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采购港澳台地区书刊工作的几点意见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全红, 时间:2010-07-05

摘要:随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祖国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的最终统一将是大势所趋。感到欣慰的是,两岸交流出现新,新突破。特别是“连宋”成功的大陆行后,两岸关系的发展正在受到更多关注,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接触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人们对于港台书刊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社会和高校对高校图书馆港台书刊的藏书质量越来越认可,高校图书馆对于港台地区书刊的采购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支持。本文从宏观理论上探讨,如何进一步扩展对港台地区书刊的采选范围,相对全面的收藏港台地区出版的书刊资料。 
关键词:香港;澳门;台湾;书刊;采选 
Abstraction: with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and Macao, and with the successive application of the policy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 Tai Wan will be determined return to motherland finally. At present, there are new developments and new breakthroughs in the exchange of both side of the strip.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requirements for the publications in above three reigns. College library paid more and more emphasis and the financial support on the afire. In theory, we should purchase the Hong Kong and Tai Wan publications in a lager scar, must collect the Hong Kong and Tai Wan publications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Hong Kong; Macao; Tai Wan; publication; purchase
随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祖国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台湾的最终统一将是大势所趋。感到欣慰的是,两岸交流出现新发展,新突破。特别是“连宋”成功的大陆行后,两岸关系的发展正在受到更多关注,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接触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人们对于港台书刊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社会和高校对高校图书馆港台书刊的藏书质量越来越认可,高校图书馆对于港台地区书刊的采购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支持。从宏观理论上讲,应该进一步扩展对港台地区书刊的采选范围,相对全面的收藏港台地区出版的书刊资料。 
1 高校图书馆港台书刊的收藏的现状 
改革开放已20余年,对外开放的程度和范围日益扩大。但对港澳台地区出版物的开放程度却不理想,远远跟不上整个改革开放形势和需要。我们讲一国两制,人们首先想到的“两制”,却没想到首先第一位的是“一国”。既然是一个国家,为什么书刊不能更大范围地自由流通呢? 
从全国来看,对港澳台地区出版物的做法也不统一。笔者工作过多家高校。考察或顺便走访过100余所大学。如地处塞北的内蒙古某高校图书馆,普通教职工都可随便翻阅台湾的《中央日报》,香港的《大公报》《文汇报》和新加坡的《星岛日报》等华文报纸.但中部地区某省会城市却只有市委常委,以及与其平级的高校党委常委才能阅读.  
2 进一步扩展对港台地区书刊的采选的意义  
2.1扩展对港台地区书刊的采购有意义 

首先,从和现实经验来看,国家长期分裂,必将导致其语言和文字将加速分离。如朝鲜与韩国。我国大陆与台湾的语言差距也有加速的趋势。例如我们称熊猫,台湾成猫熊,我们成导弹,台湾称飞弹。台湾当局正加速推行“去化”。作为反制措施,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推行“融台湾化”?连宋访问大陆后,对台形势出现新的动向。我们图书馆工作者应抓住有利时机。扩展对港台地区书刊的采购有政治意义。 
2.2扩展对港台地区书刊的采购有意义 
其次,港澳台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比全国平均高15到18倍。很多地方如管理,科技等值得我们有关部门借鉴。扩展对港台地区书刊的采购有经济意义。 
2.3扩展对港台地区书刊的采购有学术意义 
第三,高校图书馆,承担着高校总书库的职能,其入藏书刊的目的应有别于其他图书馆,特别是对台湾地区出版品的收集,不仅仅要考虑所购书刊的学术性、实用性,更应该注重履行高校图书馆的职责,适当考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全面入藏。从改革开放的这20多年大陆和台湾地区民间不断深化的接触和沟通实践来看,政府在处理两岸关系的各种问题、制定决策的时候,都需要有大量的资料作为基础,进行慎重的、全面的分析。很多时候这些资料都需要从高校图书馆的港台书刊资料库中进行索取。随着两岸关系的日益广泛和深入,各个领域都可能涉及,高校图书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有责任和义务广泛收集台湾地区出版的书刊资料。扩展对港台地区书刊的采购有学术意义。  

