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房丽 时间:2014-10-15
        方案四: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进行引导.
        问题:—: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  2、思考这些圆的圆心的位置分布是否有规律?让学生动手实践得出结论. 
         
        问题二: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你是如何做的?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  2、观察并思考这些圆的圆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生画图、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交流,得出:这些圆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问题三:1、画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C,你是如何做的?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 2、这些圆的圆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方案一学生学得很扎实,学生通过模仿学会了画三角形的外接圆,但学得不灵活,许多学生会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会做题,但不太会思考,更不会创造.方案二学生在他人已作好图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得出结论,学会画图.但学生由于没有动手实践,体会不深刻,许多学生会学得既不扎实,又缺乏刚造.方案三与方案一、二相比较虽然自主性更强,通过自己的分析、比较、思考,尝试画出了图形,但由于教师给出了三点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教师的控制下课堂的进程按照老师预定的设计顺利地进行.方案四实际上是一次开放的实验探究活动,由于教师在学生的实验探究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具层次性.又不乏开放性,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既不流于形式.生动活泼,又不乏数学智慧.其中问题1、2具有浅层次性.面向全体学生,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敢于尝试,而且也为问题3的探究提供了思路.对于问题(2)因为教师没有限定点 A、B、C的位置.问题的给出更加开放更具挑战性.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探索、思维空间,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既发现了A、B、C三点位置的两种可能:A、B、C不在同一直线上和在同一直线上,又在画图时发现有的学生画出了AB、BC、AC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也有的学生画出了其中的两条垂直平分线,但实际上交点只有一个,通过比较、分析、讨论又可得出三角形外接圆的唯一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发现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三角形外接圆的唯一性问题本来是个较难理解的问题.但通过学生的画图、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解决却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对于第四种方案,由于教师问题设计了一系列有层次、合理的开放性问题.学生在画图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分类思想,想到了三点的位置可能在同一  直线上,也可能不在同一直线上,顺理成章地解决了许多教师回避的一个难题,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了“不在同一直线上”这个条件的重要性.
        总之,创设问题情景有利于学生有效探究性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提高了他们思维水平,使原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的生动形象,饶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