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利用教学情境提高实现有效教学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徐妍 时间:2014-10-15
        新课程教材的编写者利用主题图,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多参考性的教学情境。教师除了利用好现成的情境,还可以创设怎样的情境呢?
  1、加强新旧知识的逻辑联系,创设能促进知识迁移的情境。
  笔者曾执教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两位数乘两位数”,拿两次不同的教学片断对比,教法一:复习了28×2,15×10等口算,然后呈现新知:28×12,请学生尝试。除了少数几个孩子因为家长教过会用正确的竖式计算,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我的一再启发下,还是愁眉不展,后来终于有一个学生说:“我把12拆成3×4,先算28×3=84,再算84×4=336。”经过他的引导,其他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其他学生发言:也可以先算14×4=56,再算56×6=336;还可以先算56×2=112,再算112×3=336。虽然勉强解决了问题,但同属一个思维层面,对于要建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模型没有任何帮助。反思问题的症结——没有实现原有的认知对新知识的同化,于是重新设计了教学:创设了一个购买图书的情境,情境中先后展现了三位同学购书的情况:每本书15元,甲买3本,乙买20本,丙买12本。各需要付多少钱?
  学生在调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呈现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比较丰富。除了上节课中呈现的解决方法以外,笔者注意了有60%以上的孩子在计算丙付了多少钱时是这样解决问题的:每本15元,10本就是15×10=150元,再买2本就是15×2=30元,150+30=180元。
  以上这一匠心独到的问题情境就具有了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它的精妙就在于:在问题情景中帮助学生复习了知识起点并顺利呈现出新的数学问题,并且很好地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揭示了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非常清楚地诠释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算法的原理。
  2、为数学知识寻找合适的生活原型,创设能真正唤起学习兴趣的情境。
  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利息”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练习情境:老师有100000元,准备2年后买房时使用,有几种存款方案?到期后各可获本利多少元?你们公司推荐给老师的是哪一种方案?以四人为一个小组成立了“理财公司”,组织学生进行方案比较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互相讨论,形成最优的方案。
  数学课程标准中说,在数学问题的探究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的解题策略。因此良好的问题情境,应该要贴近社会生活,尤其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富有情趣、有吸引力,又和数学知识密切相连,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创设有整合功能的情境。 
  整合功能,即能够把输入的信息按问题类型或知识结构整合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知识结构向认知结构的转化。课堂教学内容包含的知识点有好几个,我们往往是纵向地组织教学活动,虽然流程很清晰,但是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如果能在一个情境中把知识点的教学都含在其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参与学习活动,不失为是一种教学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