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级图书资料室突出专业特色发展方向探微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05
论文摘要:系级图书资料室作为学校图书情报工作的必要补充,同样承担着为教学和科研等各项工作收集、存贮、加工、传递信息的任务。本文就其必要性、专业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普通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持续上升。据2008年官方统计,我国现有高校1907所,与1998年相比,招生人数在短短的10年内翻了两番,在校学生超过2700万人,居世界第一。高校图书馆是学生课下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政府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虽然在资金和人员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与庞大、激增的学生人数相比,仍然呈现无法满足需求之势。如何更好地发挥系部级资料室的作用,与校级图书馆相互配合,充分利用,就成为我们图书馆从业人员需要深思的问题。21世纪是信息与科技高度结合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时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高校教师要在自己的学科前沿进行科研,就必须查阅大量的,掌握有关动态,了解学术动向,从而少走弯路,避免重复浪费。系级图书资料室作为学校图书情报工作的必要补充,同样承担着为教学和科研等各项工作收集、存贮、加工、传递信息的任务,因此必须积极做好系级图书资料和信息服务的保障工作。
1建设专业资料室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全校师生,馆藏图书一般力求全面、系统,涵盖各个专业的知识范围,藏书特点是综合性、普及性和基础性。而专业资料室的服务对象是具有特定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科研人员,以及相关层次的研究生、本科高年级学生,是本学科教师从事科研、教学活动的第一资源场所。资料收集的重点应该关注学科的最新前沿信息和动态。资料室管理人员与任课教师零距离接触,熟悉教学安排、课程设置、科研课题等相关情况,这就为专业资料的收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邵阳学院信息工程系,长期以来采取教师提供最新的学术成果信息,资料员与出版社、书店,甚至书商联系购买的方式,携手共同完善专业资料室的建设工作。合作使投资的回报率更高,充分利用现有资金,达到信息咨询服务所要求的准确、快速和便捷。从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上看,信息工程系资料室与学院图书馆在功能和服务上形成了有效的资源互补,缓解了教师、学生对图书馆专业需求的压力。
国家部在对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学评估,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资格和软硬件条件论证时,将资料室的建设水平纳入重要的内容,这足以证明,资料室的建设已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科的建设水平和发展前景。令人欣慰的是,邵阳学院信息工程系资料室的长期努力在历次专业评估中得到专家学者的肯定。
2建设具有专业特点的文献库
图书馆藏书通常以书店和出版社作为主要渠道,有资料统计,图书馆所购买公开发行的正式出版物占所有馆藏建设的95%以上,可见渠道单一,由于出版周期的制约,图书所反映的知识内容相对滞后。然而,专业资料室的建设就有可能弥补上述遗憾。为了凸现学科和专业重点,资料室不仅要购买公开发行的图书,而且更加重视收集信息量大、价值高,并且不易获取的内部文献资料。这样,资料室文献资料的专业性、时效性、前瞻性、学术性是图书馆无法替代的。
以邵阳学院信息工程系资料室为例,收集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1)本学科必备的专业图书资料,特别是规范性、标准性的资料集、图集等;2)教师出去访问讲学带回的图书资料;3)国内外学者来校讲学访问赠送的图书资料;4)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论文资料;5)教师撰写的科研论著及编写的教材、教参;6)学士学位论文;7)通过内部交流,获取的学术价值较高的非正式出版物,如科研报告、会议文献、论文集和相关专业资料等;8)本系组织召开的各种学术会议及聘请国内外专家所做的学术报告的录音录像资料;9)教师的科研教研成果资料及图纸;10)一些出版社、设计院的捐赠图书资料及图纸。可见,资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是学院图书馆的重要补充。信息工程系资料室的建设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因此也是师生们最喜爱的学习天地。
除此之外,资料室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作用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资料能否形成特色。2006年,我系教师承接了邵阳市“IPV4向IPV6的局域网过渡研究”研究课题,在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第一手资料和科研成果,这些均成为资料室的收藏,也是资料室与学院图书馆最大的不同之处。
3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数据库
目前数字资源建设的好坏成为评价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标志。《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以及《超星数字图书》等大型综合性集成数据库已经成为各大高等院校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资料室的数字化建设应立足于本专业特点,在化检索系统的帮助下,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为师生提供丰富、系统、完整的资料。依然以信息工程系资料室为例,信息工程专业是湖南省的特色专业,经过长期的学科建设,硕果累累,获得多项大奖,为学院赢得荣誉。这批作品成为宝贵的资料,我们通过现代化设备进行数字处理,创建图形,同时还精选一批历届优秀学生作业共同组库,建成颇具特色的数据库。
信息工程系资料室拥有自己的信息查询系统,通过系统软件,上万册图书按照分类号、ISBN、书名、作者、出版机构等进行数字化管理,建成一个由多条检索途径的数据库。师生可以通过电脑检索到所需资料,既方便管理,又便于查找,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机技术已为连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获得最新、最快的信息。因此,作为高校系级资料室应该积极参与,统筹规划,多方建设,逐步形成规模,连成网络,与学校图书馆一起构建多层次、多类型面向广大读者、服务社会的高校文献资源共享系统。
4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4.1自身意识不够,限制科研服务
一直以来,许多系级图书资料室在为教学科研服务时,更注重的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提供文献资料的查询,存在着“被动服务”的意识,忽略甚至淡忘了图书资料室也有为科研工作服务的职能。不少系级图书资料室难以为较深层次的科研工作提供支持,更勿论参与其中。不少系级图书资料室工作人员甚至认为科研是系里教研人员自己的事,与资料室日常工作无关。这种定位上的偏差直接影响系里有限经费的合理分配及日常工作中为科研工作服务的水平。
4.2人员素质不高,信息服务水平有限
系级图书资料室管理员大多专业知识贫乏,外语和计算机水平低,缺乏科研课题立项参考、信息检索策略、信息加工筛选、信息挖掘创新等科研服务技能。信息服务水平的低直接导致科研人员对资料室工作的不信任,进而导致资料室与各教研室沟通不畅,很多系级资料室不了解各教研室每年都有哪些科研立项和科研课题,不能提供科研工作进行所必需的查新服务,更缺少关于科研服务工作的承诺。
5结语
搞好藏书建设是系级图书资料室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基础,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国内外多种本系学科文献资料,要保证其学科资料的新颖性、实用性、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资料室以校园网和图书馆局域网为依托,与时俱进地建设独具特色的资源共享系统,既服务于自己的学校,又努力扩大受众,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图书从业人员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服务水平,为构建和谐校园尽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孙继亮,裴玉香.再论高校资料室的发展方向[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0(4).
[2]万绍丽.关于高校合并后图书馆改革的探讨[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1).
[3]夏薇.高校合并后资料室的建设与发展[J].图书馆学研究,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