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制人参的药性变化研究
【摘要】 目的:考察栀制人参的药性变化。方法:选择经典寒凉大鼠模型,以肛温、饮水量、尿量及17-羟皮质类固醇为指标研究栀制人参对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及代谢机能的影响。结果:栀制人参能提高寒性大鼠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的活动,并使其代谢机能加强,但作用弱于其他人参炮制品。结论:栀制人参的温燥之性低于其他人参炮制品。
【关键词】 栀制人参 燥性 代谢机能
人参以其悠久的和神奇的疗效正日益成为人们滋补保健之首选佳品。但是,由于人参具有温燥之性,服用人参不当或过量会引起“人参滥用综合症”,表现为兴奋过度,口鼻干燥出血伴随失眠、神经衰弱等病态反应。还有的出现食欲减退、性情抑郁、低血压、清晨腹泻等症[1~2]。因此,人们正在寻找一种能缓和或改变其温燥之性的炮制方法。
有[3]报道,温热药有提高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活动的作用,并使代谢过程加强。理论推测:人参经寒凉药物炮制后温热之性有所缓和,故对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及代谢机能有一定影响。而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类固醇以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为主,在肝脏内灭活后所形成的代谢产物,约50%~70%以17-羟皮质类固醇的形式随尿排出。因此,检测尿内17-羟皮质类固醇的含量,可反映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
本试验以虚寒证大鼠为模型,选取肛温、饮水量、尿量及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等为考察指标对栀制人参的温燥之性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仪器 超声机、离心机、恒温水浴锅、UV-3100日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KQ-250型超声波清洗器、代谢笼、pH试纸、烧杯、大小试管、刻度离心管。
1.2 实验动物 160~200g Wistar大鼠(由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PF级)。
1.3 实验药品 ①人参:购于辽宁省新宾县,经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鉴定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②栀子:购于安徽省毫州市药材总公司新特药公司,经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4]鉴定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s Ellisde的干燥成熟果实。③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0ml,100mg,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887。④活性炭制备:将医用活性炭蒸馏水洗2~3次,用1%(V/V)盐酸回流2小时后,用蒸馏水洗至pH6左右,抽滤,100℃烘干备用。⑤可的松标准液:取氢化可的松注射液0.5ml,甲醇稀释至5ml,4℃存放备用。⑥显色剂:将65mg盐酸苯肼溶于100ml浓度为56%(V/V)的硫酸中即成。需现用现配。⑦脱醛正丁醇:取500ml正丁醇,加入新鲜配制的上述显色剂100ml,充分混匀,室温静置1周后,用蒸馏水洗3次;重蒸,取沸点116~117℃馏分备用。⑧无水硫酸钠。⑨生理盐水。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制备
2.1.1 生晒参 取鲜参净制后40~50℃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0.15g/ml的混悬液。
2.1.2 红参 取鲜参置锅内常压下文火蒸制2小时后取出,于40~50℃条件下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加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0.15g/ml的混悬液。
2.1.3 栀制人参 栀子粉末加水浸泡,加入一定量蜂蜜,制成栀蜜混合液。将人参切片,厚度为2~3mm,置锅内常压下文火蒸制2小时后取出,于40~50℃条件下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加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0.15g/ml和0.45g/ml的混悬液。
2.1.4 栀蜜对照液 栀子充分干燥后,粉碎,按比例加入蒸馏水和蜂蜜,制成栀蜜对照液。
2.2 分组、造模及给药
选取体重160~200g大鼠48只,雌雄各半,按空白组、生晒参组、红参组、样品高剂量组、样品低剂量组、栀蜜混合液组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先用寒凉药知母:石膏:黄柏:龙胆草以1.5:2:1:1比例制成1g/ml的水煎液灌服,用药量4ml/d,连续给药3周[5]。造成寒凉模型后,按分组以10ml/kg体重灌胃给药,每天2次,连续2周。
2.3 指标含量测定
2.3.1 肛温的测定 末次给药后1小时用肛温计测量肛温。
2.3.2 饮水量和尿量的测定 固定给水量,测量剩余量,即为饮水量。记录给药过程中饮水量的变化,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每次用自制代谢笼收集尿液时,用量筒测量收集的尿量,作以比较。
