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氢化大豆油中镍的含量
作者:薛巧如,梁蔚阳,陈宇堃
【摘要】 目的 建立测定氢化大豆油中镍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塞曼背景校正,标准加入法测定。结果 标准加入法所得相关系数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1.4%~97.0%。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准确,灵敏度高,可有效控制该药用辅料的质量。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镍;氢化大豆油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nickel in hydrogenated soybean oil.Methods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nickel in the oil with Zeeman background correction.Result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n standard addition calibration technique was more than 0.999 with the recovery of 91.4%~97.0%.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 accurate and stabile.
Key words: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nickel; hydrogenated soybean oil
氢化大豆油系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soya Bentham的种子提炼得到的大豆油经精炼、脱色、氢化和除臭而成,为白色至淡黄色的块状物或粉末,收载于欧洲药典和美国药典,为药用辅料,国内尚未对氢化大豆油药用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氢化大豆油中未加入防腐剂、抗氧化剂,在氢化过程中使用了镍作为催化剂,因此,质量标准中需对镍的残留进行控制。本文美国药典(USP30NF25)[1],欧洲药典(EP)4版[2],按药典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3],建立氢化大豆油中的镍的含量测定方法,本法可用于该辅料的镍残留质量控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 Thermo M6 MK Ⅱ 石墨炉原子化器?GFTV;镍灯:型号KY?2,灯号1180,检测波长232.0 nm,北京曙光明光源仪器有限公司;石墨管:thermo pyrolytically coated 575344;电阻炉:英国CARBOLITE ELF11/6 。
1.2 试药
镍单元素标准溶液 GBW08619 1000 μg/mL国家标准物质中心;氢化大豆油(南海油脂(赤湾)有限公司,批号20060217、20060427、20061210);硝酸(色谱纯,MERCH,批号:K35540856);盐酸(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批号:20070703);水:MiliQ去离子水。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条件
检测波长:232.0 nm;狭缝0.1 nm;灯电流:20 mA 80%;背景校正:塞曼;标准加入:湿-湿混合;石墨管型号:进口高温碳涂层;重复测定次数:3次。进样参数:主标准浓度为100 μg/L,自动稀释成10、20、30 μg/L,工作体积为10 μL,进样体积为2.0 μL。石墨炉参数见表1。 表1 石墨炉升温程序(略)
2.2 检测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附录Ⅳ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第二法标准加入法。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氢化大豆油5.0 g,至坩埚中,缓缓加热至炭化,600 ℃灼烧至白色灰状物,冷却,用稀盐酸2次,每次2 mL洗残渣至25 mL容量瓶,加0.3 mL硝酸溶解,用水稀释至刻度。
对照溶液(主标准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标准镍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μg/L。取0.0、1.0、2.0、3.0 mL各加入供试品溶液2.0 mL,用水稀释至10.0 mL。
测定法:按上述对照溶液的制备法,仪器按比例自动稀释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后进样,在232 nm处测定吸收值,记录读数,将吸光度读数与相应的待测元素加入量作图,延长此直线至与含量轴的延长线相交,此交点与原点间的距离即相当于供试品溶液取用量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3 线性范围
将仪器按规定启动后,依次测定空白对照溶液和各浓度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记录读数,以每一浓度3次峰高读数的平均值为纵坐标、相应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得到方程为Y=0.0075X,r=0.9995,线性范围为0~30 μg/L,标准曲线呈线性并通过原点,满足药典附录规定标准加入法适用要求,可以采用原子吸收第二法标准加入法测定微量镍含量。
4 精密度试验
取样品(批号:20060217),按“2.2”项下方法制备溶液,自动加标稀释,平行测定6次,测定含量,平均RSD为1.5%。
5 加样回收率试验
准确称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号样品,分别精密加入高、中、低3种浓度水平的镍标准储备液各3份,按“2.2”项下方法制备并测定含量,平均回收率,见表2。
6 样品的测定
取3个批号(20060217、20060427、20061210)样品,分别按“2.2.1”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自动加标稀释后进样,3批样品所测得结果均为百万分之0.1。表2 回收率结果表(略)
7 讨 论
7.1 欧洲药典和美国药典的主标准浓度均为200 μg/L,然后稀释为20、40、80 μg/L,试验中发现对照品浓度过高,读数较大,线性相关系数不符合要求,且供试品中实际镍含量较低,调整对照品稀释浓度为100 μg/L,自动稀释成10、20、30 μg/L,该浓度可能与不同型号仪器有关,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对条件进行优化。
7.2 本文的优化主要是依靠Thermo M6 MK Ⅱ 石墨炉原子化器?GFTV的实时监控镜头看到的样品溶液灰化情况、吸光度及其稳定性进行的一系列调整。在实时监控器中可以看到,干燥时间过短,或样品黏度过大,样品溶液不能进样到石墨管底部中心,灰化不完全,测得数据不准确,重现性较差,须调整样品的浓度和升温程序。本法优化了干燥时间和灰化温度,操作简单,结果稳定,方法可行,可用于药用氢化大豆油镍残留的质量控制。
【】
[1]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Convention Inc. 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S]. Washington.D.C:The Board of Trustees,2006:1221.
[2]The Quality of Medicines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
European Pharmacopoeia[M]. 4th ed. Germany:Druckerei C.H.Beck,Nordlingen,2002,1951-1952.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S].北京:化学出版社,2005,附录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