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颗粒对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模型大鼠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1

                         作者:陈党红 孙良生 蔡业峰 黄培新

【摘要】  【目的】观察舒筋颗粒对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复制肌张力增高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巴氯酚组(剂量为1?35 mg·kg-1·d-1)、舒筋颗粒组(剂量为6?75 g·kg-1·d-1),连续给药12 d。比较各组后不同时间点较治疗前肌张力改善的级数,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γ?氨基丁酸(GABA)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大鼠肌张力等级评分改善程度比较,治疗后3、6 d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9、12 d,舒筋颗粒组、巴氯酚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而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舒筋颗粒组和巴氯酚组均能降低脊髓后角GABA表达(P<0?05),而两治疗组作用相仿(P>0?05)。【结论】舒筋颗粒治疗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脊髓组织中GABA表达有关。

【关键词】  舒筋颗粒/药;肌张力增高/中药疗法;脊髓/病理学;疾病模型,动物;大鼠

肌张力增高是脑血管意外的常见并发症。由于该并发症限制了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肢体康复效果,故这已成为康复治疗的难点之一。舒筋颗粒是中医脑病专家黄培新教授治疗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经验方,对改善由脑血管意外所造成的肢体痉挛有肯定的疗效[1]。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 ,GABA)为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抑制性递质之一,也是药物降低肌张力的作用位点[2]。本实验通过观察舒筋颗粒对卒中后大鼠肌张力及大鼠脊髓后角GABA表达的影响,探讨舒筋颗粒降低肌张力的作用机理,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SPF级SD大鼠70只,体质量200~250 g,雌雄各半,分笼饲养。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合格证编号:0000590)。

  1?2药物舒筋颗粒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由芍药、木瓜、甘草组成;巴氯酚由卫达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T0150D),实验时大鼠用药量公式:m人用药/d×0?018×5=m大鼠用药/kg。

  1?3主要试剂与仪器SP试剂盒为美国BDBiosciences 公司产品;GABA试剂盒为美国Santa Cruz Biotechnology,Inc.公司产品;Q500型病理图像分析仪(德国LEICA);CX21型生物摄影显微镜(日本OLYMPUS );HM550型冰冻切片机(德国美康)。

  1?4肌张力增高大鼠模型复制[3]将麻醉后的大鼠俯卧位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剃毛,常规消毒,沿正中线头皮下切开颅顶皮肤,暴露颅骨,于前囟后6?4 mm向左旁开矢状缝1?0 mm处颅骨表面用牙科钻钻孔,将固定在立体定向仪上的阳极针电极插入约 9?5~9?6 mm,阴极接鼠尾,以1?5 mA直流电通电作用22 s,拔出电极后缝合头皮,通过电流作用破坏内囊后肢的锥体束,复制肌张力增高模型。

  1?5模型成功评定标准

  1?5?1后肢运动评分采用改良的Tarlov分级评分法[4]。0级:完全瘫痪,不能做任何运动;1级:严重瘫痪,不能支撑身体,可以有轻微的运动,但不能做类似于爬行的动作;2级:瘫痪,不能支撑身体,但能够做爬行动作;3级:轻度瘫痪,能够支撑身体,但行走时不稳,有跛行;4级:无瘫痪,行走自如。

  1?5?2肌张力评分采用Ashworth肌张力评分法[5],根据肢体被动活动及关节屈伸的自由度分为5级。0级:无肌张力增高,大鼠活动自如;1级:肌张力轻度增高,在屈伸过程中出现一过性停顿;2级:肌张力明显增高,但肢体尚易屈伸,有轻度共济失调;3级:肌张力明显增高,被动活动困难,有中度共济失调;4级:肢体屈伸受限,有重度共济失调。

  1?6分组与给药将58只造模成功的大鼠编号,通过PEMS 3?1软件“完全随机(两组及多组)设计”程序产生随机数字,按3组1∶1∶1的比例随机分为模型组、巴氯酚组与舒筋颗粒组。模型组灌服蒸馏水2 mL,巴氯酚组按计算所得药量以1?35 mg·kg-1·d-1剂量灌服,舒筋颗粒组以6?75 g·kg-1·d-1剂量灌服,均每天1次,连续给药12 d。

  1?7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7?1肌张力改善情况按治疗前及治疗后3、6、9、12 d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肌张力改善级数差值。