2.3.3 尿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的测定[6] 实验前两天分别用代谢笼收集大鼠24小时尿液两次。最后将每只大鼠2次尿液混合,测定含量。用pH试纸检测尿液,pH应在2以下。将带塞试管按给药先后编号,用0.5ml移液管吸取尿液0.5ml依次放入试管内,并加入0.5ml蒸馏水使容积为1ml。依次加入0.3g无水硫酸钠,加塞,超声2min后,加入脱醛正丁醇4ml。再超声10min,2000rpm离心10min,吸出上清液(正丁醇),放入另一小试管中,加入30mg活性炭,摇匀,静置3min,脱去色素。4000rpm离心10min,吸取上清液准备比色。选大试管数支,按表分别注明A、B、C、D、E、F。其中A、B管是显色剂和试管空白,C管为可的松标准空白,D管为含有10μg可的松的标准管。以上4管各加入0.8ml脱醛正丁醇,E管为样品空白管,各加入0.8ml尿液的正丁醇提取液。表1 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测定试剂配伍表 按上表分别将各种药液加入各个试管中,混匀后置于60℃恒温水浴内50min(中间需摇动)。取出后立即放入冷水内5min。最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410nm处,以正丁醇较正零点)。【注意】每组大鼠试验前均收集两次24小时尿液,第一次尿液收集后调pH至3,并加入数滴6mol/L的HCL防腐,置4℃冰箱保存。待第二次留尿液测pH后,方将两次尿液混匀进行检测。
2.4 结果
表2 人参不同炮制品对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及代谢机能的影响注:*表示与空白组比较**P<0.01,*P<0.05。△表示与生晒参组比较△△P<0.01,△P<0.05。由表2结果可见,给药2周后人参不同炮制品均能使虚寒证大鼠的肛温升高,使饮水量、尿量以及尿液中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增加,既提高了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机能的活动,加强了代谢机能。其中,生晒参组变化最为明显,经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红参组水平略低于生晒参组,饮水量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样品高剂量组指标与红参组接近,尿液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低于生晒参组和红参组。样品低剂量组使虚寒证大鼠各项指标接近正常值,饮水量和尿量与生晒参组有显著性差异。栀蜜对照组肛温降低,饮水量、尿量及尿液中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降低,与生晒参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与结论
人参大补元气,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调中止消渴,久服有延年益寿之功效。人参的药理研究证实,人参的生理活性是多方面的,其中“滋补强壮”作用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温燥之性却是人参广泛应用的最大障碍。将人参与栀子、蜂蜜等配伍共制,得到栀制平性人参,目的是增强人参补中益气的功效,降低其温燥之性。食用栀制人参温和补益,对于提高机体对外界的应激能力,增加脏器的储备功能,进而防止疾病,有较好的功效。而且由于栀、蜜的配伍炮制后,使人参的燥性降低,使其性质由偏重于阳性向中性调整,这样就更适合于广大人群进补之用。
本实验选用虚寒证大鼠,症状明显:怕冷,四肢凉,大便溏,尿清长。其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活动降低,尿液内17-OHCS排出量少[7]。代谢机能减弱,肛温低于正常大鼠。分组给药后,生晒参可使虚寒证大鼠尿液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加,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生晒参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与分泌,与[8]报道一致。而服用栀制人参的大鼠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明显低于生晒参,接近空白组,说明新工艺炮制的人参燥性有降低。从肛温来看,各炮制品组温度相近,生晒参组稍高,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与“温热药使体温升高”说法一致。栀蜜对照组使大鼠体温降低,与生晒参温度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栀子寒性发挥功效,验证了“相反为制”的炮制原则。从饮水量看,生晒参组、红参组、样品高剂量组与空白组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且样品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照液组均与生晒参组有显著性差异。对于虚寒证大鼠,人参的补益功效起主要作用,温燥之性表现明显,引起饮水量增加。从尿量看,其变化应与饮水量有关。
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栀制平性人参较传统炮制品温燥之性有所降低。新炮制方法优于传统炮制方法,减少副作用的同时增强了人参的补益作用,扩大了人参临床应用的范围。提示栀制平性人参作为一种新的人参加工制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文献】
[1] 方立媛.把健康的重点转向保健而不是治病[J].医药世界,2005,8:58.
[2] 王桂莲,陈乐安.浅析服用人参[J].黑龙江医药,2003,16(5):470.
[3] 梁月华.寒热本质研究的进展[J].中医杂志,1988(2):63~65.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北京化学出版社,2005,7:125.
[5] 陈奇.中药药理实验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09.
[6] 陈奇.中药药理实验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5.
[7] 梁月华.寒凉药与温热药对交感神经肾上腺及代谢机能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19(1):54~56.
[8] 侯家玉.中药药[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