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膏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系数、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谦 李妍怡 时间:2010-07-11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ICH后引起机体和脑组织局部一系列病理性反应,包括脑内血肿的扩大、血肿分解产物和脑组织直接损伤释放出的血管活性物质所致的脑水肿、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凝血纤溶系统的改变等变化。其中脑水肿的产生是脑出血后二次损伤发生的关键性因素。脑水肿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临床上多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脑组织中水分的非正常集聚,伴有脑容积的增加,导致颅内高压,直接威胁病人生命。中风膏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常取得良好的疗效。本实验通过中风膏对脑系数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探讨其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药品中风膏为甘肃省中医院内制剂,由医院制剂室完成,批号:甘卫普制(1997)-098-04。配方:岷当归、川芎、赤芍、黄芪、水蛭、羌活、甘草。工艺:将岷当归精馏后,取当归药渣与川芎、赤芍、黄芪、水蛭、羌活、甘草混合,经水提、醇沉、过滤、浓缩后与当归精馏产生的挥发油混合,灭菌制成膏剂,成品包装。质量标准:中风膏为棕黑色稠厚的半流体,味微甜后转苦,加水后易溶解。每克相当于生药9 g(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脑心通胶囊由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5001。

    1.1.2  实验动物雄性SPF级SD大鼠100只,体质量(250±50)g,由甘肃中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甘)2005-007-0001507。

    1.1. 3   实验仪器电动台式牙科钻(由甘肃省中医医院提供)、江湾Ⅰ型-C立体定位仪(由兰州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提供)、电热恒温干燥箱(101型,北京科伟永鑫实验仪器设备厂)、分析天平(MC,京制0000249号,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微量进样器。

    1.2  方法

    1.2.1  分组将10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10只;模型组30只;中风膏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0只;脑心通胶囊治疗组(简称对照组)30只。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再随机分为术后1 d,3 d,5 d 3个亚组,每组各10只大鼠。

    1.2.2  模型复制参照Xue[2]和Yang[3]的方法制备大鼠ICH模型。大鼠称重后给予20 %乌拉坦 (0.75 g/kg)腹腔注射麻醉,脑立体定位仪定位大鼠右侧尾状核(前囟后0.2 mm,矢状缝向右旁开3.0 mm,深度6.0 mm)[4];取血前将大鼠尾放在40 ℃温水中5 min,消毒后距末端0.5 cm处剪断,让鼠尾血滴下取血,用微量注射器取大鼠自体不凝血50 μL,在立体定位仪引导下向尾状核注入自体不凝血,按每分钟20 μL的速度缓慢匀速注入。注血结束留针5 min后缓慢退针,缝合切口,以上均按无菌操作进行。

    1.2.3  处理空白组:普通饲养,自由饮水,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造模,生理盐水灌胃,剂量为40 mL/(kg·d);治疗组:每日将中风膏以温开水调成混悬液灌胃(0.9 g/kg),每毫升混悬液含中风膏0.05 g;对照组:每日将脑心通胶囊以温开水调成混悬液灌胃(0.324 g/kg),每毫升混悬液含脑心通胶囊0.02 g。均在术后麻醉清醒后开始灌胃给药,每日上午、下午各1次。

    1.2.4  标本采集断头处死后开颅取脑,沿脑桥上界水平切断,取全脑称重;再取血肿周围脑组织150 mg左右,称湿重后在110 ℃电热干燥箱中烘干至恒质量称取干重。

    1.2.5  方法脑系数=全脑重/体质量×100 %;脑组织含水量=(湿重-干重)/湿重×100 %。

    1.2.6   统计分析实验结果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s)表示,经多样本均数的比较后行组间t检验。

    2  结果

    2.1  中风膏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系数的影响 见表1。表1  中风膏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系数的影响  由表1可见,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P<0.01,说明该实验造模成功。同时从模型组数据可以看出:随脑出血时间的推移,脑系数逐渐增高。组和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P<0.01,表明中风膏与脑心通胶囊均能降低脑系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说明中风膏的治疗作用优于脑心通胶囊。

    2.2  中风膏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见表2。 表2  中风膏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由表2可见,造模后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比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说明造模成功。同时从模型组数据可以看出:随脑出血时间的推移脑组织含水量逐渐增高。对照组与治疗组经治疗后脑组织含水量较模型组都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中风膏降低脑组织含水量的作用比脑心通胶囊强。

    3  讨论

  大量报道,许多机制参与了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这一过程至少包括3个阶段,即:超早期(最初几小时内),主要由于流体静力压和血凝块回缩所致;第二阶段包括最初2 d以内,由于激活凝血级联反应和凝血酶产生;第三阶段3 d以后,主要是红细胞溶解和血红蛋白诱导的神经毒性。由此可见脑出血后脑损伤效应是由脑组织血液成分的毒性作用(包括血块回缩、凝血酶释放、红细胞溶解、血红蛋白毒性、补体激活、占位效应和血脑屏障破坏等)所引起,早期的血肿清除能够干扰水肿形成,因为它能够阻断血肿内各种有毒成分的级联反应。祖国医学阐述了本病的发生,先是“瘀于脑府”,而后迅速由瘀生水,由瘀热灼津成痰,瘀、水、痰积于脑府而成脑水肿,其病机虽然复杂,但总不离“瘀血”,瘀是根本病因,水、痰是病理产物。中风膏主要成分有当归、川芎、赤芍等,重用岷当归,能明显地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比值,抑制血栓及血肿的形成,增强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度;此外能改善微循环和解除微循环障碍,有利于细胞的营养和氧的供给,起到活血化瘀之功,且本身不对脑组织产生负面影响。本实验中脑出血急性期脑系数、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P<0.01),这与李燕华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通过治疗,脑系数、脑组织含水量都迅速下降(P<0.01),说明中风膏与脑心通胶囊均有治疗作用,中风膏具有活血化瘀之功从而降低了脑系数、脑组织含水量,减轻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的损害,作用优于脑心通胶囊(P<0.05)。

 

【文献】
  [1]何纲.实验性脑出血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分册,2001,28(2):80-83.

[2]Xue M,Del Bigio M R.Intracerebral injection of autologous whole blood in rats: time course of inflammation and cell death[J].Neuroscience Letters,2000,283:230.

[3]Yang G Y,Betz A L,Chenevert T L,et al.Experiment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in edema,blood flow,and 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in rats[J].J Neurosurg,1994,81:93.

[4]包新明,舒斯云.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

[5]李燕华, 孙善全. 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Ca2+浓度的变化与磷酸化CaMKⅡ表达的实验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2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