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安全的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岚 时间:2014-06-25
  5.建筑装饰小品
  (1)雕塑
  攀爬雕塑的危险往(2)水体
  人类有亲水的天性,水体对儿童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居住区中常见的水体设置有鱼池、戏水池、涉水池、小喷泉、跌水景观等。戏水池、涉水池等参与性水体,应设置满足儿童身体尺度的与连续跨越要求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水的深度不宜过深,一般在15—30cm之间,水体的边缘和底部应有防滑处理。养鱼池、喷泉、跌水等景观性水体,要有适当的栏杆阻隔,避免儿童跨越跌落,同时安装水质过滤装置,或保持更换用水,保证水源清洁。
  6.游憩设施小品
  (1)座椅、桌凳
  座椅、桌凳的设置应该为居民提供休息、交往和赏景的便利,注意保持与车行道的距离。它们应该设置在铺装地面上,并有道路可达。必须保证桌子一边设有固定的椅子,桌面上部应不高于地面90cm,下部则应至少高于地面60cm。多采用木头、塑胶等软材质,缓冲儿童在玩耍过程中的碰撞。同时充分考虑儿童的身体尺度,避免跌落摔伤。
  (2)健身器械
  由于居住区内儿童专门的活动场地和游戏器械的缺乏、单一,儿童常常只能到并非专为儿童设置的成人健身器械区玩耍。居住区中的成人健身器械针对成年人的尺寸设计,符合成年人的安全标准,但却不适宜儿童使用。成人健身器械相对儿童,尺度过大、过高并且表面多棱角,对于自我保护意识较弱的儿童来说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因使用过久而造成的器械或小品的破损、尖角、脱落等这些会给使用的儿童带来诸如夹伤、刺破、砸伤等。应隔离儿童游戏器械区和成人健身器械区,并设立醒目警示标示,标明器械使用方法与使用者上下限年龄段。
  7.铺地
  地面铺装不仅影响居住区的整体景观效果,也是影响儿童安全的重要因素。儿童天性活泼,喜欢跑跳,由于地面铺装原因导致的儿童骨折伤害有77%的比例都发生在儿童经常活动的居住区人行道、游戏场、广场和空地上。因此路面铺装设计应以安全为核心。在儿童活动集中的区域,地面铺装应当充分考虑安全性能,选择硬度小、弹性好、抗滑性好、表面光滑的材料,如弹性橡胶、草地、木材等,以避免儿童玩耍时跌倒受伤。软质地面与硬质地面结合,铺地应注意平整,缝隙不可过宽过深,适宜儿童奔跑嬉戏。
  8.游泳池
  有很多新成立的社区都设置有游泳池,分为露天与室内两种形式。无论是露天还是室内,在运营时间段应配备专业的救生员,并在醒目位置设立安全警示牌,并标明水深,强制隔离浅水池和深水池,避免儿童误入深水池。在非开放时间,应紧锁所有出入口,并由专人负责,确保儿童不能擅自进入。露天游泳池应设置围栏,避免儿童攀爬翻越,最好靠近物管中心、出入口等人员出入频繁的地段。泳池旁的植物绿化不能过密,阻碍视线。游泳池的形态设计应尽量常规,首先考虑其安全性,不应造成视觉盲点,延误救生员的抢救。如有条件,最好将成人泳池与儿童泳池分别单独设置。
  四、结语
  居住区的户外活动空间是儿童可达性最高的空间类型,而这个儿童活动频繁的环境中却缺乏适合的儿童游戏器械和游戏场所。作为设计师,对居住区安全的理解应当从过去的“亡羊补牢”转变成“未雨绸缪”,将“安全设计”转变为“设计安全”。本文列举只是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中对儿童安全影响较密切的部分,而关注儿童的诉求,考虑细节,设计出满足儿童使用安全的居住区公共活动空间,是我们应继续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斯洛等著,1986.人的潜能与价值.华夏出版社:30
  [2]张晔,3-10岁儿童对居住区活动环境设施的需求,同济大学,2007:51
  [3]姚鑫 杨玲 王龙海:城市儿童活动空间调查研究—以天津市儿童活动空间为例,华中建筑,2007(6):85.
  [4] 杨雄; 陈建军:关于中国儿童安全现状的若干思考,当代青年研究,2005:4.
  [5]佘依爽:城市儿童意外伤害的户外环境因素,北京大学,2008:18,29—36.
  [6]【丹麦】扬•盖尔著,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8
  [7]杨姿倩:城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空间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9:44,50
  [8]尹晓波: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2:68—70
往被儿童和家长忽视。居住区内的雕塑形态上避免太抽象、突兀。对起装饰作用的高大雕塑,要通过设立围栏的方法禁止儿童攀爬。可设立一些适合儿童身体尺寸的雕塑供儿童攀登玩耍,此类雕塑应采用木材、塑料、石材、陶土等硬度适中的材质,表面光滑,无尖锐棱角,以免儿童在攀爬过程中跌落、刮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