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办高校图书馆的几点浅见--创建节约型高校的重要一环
一. 节约办高校的意义
在能源危机,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日益紧迫的形势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失时机的提出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人人出谋,个个献策,事事用心。从我做起,从点滴入手,节约已变成全民习惯,已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效益。
节约办高校是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和资金短缺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椐媒体调查和报道,在湖南的某高校,“贫困是普遍现象”,在新疆等西部地区高校,80%是贫困学生。尽管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也有一时之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让高校减免学费(将部分负担分摊到高校自身),助学贷款(将部分负担分摊到银行),勤工俭学(将部分负担分摊到贫困生自身),社会捐助(将部分负担分摊到社会)。但当初为什么就没想到节俭办高校?正如奥运场馆建设出现赤字,有人感叹:“当初为什么就没想到节约办奥运?”。节约早就应该成为全民习惯,全民意识。
二. 节约纸张和出版物的消耗对保护环境的意义
书报的出版和纸张的生产(包括再生纸)是以大量消耗森林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现在,高校普遍存在书刊大进大出,办公室(图书馆)旧报刊堆积如山。由于出版物内容重复,报道范围重叠,其中相当一部分来不及翻就进了废纸堆,重新变成纸浆。收废品的终日在校园游荡,废品收购站云集校园周围。因此,节约书刊就是节约森林,就是保护环境。
三.节约办高校图书馆的几个方面
(一)提高图书利用率
1 坚持开门办馆,专家选书
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坚持专家选书,把拟购新书的目录用Emial发到全校博士学位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该校的许多教师会经常在邮箱里收到一封这样的信:
您好!
为了使图书馆藏书能更好地满足全院师生的教学科研需要,经研究决定,图书馆拟采用专家选书的方式,即由专家来决定购买哪种书,图书馆则负责具体的采购。今后我们将不定期的把最新的书目以EXCEL格式发到您的信箱里。您在下载该书目后,就可以根据需要圈选图书,在所需图书的第1栏“订否”内键入“1”即可。为不影响图书的征订工作,保证及时购买到您所选的图书,请您在我们发出书目后的半个月内,将您圈好的书目发到我们的采购信箱:
随信附件则是一列长长的选书单。
由于采用了有力措施,有效提高了采购书目的目的性,避免了盲目性。大大提高了图书利用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为各高校所首创,值得推广。
2 民主选书
南京某些高校每年邀请各大出版社和新华书店到校园内举办书展,并将全部书目列成清单,然后让全校师生投票,最后张榜公布,把选书权和采编权交给广大师生。
3办好公共读报栏
笔者工作过多所高校图书馆。因工作需要(或顺便到过)120余所大学。发现许多大学办有公共读报栏。如上海交大,上海交大闵行校区,都有长达百米的公共读报栏,蔚为壮观,堪称校园一景。上至校领导,下到普通学生,都在公共读报栏浏览报刊。校内各机关和单位就不用再另订过多的报刊了。既节约了开支,又改变了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机关作风,改变了办公室到处堆放废旧报刊的凌乱状况。一举三得。通过观察,得到一些心得和体会,认为办好公共读报栏要注意以下几点:
a. 公共读报栏应放在诸如办公楼入口,食堂饭厅,教学楼大厅等师生必经之处。
b. 公共读报栏的报纸应坚持每天一换。个别学校报纸常年不换,有的甚至发黄,发黑,十分不雅。
c. 读报栏的报纸最好用图钉固定或用磁块压,而不是用糨糊粘。图钉可反复使用,减少糨糊的消耗。换下的报纸又可装订成册,以便存档供日后查找资料用。进一步减少开支。
d. 采用两面通透的阅报橱窗,一张报两面都可供阅读。又可进一步减少开支。
e.采用两面通透的阅报橱窗时,一定要注意采光的方向。有的高校阅报橱窗一面顺着阳光,一面逆着阳光,那么逆着阳光读报的同志就会感到头晕眼花,看不清。
4 提高现有书刊的利用率
有的高校图书馆,如号称内蒙古西部最大图书馆的某高校图书馆,他们的现刊每月更换下架。只要来了新杂志,上一期立刻下架。有的杂志系周刊,如 ”Peking Review”, 上星期的杂志就成过刊,借阅手续相对烦琐。尤其每年最后一期,往往还没上架就和当年的其他几期杂志一起送去装订。而装订一般需要半年时间。也就是说12月的杂志要等到第2年的初夏才能与读者见面。正确的做法是:2年内的杂志都应视为现刊,每隔1年装订成册。即今年年底装订前年的杂志。要克服重采购,轻使用的现象。要改变图书馆首要任务就是保管好图书的旧观念。
二合理安排图书馆员工的人力资源
1.图书馆工作一向被看成清闲舒适的位置。有些高校则用来安排“引进人才的配偶”。其实图书馆的管理是一门很高的学问,对人员素质要求很严。建设一支高素质精干的图书馆馆员队伍是图书馆高效,节约运转的必要前提。
2.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决定其与社会图书馆不同,每年不同时期,乃至每天的不同时间客流量,从而借阅量变化很大。从每学期看,开学初,放假前借阅量大增。其他时期相对清闲。从每天看,中午,第2节课间,晚饭后借阅量大增。工作人员要不迎接不暇,疲于奔命。要不闲坐无事。应改变固定的分工方式,高峰时安排采编等后勤人员到前台帮忙。或改变固定的作息时间,高峰时段多安排工作人员。
三节约读者的时间,为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高校的广大师生。教学科研和学业都非常繁忙。节约时间对他们尤为重要。时间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是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重要方面。
诚然,随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广大师生员工从查找,借书,还书,取包,存包,换卡,还卡,罚款的时间已大大缩短,今非昔比。但仍然较烦琐,费时费力。还是有潜力可挖。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非常复杂,周1到周5几点到几点。周6几点到几点,周日几点到几点。星期几上午或下午开会学习。师生员工很难记的那么清楚,未免有时跑冤枉路。最好每天开放时间完全统一。
有的高校图书馆把现刊和过刊,中文和外文,社科和自科放在同一阅览室,由不同人员管理,可是这些管理人员又被安排不同的班次。如果读者想借外文书刊而恰是负责中文的同志值班,或如果读者想借过期书刊而恰是负责现刊的同志值班,就意味着白跑路。为了既借现刊又借过刊,既借中文又借外文书刊,既借社科又借自科书刊就得一趟趟跑,有时要3—4次。
笔者在西北某著名高校,看到每天早晨学子们从食堂吃过早饭往图书馆走去,这时图书馆门前的大路正在打扫,一路尘土飞扬。图书馆开放时间比上班时间晚半小时,这点时间读者很难利用,只好在门外干等。等到在座位上刚刚坐定,负责室内卫生的清洁员又来了,抹桌椅板凳,弄得到处湿漉漉的。图书馆闭馆时间比下班时间早半小时,这时食堂没开饭,这点时间读者又很难利用。天天如此。如果我们在图书馆开放之前就把室内卫生搞好,等读者进馆后再打扫馆外,如果我们把图书馆开闭馆时间与食堂开饭时间协调,就能让同学更有效利用时间,我们的服务工作就可能做得更好。 其次是图书馆员工对读者的干扰问题。女服务员穿高跟鞋走路对读者干扰。有些图书馆专门配发软底鞋。图书管理员聊天也是屡见不鲜,屡禁不止。有的图书管理员私下聊天基本作到窃窃私语,一涉及到工作方面的交谈就无所顾忌。记得笔者曾到香港科技大学参观,尽管是大陆来的参观团,尽管有校办主任亲自带领,但只允许进了门厅。读者区绝对禁止外人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