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素气血阴阳虚的证候特征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1

             作者:何军锋 黄碧群 朱文锋 陈新宇 

【摘要】  “证素”,即辨证的基本要素,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而提炼出的具体诊断单元,每一证素都有相应的特征证候。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资料调查和频权剪叉数据处理,准确提取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常见虚性证素的特征性证候,明确了各证候对虚性证素判断的权值。

【关键词】  证素;证候;虚实;数据库;频权剪叉算法

  Abstract: Syndrome factors as refined diagnostic units are the base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each syndrome factor has the relative symptom and sign.By way of epidemiology and documents investigation, as well as algorithm of double levels of frequency and weight, the symptom and sign for the syndrome factor of Qi?deficiency, Blood?deficiency, Yin?deficiency and Yang?deficiency respectively were extracted correctly, and the weight values of symptoms and signs to syndrome factors were established.

  Key words: syndrome factor;symptoms and signs;empty and full;database;algorithm of double levels of frequency and weight
   
  辨证要素,简称“证素”。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临床信息)的辨识,而对病变的位置与性质等本质所作的判断。证素是辨证的基本诊断单元,临床所作的具体证名诊断都是由证素相互组合而构成的。因此,证素是辨证的核心。把握每一证素的临床表现及其证候属性,认识各证候对相关证素的诊断贡献度,是准确辨证的关键[1]。
   
  我们通过辨证的流行病学、文献资料调查和频权剪叉的数据处理,准确地提取出各证素的特征性证候,明确了各证候对相关证素判断的权值。兹将证素气血阴阳虚的特征证候进行报道。

  1  研究方法

  1.1  建立“辨证数据库”  开展辨证的流行病学、文献资料调查,建立“辨证数据库”。数据库资料来源于住院病例的首诊病历,门诊病历,名老中医诊疗验案,已颁发、制定的的证候诊断标准等,也纳入了部分中医教材、辨证学论著中的辨证诊断资料。总计5139例次。数据库的内容,除一般资料外,主要包括每例病案的全部病情、现在症的主次轻重、临床辨证诊断、证名中涉用的证素、可能的病名诊断。

  1.2  双层频权剪叉运算  首先,对“辨证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证候、证素的频数统计。其次,根据中医临床辨证的实践,按照“双层频权剪叉”的原理,将频数转化成权值。然后,将某证候在某证素中出现的频数乘以该证候的标准化权值、乘以该证素的标准化权值,即为某证候对某证素判别的实际权值。

  1.3  证素的证候特征提取  指定某证素,提取该证素所见的各证候及其频次,将该证素的权值乘以各证候的频次、权值,即为各证候对诊断该证素的贡献度(权值)。将各证候的诊断权值按序排列,一般证候权值在10以上者,对诊断该证素均有一定意义,而权值越高的证候对该证素的诊断贡献度越高、特征性越强。

  2  常见虚性证素的证候特征
   
  证素“气虚”的证候及权值见表1;证素“血虚”的证候及权值见表2;证素“阳虚”的证候及权值见表3;证素“阴虚”的证候及权值见表4。

  表1  “气虚”的证候及权值(略)

  表2  “血虚”的证候及权值(略)

  表3  “阳虚”的证候及权值(略)

  表4  “阴虚”的证候及权值(略)

  3  讨论

  3.1  计量辨证研究的必要  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是的必由之路。以往对证候的辨识,主要是采用模糊定性的方法,固然简捷有效,但使辨证带有较强的经验性和主观性,临床较难掌握。在遵循中医理论体系和辨证的前提下,根据古今文献、名老中医的辨证经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等资料,运用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等科学技术,从中找出辨证的规律,明确各证素的特征证候,全面、精确刻画各自变量(症状等)与各因变量(证素等)之间的联系环节,明确各证候对相关证素诊断的贡献度,建立科学的证素辨证定性定量标准,可使辨证客观有据、全面准确。

  3.2  高质量数据库的建立  中医辨证研究应该建立在数据挖掘的理念上。只有症状、体征等病理信息丰富完整,才能体现出“证”是疾病中机体的整体反应状况,临床才能准确辨证,才能从数据中挖掘出有意义的信息。中医“辨证数据库”的资料(症状、证名、证素等),入库时已经过规范化处理,保证了原始资料的准确,总计5139例,常见症状、体征及某些客观检测指标等近700个,纳入样本严格、合理,涉及内、外、妇、儿以及皮肤、眼、耳鼻喉等科的数百种疾病,各证素所见证候有较全面合理的分布,调查员熟悉中医诊法、辨证,从而能正确选择病例、正确录入证候与证素。高质量辨证数据库的建立为辨证参数的获取奠定了基础。

  3.3  频权剪叉算法是关键  中医辨证是一个非线性复杂巨系统。找到一种适合要求的数据挖掘方法,对于证素辨证的研究至关重要。我们根据临床辨证的实际,在寻找辨证参数的过程中,探索出一种用以确定证候权值的“双层频权剪叉算法”。
   
  “双层频权剪叉算法”,建立起证候与证素、证型间的非线性映射函数,使隐变量转化成显性参数,将模糊信息变成清晰数据。对认识证候与证素、证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中医辨证研究中诊断权值的确定这个关键问题,找到了一种简便、准确的新算法。

  3.4  临床辨证的准确体现  虚证主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其临床表现繁多,均涉及症状600个左右。从数百个症状中提取出来的特征证候,不但与该证素的临床表现完全符合,并且有具体的诊断参数。
   
  表1所列“气虚”的证候中没有目眩,提示其并非气虚的常见症,而是或见症。其余症状均已纳入,且权值很高。
   
  血虚症状已全部概括在表2所列证素“血虚”的证候中。
   
  在证素“阳虚”的特征中,表3已基本概括了这些证候。
   
  在证素“阴虚”的证候中,表4中只小便短黄排序为43,骨蒸发热排序为77,其余均在前30位。

【】
    [1] 朱文锋.构建“证素辨证”新体系的意义[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35?136,142.

  [2] 朱文锋.证候辨证量表制定的性要求[J].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8):11?12.

  [3]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65.

  [4] 黄碧群,陈新宇,朱文锋.正虚类病性证素的特征[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3(9):911?913.

  [5] 朱文锋,何清湖.中医临床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