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馆员心理素质培养与履职能力的提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高洁 许先凤 时间:2014-06-25

  [摘 要]在信息技术发展中,针对图书馆馆员履职能力,并结合“80后”青年馆员心理素质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加强青年馆员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履职能力的必要途径。重要意义在于加强图书馆职业精神,使青年馆员个人价值得到尊重和关怀,个人发展得到完善;从心理激励上进行参与管理,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的履职能力,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求。
  [关键词]青年馆员;心理素质;履职能力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等学校教育中除教育学生具有健全心理素质外,教师及其教辅人员具有健全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得以实施,提高履职能力的必要条件。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首席信息官”,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服务对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师生和研究员,这些群体在科学领域中所处地位是金字塔的顶端;服务理念是学习、精确与权威。虽然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到达理想的地位,但是高校师生都已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观点:找资料去图书馆。因此,图书馆青年馆员要珍惜这种经过几代图书馆人努力而赢得的信任。分析当今我国高校“80后”青年馆员心理特征、影响因素,探讨我国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心理素质与履职能力的相关发展趋向是非常必要的。
  
  1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心理素质特征分析
  随着现代化图书馆工作对信息技术的大量需求,传统观念逐渐被淘汰,对高技能青年人才的需求以迫不及待,各大院校也相继注入新的血液。我校2005年至今,各院系岗位已聘入百余名青年教工,就我馆2005年聘入将近30名青年馆员,多数为1978年以后出生、刚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在两年多的工作实践中,内心的矛盾及社会影响尤为复杂。
  1.1 自负,个性张扬
  这一点体现在自我认知膨胀,过度自信。绝大部分“80后”青年接受了良好的大学教育,成为家庭的中心,备受关怀与溺爱,这代人或变得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有着敢恨敢爱、毫不掩饰的个性,但多数因经验不足导致盲目自信[1]。由于图书馆工作是平凡而普通的服务性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对于刚接触业务工作的“80后”来说重复而单调,缺乏自由度,因此大都容易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产生职业倦怠,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只是枯燥乏味的机械重复的繁琐事物,一有机会就想调出工作岗位,不能面对困难、挫折、失败。
  1.2 自闭,过多依赖
  高校图书馆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有馆员与领导、馆员之间及馆员与学生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素质健康的标准,同时也是个体心理素质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有些青年馆员不愿展示自己真实思想,难与领导和同事进行真正的沟通,情感联系平淡,与老馆员相互交往的机会很少,造成馆员群体的组合表现为范围越来越小、形式越来越松散,因此在情感方面,一旦遇到人事障碍与工作挫折,情绪就会波动很大,从而产生压抑、苦闷、怨恨、忧郁、多疑等各种消极因素,产生工作意向上的疏远,无心投入,从而更多地依赖他人,在工作、生活甚至一些细小的事物上,都要依赖他人出谋划策;有的则懒于动脑筋、出力气,耍小聪明,连写总结、写计划等,都爱把别人的拿来一抄,应付完事。
  1.3 冷漠,精神焦虑
  “80后”是飞速向前、急迫成长的一代,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之快,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的独立与多样,都是上一代人难以企及的。但从一个人的精神结构上讲,恰恰也是这种不断向外界开放而丧失一种精神中心的可塑性导致了人格结构本身的不稳定。叛逆成了80年代人确立自己存在的价值依据[2]。在高校图书馆工作的这一年代青年馆员也不例外,有的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对学生缺乏热情和爱心,孤芳自赏,造成对工作敷衍了事、没有抱负、行为无常等现象。
  
  2 造成我国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心里特征的因素分析
  2.1 主体因素
  随着网络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固有的道德标准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价值观受到了侵蚀,他们不可能面对喧嚣的世界而无动于衷,缺乏抵抗力的青年队伍其心理素质不可能不受影响,又因高校图书馆工作任务重,承担的各种压力大。在面临压力时,有的青年馆员能调整心态,从容面对压力,积极主动地去应付压力;而有些青年馆员在压力面前选择回避。面对同样的处境和问题,不同的馆员会有不同的解决结果,这与馆员的个性有很大关系。
  2.2 诱发因素
  2.2.1 市场经济影响。当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进入学校,竞争已渗透到教师及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竞争虽给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源,但“无情”的结果必然使刚投入工作的青年馆员在心理方面形成许多新的矛盾和冲突,表现为重经济而轻政治、重物质而轻精神、重科技而轻道义[3]。当今高学历的图书馆青年馆员,他们完全为专业、职称左右,对专业以外的社会工作漠不关心,唯恐影响自己撰写论文、发表文章的时间,对本职工作三心二意,容易产生职业迷茫和认识误区。
  2.2.2 高校改革压力。近年来,高等学校的各个方面被逐步纳入改革范围,突出体现在用人制度方面,改革力度大,而且正在继续深化,随之而来的压力也迅速增加。职称由“一劳永逸”变为“朝不保夕”,可以说改革在“逼着”每个人去思考。如果你做的事谁都可以替代,甚至能做得更好,那就是你的失败[4,5]。因此,对于高校各类人员在劳动上的质与量的差别,图书馆青年馆员与青年教师工作、工资分配上都产生了不同的档次。这种无形的精神压力必然会给一部分工作能力与工作岗位要求有矛盾的青年馆员带来心理的负面影响,严重时会造成心理障碍。
  2.2.3 高校职业压力。在高校图书馆中存在的职业压力,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申请科研课题的压力、部门具体工作任务重的压力、因职称晋升发表论文带来的压力。对于青年馆员来说,最大的压力就是申请不到科研课题,而大部分青年馆员把科研看做是相互竞争,取得最终晋升的最大筹码。这就使得青年馆员长期处于较大的心理压力下,产生系列不良的职业倦怠、浮躁心理、失望心理及逆反心理瞪。这些表现在图书馆工作中往往是隐性的,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工作效率下降。心理障碍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黑洞,像蛀虫一样在慢慢地蚕食青年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致使青年馆员的内在潜力难以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
  
  3 培养现代图书馆青年馆员心理素质是提高履职能力的必要途径
  3.1 青春需要引导、理解与信任,以提高图书馆思想教育职能
  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就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一系列管理服务,向大学生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法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质教育。作为高校图书馆的新一代青年馆员,他们的道德品质、人格和心理无不伴随着管理和服务行为表现出来,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观念和借阅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面对当代青年馆员的成长,与其说三道四、横加指责,不如积极地引导他们认清自身的使命与责任,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理解他们的孤独与困惑,对于他们正确的认识给予信任与肯定,充分从心理学角度激发青年馆员的情感流露。要使青年馆员自觉献身于其职业,必须把好馆员的聘用关,强化资格要求,加强青年馆员的美学修养,通过多方渠道宣传图书馆的社会作用,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图书馆。营造充满创业激情与和谐相悦的人文环境,形成尊重馆员,支持馆员的环境倾向与社会氛围,使青年馆员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以健康和积极的情绪从事图书馆工作。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