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药用真菌降血脂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罗建光 杨晓彤 杨庆尧
【关键词】 高血脂症;,,药用真菌;,,降脂机理
摘要:大型药用真菌中不少种类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并且有副作用小或食药同源的特点,是开发安全降脂新药的潜在资源。该文对具有降脂作用的大型药用真菌种类、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高血脂症; 药用真菌; 降脂机理
Study Advances of Medicinal Mushroom with Hyperlipidemia-lowering Actions
Key words:Hyperlipidemia; Medicinal mushroom; Hyperlipidemia-lowering mechanism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高血压、脑栓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高血脂症有着密切的关系,控制和降低血脂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药用真菌,如灵芝、云芝等,是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种类已被证实具有高血脂症的功效。而且不少药用真菌还具有食药同源的特点,可在作为食物来源的同时兼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实现双重效果。此外,从大型药用真菌中开发降血脂药还具有药源广泛,降脂作用温和、疗效确切和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因此,在药用真菌领域寻找天然降脂药物或食物是目前防治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大型药用真菌降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降脂药用真菌的研究现状
1.1 灵芝为多孔菌科赤芝Gana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s.或紫芝Ganaderma sinense Zhao ,Xu et Zhang的真菌。灵芝中的多糖与三萜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作用。灵芝多糖能增强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使乳糜微粒中甘油三酯(TG)分解成脂肪酸,然后被氧化,使血中乳糜微粒减少而澄清,从而降低大鼠的血浆比黏度的作用[1]。此外,灵芝菌丝体可降低成年雄性 Wistar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TG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提高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相对活性[2]。灵芝孢子粉也有类似活性,在500 mg/kg体重的剂量可降低试验大鼠血清的 TC和 TG作用,但对大鼠血清 HDL-C无影响[3]。另外,临床实验发现灵芝菌液对高血脂人群的血脂和症状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4]。
1.2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eley)Sacc.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冬虫夏草的子座及其寄主鳞翅目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的幼虫尸体的复合物,对高血脂症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研究发现,对实验性高血脂症的小鼠连续10 d灌胃(ig)虫草或虫草菌粉2.5 g・kg-1・d-1,可明显降低 TC含量[5];皮下注射(sc)虫草菌醇提取液1次,即可见胆固醇及血浆β-脂蛋白(β-LP)明显降低[6];单次皮下注射c虫草或发酵虫草菌丝醇提取物还能显著降低正常小鼠 TC和 TG,并显著抑制静脉注射(iv)Triton所致 TC及 TG升高[7]。家兔模型结果发现发酵虫草菌丝醇提物还能抑制因长期高胆固醇饲料饲养而导致的 TC和 β-LP的增高,降低主动脉胆固醇脂的含量,并减轻动脉管壁的粥样硬化程度;虫草菌发酵液 ig可使正常大鼠、大剂量甲状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应激时血脂升高的大鼠以及高胆固醇饲料引起的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 TC,TG,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均显著降低,而 HDL-C及HDL-C/TC显著升高,并使高脂血症大鼠红血球膜的胆固醇含量及红细胞膜微黏度显著降低[8]。人工培育的蝙蝠蛾拟青霉的虫草多糖也有降血脂的作用。以20,40,80 mg/kg BW 3个不同剂量的虫草多糖可使试验组小鼠的 TC和 TG在30 d后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而 HDL-C含量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9]。人工培育的蛹虫草菌丝体也具有较好的降血脂效果[10]。
1.3 香菇Lentinula edodes (Berk.)Sing是食药两用真菌。本身营养丰富、同时也具有降血压、降血脂作用。其降脂的有效成分是香菇嘌呤,即香菇素(eritadenine,C9H11O4N5)[11]。研究证实,口服香菇嘌呤能降低血清中各种脂类,包括胆固醇,其降血脂作用比常用降血脂药物安妥明要强10倍,且口服比注射有效。同时,它能降低因进食超量酪蛋白引起的高胆固醇,也能降低胆汁中的胆固醇而增加脱氧胆酸[12]。另外,香菇干粉对高 TC血症也有明显治疗作用,人体临床实验表明高 TG及高 TC患者服用香菇片可得到一定的治疗效果[13]。
1.4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树花菌属的真菌,也是一种名贵的食药两用真菌,能调节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脂肪代谢的作用。给遗传型糖尿病小鼠灌胃灰树花子实体与其提取物,不仅可使血糖降低,还能降低血浆中 TG的水平[14]。灰树花子实体还可使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液中 TC、TG和磷脂含量比对照组下降0.3~0.8 倍,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而 HDL-C基本维持原水平,肝重与皮脂层降低0.6~0.7倍,血脂与肝脂水平下降,胆固醇排泄增加1.8倍,胆汁酸排泄增加3倍,说明灰树花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与增加脂肪代谢的功效[15]。此外,灰树花发酵液全粉在80~160 mg・kg-1・d-1的剂量下,其胞内多糖纯化物在10~40 mg・kg-1・d-1的剂量下可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血脂症小鼠的血清中 TC、TG和LDL-C。虽实验中未见HDL-C显著升高,但HDL-C/TC比值升高显著,可见发酵液全粉和胞内多糖同样具有较显著的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16]。
