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理念,结合社会实际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目的是逐步实现“艺术学科为主体,人文、工科相互融合”,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以此实现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艺术与科学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院30周年之际,重提艺术与科学的问题,并将其与设计艺术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注释:
①②见2001年北京《与国际作品展》前言;
③、黎明《艺术 科学 信息和》,载于《新华文摘》1985年第2期,116页;
④见《消息》1999年1月23日;
⑤引自《陈之佛文集》第3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出版;
⑥陈放《设计哲学的几个问题》载于《装饰》总第80期,第8页。
⑦潘鲁生《设计:能力本位的选择—关于〈广告设计国家职业标准〉的制订与德国职业教育调研札记》载于《装饰》2002年5期。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