  1?7?2GABA检测方法采用光镜下观察和平均光密度分析(Mean)法。腹腔内注射10 mg/L的水合氯醛麻醉后开胸,沿剑突下剪开皮肤肌肉,暴露心脏;经左心室通过升主动脉直达主动脉弓处,剪开左心耳,快速滴注生理盐水至大鼠手足尾巴变白,继而快速输入40 g/L的多聚甲醛磷酸盐缓冲液(PBS)250 mL(4℃),直至动物肌肉震颤、全身呈完全僵硬状态;原位静置1 h后,剪开背部皮肤肌肉,暴露脊柱;用咬骨钳钳去脊椎骨,暴露脊髓,将颈膨大部位脊髓取出,放入40 g/L的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含0?1 mol/L PBS)中进行后固定4 h,然后浸入300 g/L蔗糖磷酸缓冲液(pH 7?4,4℃)过夜,直至组织下沉,再放入PBS(pH 7?4)液中,0℃~4℃冰箱中备用。按免疫细胞化学法染色,用PBS替代一抗作阴性对照;用已知的阳性片作为阳性对照。

  1?8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

  2结果

  2?1各组大鼠前后肌张力比较表1结果显示,治疗后3 d、6 d各组大鼠肌张力与治疗前改善级数的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9 d、12 d舒筋颗粒组、巴氯酚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舒筋颗粒组与巴氯酚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2?2各组GABA表达结果比较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GABA的表达,模型组脊髓背角的第Ⅰ、Ⅱ层密集分布着深棕色细点状颗粒,对称排列,阳性反应面积加宽,颜色加深,在脊髓背角的其他层面为比较均匀的浅黄色。舒筋颗粒组及巴氯酚组GABA表达相对减弱,阳性反应面积变小,颜色稍变淡。结果见图1。表1各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肌张力与治疗前改善级数差值比较

  2?3各组大鼠GABA平均光密度比较表2结果显示,各组大鼠GABA平均光密度舒筋颗粒组、巴氯酚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巴氯酚组与舒筋颗粒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表2各组大鼠GABA平均光密度比较

  3讨论

  脑血管意外所导致的肢体痉挛已成为医学的焦点,其中抑制性神经递质学说成为本病研究的热点,GABA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普遍受到关注。已有研究表明[6]GABA?B受体主要分布在突触前神经终末,在突触前抑制其他兴奋性递质的释放而产生抑制效应,位于突触后膜的GABA?B则通过G蛋白的介导,开启K+通道使之外流,产生慢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及较弱的突触后抑制而对运动进行抑制性调控,导致肌张力的增高。目前临床所用巴氯酚等降低肌张力的药物几乎都是以其受体为作用靶点。

  黄培新教授认为本病主要为肝肾阴虚、筋脉失养,临证当以“养阴柔筋”为法,取《伤寒论》“伤寒脉浮,微恶寒,脚挛急……,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之宗义,在《伤寒论》芍药甘草汤基础上加用舒筋活络的木瓜而成舒筋颗粒。方中白芍为君,入肝脾经,具柔肝缓急、养血敛阴之功;炙甘草味甘,归心脾肺胃经,能补脾益气、缓急止痉;木瓜酸温,归肝脾经,有舒筋活络之用。诸药合用,奏滋养肝血、柔肝舒筋之效。前期临床研究[7]表明本方对改善脑卒中后患者肢体的痉挛状态、缓解患肢疼痛具有肯定的作用。

  本实验结果提示:治疗后9 d、12 d肌张力与治疗前改善级数的差值比较,舒筋颗粒组优于模型组(P<0?05或P<0?01),而舒筋颗粒组与巴氯酚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舒筋颗粒与巴氯酚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肌张力增高大鼠脊髓后角GABA表达,但两者并无显著性差异。我们推测可能是通过影响GABA的表达而对卒中后的肌张力起到改善作用,其途径可能为:(1)直接通过GABA系统激活胶状质内的GABA能神经元,抑制肌张力增高;(2)另一方面,调节初级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背角内伤害性感受神经元,间接影响抑制性GABA能神经元,而对肌张力起抑制作用;(3)通过GABA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自初级传入纤维释放,减少脊髓中单突触伸肌和多突触屈肌反射传递而产生骨骼肌松弛作用。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1]苏巧珍.舒筋颗粒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级硕士研究生毕业,2000:24.

  [2]周纪东,喻晓蔚.GABA受体的神经药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2002,22(2):160.

  [3]熊革,罗永湘.大鼠中枢神经毁损方法的研究与比较[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9,28(2):149.

  [4]David A M, Robert J F. The electrolytic lesion as a model of spinal cord damage and repair in the adult rat[J].Neurosci Meth,1991,38:15.

  [5]唐晓青,万有,黄志华,等.用电解损毁法制备大鼠的脊髓损伤模型[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3(31):226.

  [6] 李华,左伋.GABA受体及其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与临床分册,2000,20(6):458.

  [7]蔡业峰,苏巧珍,黄培新.舒筋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