1.5 牛肝菌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是食药两用真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其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S)=2.498 ,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54.7%[17]。亚油酸为人体的必需脂肪酸,参与磷脂合成,且为前列腺素合成的原料,对胆固醇代谢、降低血脂亦有重要功用。用云南的野生黑牛肝菌Boletus aereousFr.ex Bull.或华美牛肝菌Boletus speciosus.Frost Bull.饲喂高脂血症大鼠,可显著降低血清中 TC,LDLC,TG的含量,并能显著提高 HDLC含量[18~19]。
1.6 蜜环菌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ex Fr.)Que为与天麻共生的白蘑科真菌。蜜环菌的菌丝和发酵液都具有与天麻相类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实验室和临床研究证实,用蜜环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菌丝体制成的蜜环菌片具有降血脂作用。3次/d,2~3片/次,对降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率达到82.6%;降高甘油三酯血症有效率为75%,同时对降低血压、改善症状也有一定效果[20]。蜜环菌片中的一些嘌呤衍生物,如 N6(5羟基2吡啶)甲基腺苷,具有脑保护和降血脂等生理活性。
1.7 云芝Trametus versicolor 又称为采绒革盖菌、彩纹云芝、千层蘑、彩云革盖菌等,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云芝属重要的大型药用真菌。云芝多糖在体外可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结合标记125I低密度脂蛋白,并促进后者内移和降解,表明云芝多糖可通过刺激清道夫受体途径在整体发挥降脂作用[21]。
1.8 姬松茸 Agaricus blazei Murill又称巴西蘑菇,是一种珍稀的食药兼用真菌,具有改善动脉硬化症和降血脂等多种药理功效。研究证实,姬松茸含有食物纤维,而且在含有的总脂质中,中性脂肪、磷脂都是以亚油酸为主体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具有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的作用[22]。此外,高血压模型大鼠饲料中添加2%,5%姬松茸菌丝体30 d后,以5%菌丝体添加量的处理组大鼠血压明显下降,血清中 TC,TG,LDLC等的含量也同时降低[23]。
1.9 其它医学证明,除了上述具有降脂作用的药用真菌以外,尚有银耳、平菇、木耳、金针菇等其它大型食用真菌也具有降血脂作用。银耳多糖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游离胆固醇(FreeCh)、胆固醇酯(ChE),TG,βLP含量,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鼠 TC含量,并随剂量加大而增强,同时可预防小鼠高胆固醇血症的形成[24]。另外,银耳孢子多糖也可使血清中TC,FreeCh,ChE,TG,βLP含量明显降低。用富硒平姑饲喂衰老 Wistar大鼠,可以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血清清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TC,TG含量[25]。黑木耳多糖同样可使高脂模型小鼠组的TG,TC和 LDLC均不同程度降低,而 HDLC水平却显著升高,提示黑木耳多糖确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26]。金针菇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均有一定作用;其中的粗纤维可以螯合胆固醇,从而抑制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27].
2 降脂药用真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药用真菌的降脂的机理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尚未深入,其降脂作用比较复杂,各种有效成分的降脂机理不尽相同,通常是多途径、多角度而引起的综合作用。
2.1 抑制外源性脂质的吸收主要是指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有些药用真菌中含蒽醌类化合物或者其它化合物,能够促进肠蠕动,增加胆固醇的排泄或在肠道竞争性抑制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如灵芝中的氧化三萜类化学结构与哺乳动物胆固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羊毛甾醇的中间体类似,可抑制胃肠道吸收食物中的胆固醇[29]。另外,像金针菇中粗纤维可以螯合胆固醇,从而抑制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减少胆固醇在肠道吸收或切断肠肝循环[27]等等。
2.2 抑制内源性脂质的合成内源性脂质主要来源于脂质的合成和释放。凡是能够影响脂质合成的某一个环节,往往都会抑制脂质的合成。灵芝中含三萜类化合物,能减少合成胆固醇的原料乙酰 CoA的生成,从而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
2.3 影响血脂的分布、转运与排泄体内的脂质是以脂蛋白的形式转运和排泄。据报道,虫草、灵芝、牛肝菌等均能升高 HDL-C。另外,老山云芝多糖可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修饰 LDL(乙酰 LDL)受体数目增加,提高对乙酰 LDL结合、内移和降解的能力[20]。
2.4 调节脂质代谢研究表明,以调节脂质代谢来达到降脂目的的机理是通过可逆的磷酸化和脱磷酸化,实现对肝细胞微粒体中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还原酶 的抑制,灵芝中的氧化三萜类能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3羟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从而抑制胆固醇合成[28];此外,有的药用真菌可以通过调节脂蛋白脂肪酶或脂解酶活性,来降低脂质水平。据报道,灵芝多糖能增强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使乳糜微粒中甘油三酯分解成脂肪酸,后者被氧化利用,达到降脂效果。
3 结语
越来越多的大型药用真菌被发现具有降血脂的活性,成为开发降脂药物的新途径和新的潜在资源,深受人们亲睐。然而,目前大型药用真菌降脂的作用往往存在有效成分、活性部位不清,作用机制不明等问题;此外,已开发的中成药质控标准不够全面、疗效有时无法重复、制剂工艺尚待提高。这些因素如果得不到改善将严重阻碍降脂大型药用真菌方面的药物开发。因此我们必须加快从已知的具有降血脂中药中发现活性成分、新的单体或新的化合物分子模型,通过对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构测定,开展构效关系研究、有效活性部位修饰,进行定向诱导有效活性成分,创制出疗效好、特异性强、毒副作用小的新型药物。总之,随着人口的老年化,为预防、与高血脂症有关的老年性疾病,从大型药用真菌中挖掘开发降脂作用药物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及产业化前景。致谢:本课题研究得到香港保健协会资助,特此感谢!
