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继兰 朱文涛 时间:2014-06-25
  (2)人员工作流程。
  借鉴工厂流水作业的高效工作经验,对招聘的13个人员进行专项分工:4人专做添加复本、下载数据的工作(A组),4人做原始编目(B组),2人做外文图书数据(C组),3个人负责回溯期刊数据(D组)。
  由于中央数据库已有数据的书以及能从CALIS下载数据的书占大多数,而需要进行原始编目的书就抽出来交与B组,所以这4个小组里A组总是最先完成,他们完成第1个院系后最先进入下一个院系,紧跟着是做原始编目的或是外文组的人相继跟进,形成一种滚动前进的工作流程,使各个工作环节衔接紧密。工作流程见图2。
  
  大部分院系资料室场地都很紧张,根本无法提供一个同时容纳十几个人的工作场地。我们把人员分为不同几个小组一方面是借鉴流水作业的高效率,专做一项工作会使速度最大限度的提升,再加上按量计酬的薪金结算方式,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能有效实行人员分流但又能保证各工作环节紧密衔接。我们从一个场地条件最好的院系开始,随着不同小组相继进入下一个院系,从而实行人员分流。
  事实证明我们采取的这种工作方式是一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我们项目小组3名工作成员(负责工作管理,培训及数据抽查等工作)和招聘的13名编目人员,在8个月的时间里一共完成44万多册(张)书刊、光盘等书目数据的回溯工作。
  4.2.6全面建设,初步完成建设目标。我们采取边建设边开通的方式,建成一个系开放一个系。并且为了减少对读者利用产生的影响,在数据回溯期间照常接待读者,如果读者需借阅图书仍采用手工登记的方法借出,读者还回的图书则先进行数据录入再上架尽量不影响读者的利用。最后一个院系建设完成,就进入全面开通运行阶段。
  
  4.3第三阶段:进一步优化、完善和维护建成的数据库,并发挥其各项功能、
  4.3.1运行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各项功能。对各院系资料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业务培训,内容包括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各项功能的操作与应用。并加强联机编目工作的进行,开展编目工作考核,制定考核标准,只有考核通过的人员才能由图书馆开通编目权限,然后对院系所新购图书进行联机编目。
  4.3.2进行数据修改及维护。大范围的数据回溯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数据,项目小组安排专门人员长期进行数据维护及修改,以保证数据质量。
  4.3.3制定共享的规则。高校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就是要走整体发展的道路,为全校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进行学科研究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制定全校文献信息共享规则是共建、共享的保证。在原则上所有的文献资源都应在共享的范围内,但考虑到资料室藏书特点、人员编制等问题,一步到位地采取与图书馆相同的全开放型服务,条件还欠成熟,可以有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第一步由学校统一发放一卡通的借阅证,图书馆与各院系通用。同时采取有限借阅的方法,即资料室文献以阅览、提供复印为主,一些院系的图书可以提供外借,但期限可比图书馆的短以便提高流通速度。在取得一定程度的共享经验后再开通多方面、较高层次的共享服务。图书馆作为中心馆在服务上要切实起到主导作用,并责无旁贷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5 结束语
  
  由于是在迎接评估这个机遇下开展的此项工作,全校在思想认识上高度统一,并且学校落实了专项经费,人力财力都有较充分的保障,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原订一年完成的工作最后只用了8个月就提前完成。初步运行后反应很好,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有了较大的提升,其意义是深远的。
  (1)实现文献的共知共享。校内联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了全校文献信息联网的目标,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的书目查询系统查询到数据库内所有的数据,并根据目录提供的馆藏地址,请求借阅,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作用。
  (2)实现文献资源最大利用。文献只有在利用的过程中其价值才能得到体现,从这个角度,利用的人越多,其价值越大。校联合目录建成后师生反响非常好,利用率大为提高。
  (3)加强协作建设:在将近一年与各院系的合作中,图书馆一方负责文献机读目录数据的回溯,院系人员组织学生负责贴条码、上架等,配合默契,为今后的协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一步的工作是开展协调采购,拓宽现有经费的购书品种,并根据本校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进行资源采购分工与合理布局,达到经费的合理使用。从而从整体上减少人力和财力的投入。
  (4)极大地改善我校信息服务设施和条件,给传统的服务方式和运行机制带来深刻的变革,为推动我校文献资源建设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进一步的完善编目规则和各项管理制度,举办有关培训班,拟在近年内初步实现项目提供的全部功能,发挥预期效益。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