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艺术文献的保护与利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林龙 付春梅 凌宇飞 时间:2014-06-25

  [摘 要]汶川地震后,灾区的各种文献资料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有必要对灾区的艺术文献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并充分利用这些艺术文献为灾区各项建设服务。
  [关键词]汶川地震;艺术文献;保护;利用
  
  1 灾区文献受灾概况
  “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灾区100多个图书文献机构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巨大破坏,其中羌族聚居地的青川县、汶川县、北川县图书馆馆舍完全倒塌,理县、茂县、黑水县图书馆建筑也严重损坏。这些地区的文献、档案在此次地震中也遭受了灭顶之灾。
  截至2008年5月30日,四川省公共图书馆的部分统计显示:北川县4.9万册图书完全损毁,汶川县4万册图书毁坏,青川县8万册图书损坏,安县4.5万册图书部分受损,平武县2.8万册图书受损,梓潼县4万册图书受损,三台县5.5万册图书受损,盐亭县3.2万册图书受损……[1]
  北川县图书馆经过多年努力搜集和整理成套的、有极高学术价值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地方文献资料、禹羌文献资料、红色文献资料及包括五卷《石泉县志》在内的珍贵古籍共计3万余册全部损毁;据统计,仅绵阳7个市县级公共图书馆文献受损就多达225万册。[2]
  地震对羌族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也造成了极大破坏,四川有108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损,其中7项国家级、88项省级、118项市级和150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遭受严重损毁。涉及珍贵实物有14 639件、文字资料1 774万字、图片24 444幅、音像资料6 497盒(碟)。[3]
  更有无数散存、流传于民间的珍贵文献资料被毁灭、掩埋,这些损失的数据根本无法统计,而这些民间文献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
  2 灾区艺术文献的价值
  此次地震重灾区有我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也有藏族聚居区,这些地方多元文化并存,历史人文资源独特,其艺术文献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艺术特色。这些艺术文献对民族文化传承、震后重建、艺术研究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北川、汶川、茂县、青川等重灾区是羌族的集中聚居地,羌族文化享誉国内外。羌族人民在生活实践中产生了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如羌族民间工艺刺绣、挑花,羌族舞蹈“克西格拉”“萨朗”“羊皮鼓舞”,羌族音乐“口弦”“羌笛”“羌族多声部合唱”等。
  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馆、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研究所的民间老艺人80%都不幸遇难,其中包括民族舞蹈家、音乐家、民俗研究专家等。[4]这些专家学者留下的作品是其一生的心血结晶,与其相关的文献资料更是研究羌族传承艺术的一笔宝贵财富。
  羌族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本就有限,地震中又有大部分文献被掩埋、损毁,这给羌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震后重建工作中,需要大量原生态的舞蹈、音乐、建筑、民间工艺等艺术方面的文献作为重建家园和羌族研究的参考和依据。
  地震灾区的艺术文献承担着储存知识、记载历史、传播文化、传承艺术的重任。无论是历史变迁还是千年物事,大都可以从相关文献中理出头绪。要将这些独特的民族艺术遗产传承下去,不要使其绝迹。在扶持相关传承人的同时,还需要加强这些民族和地方特色艺术文献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3 灾区艺术文献的保护
  从此次地震文献损毁情况来看,这些地区文献的容灾能力并不理想。保护灾区艺术文献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增强灾区艺术文献的容灾能力,科学管理灾区的艺术文献。
  3.1 搜集整理民间艺术文献,汇聚民间文萃
  散存于地震灾区的民间艺术文献存在缺少管理、疏于保护的隐忧。一些珍贵的民间艺术文献有可能由于年代久远,保管者又缺乏专业的保存知识和技术而逐渐消失,搜集整理并保护灾区的民间艺术文献工作已刻不容缓。所以,应将民间艺术文献一同纳入文献保护计划之中,避免灾区的民间艺术文献再次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其实,地震灾区的一些文献机构一直都在搜集整理民间文献,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2—1983年,北川县文化部门在搜集民族民间文艺时,搜集到流行于县内的羌族舞曲和酒歌11首、小调26首,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普查,搜集整理了羌族锅庄、花灯等民间舞蹈,编印成《北川舞蹈资料集》;1985年,搜集到民间器乐曲230余首,整理出98首,大多是羌族民间艺人提供的[5]。由此可见民间艺术文献的丰富程度以及搜集整理民间文献的必要性。
  在地震灾区搜集民间艺术文献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展开。一是通过官方发布向民间搜集艺术文献的公告,号召民间搜藏者以捐赠或出售的方式转让文献;二是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深入民间搜集整理艺术文献。
  3.2 多元化保护现有艺术文献
  3.2.1 缩微保存珍贵艺术文献,制作仿真副本。缩微技术是采用摄影的方式,将原始信息以缩小影像的方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再经过加工制作成缩微品进行保存、传播和使用。[5]以缩微的方式保存文献在我国图书馆界早已大范围地采用,早在1985年我国就成立了“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制中心”[6]。
  缩微对于艺术文献的保存有非常好的契合性,特别是一些珍贵的原始艺术文献、美术图片等,这些艺术文献不仅在内容上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其文献载体的外形、颜色、尺寸、材质等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对这些文献使用常规方法制作复本,很难达到原件的效果。缩微技术可以将原件的内容、外形、字体、颜色、图片等拍摄到胶片之上,形成与原件完全相同的缩小影像。如果需要强调原件的某些特征,还可以调整摄影机和胶片突出记录这些特征,利用缩微技术制作的复本,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于原件。还可以根据需要将缩微胶片以高清图像或影像的方式存储于磁盘、光碟之上,实现远程共享,缩小文献利用的地域限制。
  缩微的唯一不足就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操作,而且由于每个人对摄影技术的掌握和理解不同,对艺术文献价值特征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在缩微这些需要保护的艺术文献时,图书馆必须要先行规划,制定专门的缩微标准、细则。
  3.2.2 数字化存储艺术文献,实现数字化管理。对灾区艺术文献数字化保存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文献损毁。数字化的文献相对于实物文献具有便于管理、方便移动、不易损坏、易于恢复等优点,即使存储数字信息的介质被损坏,只要存储介质还在,也有办法恢复出部分甚至全部数据。不过,对灾区艺术文献的数字化存储还需坚守一个原则,即是在不损失原件所含信息的原则下进行文献的数字化。如果数字化后的副本和原件所含信息相差太远,则该文献没有必要数字化,应考虑其他保护方式。
  对于那些在数字化后失真率较小的文献,可以将它们直接转换成数字信息存储。
  对于原始文献要求不高的艺术文献,如近现代产生的一些印刷型文本文献,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原件所含的信息之上。则可以将这些艺术文献扫描后制作成PDF等通用格式的电子文档存储。这种数字化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需要的设备也比较简单,一台扫描仪加上一台电脑就足够胜任。对制作人员的要求也不高,只需略懂电脑知识的工作人员就可以完成这些文献的数字化工作。
  3.3 异地备份珍贵艺术文献,分散文献损毁风险
  备份是一个计算机术语,维基百科中这样解释:备份指将文件系统或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加以复制,一旦发生灾难或错误操作时,得以方便而及时地恢复系统的有效数据和正常运作。[7]
  本文所指备份是指对文献的复本进行特殊的保存,文献的异地备份是指将一些珍贵文献的仿真复本存放在相对安全的地方,以达到分散风险、保护文献的目的;一旦出现不可抗因素造成原文献损毁时,还有仿真复本可以提供使用,将文献损失降至最小。异地备份就是“不把所有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分散文献的损毁风险。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