:
[1] 金春花,姜秀莲,王英军,等.灵芝多糖活血化淤作用实验研究[J].中草药,1998,29(7):470.
[2] 唐粉芳,郭 豫,张 静.灵芝菌丝体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食品,2003,24(4):145.
[3] 张卫明,孙晓明,吴素玲,等.灵芝孢子粉调节血脂作用研究[J].野生植物资源,2001,20(2):464.
[4] 唐占府,李鲁扬,王秀琴,等.灵芝菌液治疗原发性高血脂30例[J].陕西中医,2001,22(8):464.
[5] 唐荣江,王志平,张 杰,等.冬虫夏草与青海冬虫夏草菌的药理比较[J].中草药,1985,16(11):9.
[6] 包天桐,王桂芬,杨甲禄.人工发酵虫草菌的药理作用初报[J].中草药,1983,14(5):32.
[7] 包天桐,杨甲禄,王桂芬.冬虫夏草与发酵虫草菌的药理作用比较[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6):352.
[8] 徐宁生,张北奇.冬虫夏草对正常、应激和食高脂大鼠血脂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87,3(4):215.
[9] 姚思宇,赵 鹤,刘荣珍,等.虫草多糖降血脂作用的动物试验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4,4(2):197.
[10] 赵 鹏,杨俊峰,李 彬,等.蛹虫草菌丝体降血脂作用的动物试验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5):434.
[11] Kaneda T,Tokuda S.Effect of various mushroom preparations on cholesterol levels in rats[J].J Nutr,1966,90(4):371.
[12] 邹盛勤,陈 武.食用菌的营养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3):502.
[13] 李良晨,贾素霞,胡卫军.香菇防治高血脂的实验观察[J].中原医刊,1998,25(9):32.
[14] Kubo K,Aoki H,Nanba H.Anti-diabetic activity present in the fruit body of Grifola frondosa[J].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1994,17(8):1106.
[15] Kubo K,Nanba H.Anti-hyperliposis effect of Maitake fruit body(Grifola frondosa)[J].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1997,20(7):781.
[16] 袁德云,章克昌.灰树花发酵液及其胞内纯化物的降血脂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7):507.
[17] 黄谚谚,林跃鑫,肖 东,等.小美牛肝菌的营养成分研究[J].中国食用菌,1999,18(6):23.
[18] 王一心,杨桂芝,狄 勇,等.黑牛肝菌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预防医学,2004,38(5):355.
[19] 王一心,杨桂芝,狄 勇.华美牛肝菌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4,31(4):479.
[20] 张利民.蜜环菌片治疗高血脂症疗效的初步观察[J].中成药研究,1983,11:19.
[21] 宋 武.老山云芝多糖 P对巨噬细胞代谢乙酰低密度蛋白的影响[J].中国药通报,1988,11(4):216.
[22] 黄年来.巴西蘑菇值得研究和推广[J].中国食用菌,1994,13(1):11.
[23] Watanade T.,Yamada T.,Tanaka H.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γ-aminobutyric-acid-enriched Agaricus blazei o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Nippon Shokukin Kagaku Kogaku kaishi,2002,49:166.
[24] 申建和,陈琼华.木耳多糖、银耳多糖和银耳孢子多糖的降血脂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6):344.
[25] 覃秀桃,田 浩,王树党,等.硒驯化平菇对老年期大鼠血脂、血糖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2,11(7):491.
[26] 周国华,于国萍.黑木耳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5,21(1):46.
[27] 吴锦文.食用菌的医疗保健功能和改善食物结构的作用[J].中国食用菌,2003,22(4):9.
[28] 罗 俊,林志彬.灵芝三萜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02,37(7):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