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科馆员创新服务模式初探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05
论文摘要: 文章论述了在环境下的图书馆学科馆员创新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并以学 科 馆员为学科用户提供专业、个性、全面的深层服务为出发点,从五个方面对学科馆员创新服 务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
我国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一章第一条开宗明义:“高等学校图书馆 是学校的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它明确告诉我们,大学图书馆 的服务是一种促进知识生产与知识运用的服务,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以其先进的办馆理 念和全新的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学科馆员作为这种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的服务模式的践行 者,通过创新服务模式,能为学科用户提供深层服务,能在学科馆员和对口专业之间建立起 不可分割的学术纽带,能大大提升大学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和学术水平。
一、学科馆员服务现状
高校是开展研究的重要阵地,一项科研项目从定题、实施到成功都离不开大量的信息支 持。然而,学科专家受时间和检索水平的限制,面对网上繁杂无序的海量信息,在短时间 内,很难全面准确地搜寻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这就严重阻滞了科研前进的步伐,迫切需 要学科馆员为高校学科专家提供信息支持和保障。
学科馆员制度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一些大学图书馆,近几年才盛行于国内高校,它是以 学科为对象,由资深馆员对口服务的一种模式。但由于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真正具备 图书情报知识和专业学科知识的优秀人才凤毛麟角,学科馆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均难以 达到学科专家要求,无法开展深层次的信息开发和推送服务,学科馆员和学科用户不能有效 配合,不能很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因此,探索学科馆员多样化、深层次、高效率的创新 服务模式成为学科馆员制度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学科馆员创新服务模式
(一)创新信息服务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急剧扩张,十分庞杂,学科馆员不能简单地直接提供给学科用户,而 是对用户所需要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分类整合,为用户提供最直接、最准确的信息资源。
1.信息整合。 鱼龙混杂的信息资源中有许多内容交叉重复。这些冗余信息严重干扰了学科用户对有用信息 资源的选择和获取。再加上信息资源知识关联程度低,大部分信息资源是原始的、孤立的, 不能体现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给学科用户造成诸多不便。面对动态多样的网络信息资源, 学科馆员要按用户需求对庞大无序的信息资源进行提取、鉴别、筛选、整序、拓展、挖掘、 重组,围绕某一专题,组成特定的信息源,主动地为学科用户服务。
2.知识整合。 学科馆员在进行信息整合时,需要按照知识的学科体系及分类结构、知识的不同形态、知识 的关联等对信息资源数据库中各类专业相关的知识成果进行描述、评价和揭示, 并能通过学科某一类知识的溯源和情景,开发学科内部的隐形知识 和显形知识,为学科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知识服务。
3.学科信息的开发利用。 信息资源经过学科馆员分类整合、比较,使信息得到了优化组合,而且在信息资源中开发出 新 的知识点和知识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学科馆员应充分利用各种智能技术,对不同类型、 不 同特点的信息资源进行智能类聚和链接,使其相互印证、相互关联,构成广泛的知识网络, 实现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内容的集成,使现有的公共界面变得简单、友好,使学科有 关学术信息更方便地被用户检索和利用。
4.学科信息导航。 学科馆员为学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导航服务,就像大海中的航标,能使学科用户快捷准确地 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学科馆员以数字图书馆的滋养和技术为基础,以图书馆主页为 载体,为学科用户建立专业资源学术信息导航网站,为学科用户提供最便捷、最高效的服务 。如资源类型导航、知识分类体系导航等。
(二)创新的个性化服务
技术使学科用户结构和信息需求都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前沿性趋势,学科馆员用跟踪 研究用户,尊重用户需求的各异性,及时制定服务对策,满足个性化需求,针对性地为学科 用户服务。
1.建立用户个人信息库。 学科馆员要为学科用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就必须了解学科用户的需求和兴趣。学科馆 员可通过问卷调查、口头交流、信息反馈等方式,弄清每一位用户的需求特点和需求方式, 了解用户信息需求的类别与层次;记录学科用户各种特征,如用户参与程度、获取信息方式 等,建立用户个人信息库,并以用户个人信息库为依据,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个性化服务方案 。
2.建立用户个人图书馆。 学科馆员可以协助学科用户创建一个可获得信息资源的网页,通过人工智能、信息整合的检 索技术,为学科用户提供针对性的相关信息服务。如为用户制定最近新书、书目数据库、电 子期刊、音像服务以及国际上有关本学科、本课题的研究前沿和进展情况,使学科用户享受 到专、深、精、新的个性化优质服务。
3.用户信息推送服务。 用户信息推送服务是针对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对信息进行检索、加工、组织,在指定的时 间把用户选定的信息主动推送到用户的桌面上。如学科用户的定制、新书报道、网上图 书预约、网上采购申请等,使用户定期地、不断地接受到最新的信息。
(三)合作咨询
咨询工作是学科馆员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猛,数字化信 息资源的急剧扩张,学科用户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不断扩大,任何个体和单个机构的学科 馆员分散的单一的服务模式根本不能满足成千上万的学科用户专深而广泛的信息需求,只有 学科合作咨询,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专家共享、服务共享。
1.学科馆员合作咨询。 面对庞大的用户群涉及到诸多领域的专深的信息需求,学科馆员之间的合作咨询就显得异常 重要了。学科馆员可以联手成立网上咨询中心,借助网络技术把学科馆员咨询界面链接到共 同的请求管理器上,学科用户通过自己所在图书馆网页上的咨询服务链点,根据自己的需求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优秀学科馆员进行咨询,得到最优质的服务。学科馆员合作咨询服务还 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咨询知识库在线互答问题,用户之间 也可以互相咨询、交流、解答问题。合作咨询能集众人之智慧,为学科用户提供全方位、专 业化、深层次的咨询服务。 2.与网上专家协作咨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学科研究的深入,学科用户会对学科馆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有些专业 性很强的高难度信息需求,就要求助于学科专家教授、资深参考咨询专家和信息检索专家。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相互协作,才能实现互利双赢、共用共享。
图书馆正以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状态和一日千里的速度行驶在信息高速公路上。 学 科馆员要承担起信息资源的组织者、传播者、导航者和者的重任,必须重新定位自己, 实现网络技术和心理的整体跨越,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才能为学科研究提供规范化、专 业化、个性化的深层服务。?
:
1.钱智勇.学科馆员与重点学科创新服务模式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5)
2.刘琼.中美大学学科馆员的初步比较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4)
3.胡继东.关于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的问题.图书情报知识,2002(6)
下一篇:关于信息联合管理新趋势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