3 从具体的采购实贱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努力:  
3.1,要提高港台地区出版图书馆藏建设的系统性、完整性。 
高校图书馆除了为社会各界读者提供服务外,还承担着高校总书库的职能。港台地区出版的书刊作为这个总书库的很重要一部分内容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我馆对于这类书刊开始正式入藏的时间却是在80年代初期,相对于大陆普通中文书刊和外文书刊出版的整体情况和还没有完全掌握,整个港台地区书刊资料馆藏的建设还缺乏系统性,其完整性就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现在从事采购的工作人员对整个港台地区书刊的入藏有大局认识,使现有条件下入藏的书刊保持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馆藏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  
3.2 全面采购港台地区出版的港台地区党派代表人物的著作、传记、研究性资料 
全面采购港台地区出版的港台地区党派代表人物的著作、传记、研究性资料,以及港台地区出版的对大陆的研究著作、传记等。只有对两岸的社会、、文化有足够的了解才能使我们在今后的交流和接触中有更多的沟通。 
3.3 应加强对港台地区书刊采购人员的再学习 
从采购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来看,应加强对港台地区书刊采购人员的再学习和培训[1],扩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继续学习的能力。图书馆采访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图书馆藏书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讲,一名采访人员所学专业一般是一两个,涉及相关专业也不过三四个。而要做好港台地区图书的采选工作必须对港澳台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现状和曾经的历史沿革都有全面的了解,同时对重点学科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所以图书采访人员只有通过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加速自己的知识更新,才能捕捉到最新的港台资讯,才能担负好这一重任。  
4 港台地区书刊采购的困难和问题  
4.1港台地区书刊出版的环境复杂 
一般来讲,在人们的印象中,首先,港台版书刊都是中文书刊,没有语言上的障碍,操作起来就应当相对简单;其次,港台地区出版的书刊数量有限,每年港、澳、台三地的书刊总出版量也不过六万多种[2]。这个数量远远低于大陆普通中文书的出版数量,更是没有办法和海量的外国出版物相提并论。因此,认为港台书刊的采选是一件亲轻松容易的事情。其实不然,对港台出版界稍有关注的人都会知道,当前的出版是完全取决于市场,是开放的,特别是80年代初以来台湾的出版业飞速,20世纪50年代,台湾只有100多家出版社,而现今只有人口2300多万的台湾却有出版社7000多家。拥有如此高密度出版社的地区我想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还有以目前两岸的关系看,我们还暂时不可能实现台湾出版社的缴送。这7000多家出版社的数量虽处于一种相对稳定和逐渐增长的状况,但可以肯定的是,每天都有倒闭的出版社,同时也有新开的出版商家。在如此复杂的出版环境中,且不说语言环境和习惯的差异,仅仅就是要想获得完整、全面的出版信息,对于身处大陆腹地的书刊采购人员来讲无疑也是有很大难度的。台湾地区书刊的出版没有统一的机构进行规范,十分自由,这使得各个出版商出版的书刊都有自己的特点,书刊的出版和发行都不是很规范。再加上台湾地区的书评界发展还不十分成熟,书目的报道也是不太规范,这些都造成了采购过程中书目收集的困难,对采购人员的信息收集能力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4.2港台书刊经费相对有限 

港台地区出版的书刊虽说是中文书刊,但是台湾地区的人均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因此它的书刊成本和定价也是远远高于大陆普通书刊,仅仅略低于英美高校的外文书刊。虽说,这些年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历任领导对港台书刊的采购也日益重视,购书经费逐年增长,但是目前相对于日益增长的出版量和书价而言,经费还是比较紧张,让采购人员在选书的时候不得不忍痛割爱。  
 
[1]韩扬云,选书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16-17 
[2]王乾任,台湾出版产业大未来,台北:生活人文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