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与图书馆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罗军 时间:2014-06-25
  [摘 要]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推进城乡图书馆事业一体化的时机已经成熟。实现城乡图书馆事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统筹是关键,发展县级图书馆是基础,加强城乡图书馆建设合作制度是重要措施,深化图书馆服务模式改革是重要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城乡一体化;集成管理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必不可少。在城乡一体化的系统工程中,图书馆事业作为城乡社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的社会发展的环境下使县、乡(镇)、村图书馆事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率先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城乡图书馆建设一体化的机遇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当进入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主要来自于非农业,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也是城乡关系开始改善的阶段。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80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 43.9%,2007年财政收入突破5.1万亿元。[1]这清楚地表明,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推进城乡社会一体化、统筹城乡图书馆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 统筹城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在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今天,文化不但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图书馆事业对社会发展中文化构成的要素(教育、语言、科技、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的潜移默化作用,深刻影响着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是农村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广大农民提供教育、知识、审美熏陶和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也是农村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和象征。作为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人口素质和城市化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亿万农民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与农村精神文化贫乏的现实矛盾也日益突出。 正是由于这种精神文化生活的缺失带来农村落后愚昧东西的繁衍。受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文化科技因素的制约,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延缓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速度,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实施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大力推进城乡图书馆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于:着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需求,转变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增强广大农民的自主创业能力,从根本上转变农村居民的生存方式。城乡图书馆事业发展一体化不仅是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更要与农村教育、科学普及等各种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通畅的城乡文化交流通道。在城市繁荣的同时,促进、带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3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县乡图书馆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村与城市相比,文化投入和发展水平差距巨大。在传统体制中,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是由国家提供的,而农业、农村的同类公共基础设施要由农民自己解决,国家只给予适当补助。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文化事业投入逐渐增加,但农村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少的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2006年我国文化事业费是158亿,用于农村的却只有40多亿,还不到1/3,每个农村人口享有的文化事业费只有1.48元,远远低于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的11.51元水平。[2]2007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量2791个,平均43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而美国每1.3万人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我国县级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1册,远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2册的标准,也低于全国图书馆人均藏书量0.3册 的水平。调查显示,在农村中文化设施尚未延伸到村一级,图书馆数量不足行政村总数的1/3,其藏书量为每8人拥有不到1本图书。优势文化资源几乎都聚集在城市,农村依然是公共文化资源偏少、经费不足、设施老化、文化机构运转困难。
  
  4 城乡图书馆统筹发展的对策
  4.1 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众多,如果不尽快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状况,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难以提高,农村经济也难以健康持续地发展。因此,要形成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统筹观念,充分认识城乡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在政治上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农村阵地,在经济上奠定好农村发展的知识基础,在社会上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的文化生活与城市居民平起平坐,在可持续发展上以农村图书馆事业建设提高城市文化资源的效益,拓展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全面、正确把握统筹城乡图书馆发展的实质要求,把统筹城乡图书馆发展作为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把统筹城乡图书馆发展纳入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来考虑和安排,发挥行政推动与政策引导的作用。要以和谐社会建设的先进理念探索建立科学的城乡图书馆事业统筹发展的指标体系,努力探索统筹城乡图书馆事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新模式,实现城乡图书馆事业一体发展、协调共进。[3]
  4.2 构建与和谐社会体制相适应的城乡平等获取知识的制度保证
  促进城乡知识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努力改变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过大的状况,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强有力的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宏观管理体制。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立法,建立城乡一体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推进图书馆建设工作重心下移向农村延伸、知识资源优化重组和部门服务。[4]逐步建立城乡衔接的知识保障体系,促进知识保障向农村覆盖。建立城乡制度一体化的知识保障机制,即对城市人口的文化建设投入等都应体现城乡一体化,逐步达到城乡平等。
  4.3 加快建立城乡图书馆事业共同发展的机制
  按照城乡图书馆建设一体化的目标和合理配置、集约知识资源的要求,完善和优化县域村庄图书馆、文化站(室)的规划,在中心村建设中心分馆,小型村设立文化站的星型结构。[4]按照体现地方特色、秉承文化传统、突出按照农村生产、生活的要求,科学编制好每个村庄文化站的建设规划,进一步丰富村庄文化站的服务内容。
  4.4 建立城乡图书馆服务均等供给制度,促进图书馆服务向农村拓展
  加快农村知识服务和图书馆事业发展,将图书馆服务全面向农村延伸和覆盖。按照打造城乡图书馆一体化、区域图书馆一体化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图书馆建设。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健全公共财政对村镇图书馆建设的投入机制,把农村图书馆发展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出台资金向农村倾斜政策,建立村镇图书馆建设的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向农村投入力度。[5]建立对地县级政府公益文化事业投入的绩效考评机制,保证其以不低于当地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逐年增加。建立健全图书馆建设资金的引导机制,以政府投入的增加,带动村集体、农民和社会力量增加对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投入;探索市场化的乡镇图书馆建设资金投入机制,把乡镇图书馆建设与村庄的经济发展和特色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参与乡镇图书馆建设,扩大建设资金来源。[6]对在贫困落后地区应从政策上给予优惠政策,并大力扶持,提供绿色通道,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投资力量。经济发达地区可以设立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基金等方式。鼓励国内外慈善机构、企业以及个人对农村图书馆事业的捐赠。开辟国债、彩票的图书馆事业投入渠道。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