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儒家“五常”思想与医生职业精神之契合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曲凡 王丽宇 时间:2017-03-19
  论文关键词:儒家五常 医师宣言 医生职业精神 中国传统医德 医学道德观念
  论文摘要:“五常”思想是中国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对中国的传统医德原则、医生职业责任、行为规范、专业要求、医患关系调整原则的确立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对理解《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所提出的现代医生的职业精神原则与责任,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社会调整、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在古时的医学领域,“五常”思想对确定传统医学的性质、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五常”之首“仁”
    传统的儒家“仁学”思想对形成中国传统医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传统医德认为,“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关爱病人是一个医者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作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备条件。孙思邀在其《大医精诚》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要求医生给患者以“人”的对待,对患者要深切同情、真诚关爱,将仁爱之情注人医患关系之中,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推己及人。中国传统医德以仁爱为核心,与当代医生职业精神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列其为基本原则的第一条是异曲同工,在医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共同彰显了医生职业的人道主义性质,体现出医学救死扶伤的道德意义。
    孔子的“仁”由“爱亲”发展到“爱人”体现为“泛爱众”原则,提出“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泛爱众”的思想在中国传统医德领域衍生为一视同仁,平等待患的医德原则。孙思邀指出:“若有疾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媛,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儒家由“泛爱众”、博爱进而把济世与救人统一起来,主张以济世为怀,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在儒家博爱济世思想影响下,传统医学就已经将医生之“仁”赋予了社会责任的意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中提到:“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于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显示了中国传统医家行医济世的观念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当代医生职业精神提出医生应该具有促进享有医疗的责任和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公平分配的责任,体现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和当代医生的社会责任,这一点与儒家文化赋予中国传统医德的道德内涵相契合,反映出医学责任内在的统一性。
  2“五常”之“义”
    “义”,原指“宜”,适宜和正当,后泛指一切道义,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手段。中国传统医德深受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强调以医济世,廉洁行医。孙思邀曾提出:“医人不得恃已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宋代名医张呆在《医说·医通神明》中说:“凡为医者,粗守仁义,绝驰鹜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如此则心识自明,神物来相,又何戚戚沽名凝凝求利也?如或不然,则葛以至姜抚占誉之惭,通华佗之矜能受戮乎?”儒家思想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义”与“利”发生矛盾时,如何选择正确的价值观是体现医生道德水平的重要方面。古代医者淡泊名利、一心向善,为了救治病人而牺牲个人利益的范例比比皆是,这都是儒家重“义”思想在医学职业道德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反映。
    医生之“义”指医生对维护人的健康应尽的职责和道德义务,其最高原则就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人们常常把医生誉为“白衣天使”,无数位白衣天使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鞠躬尽瘁,履自己的职业责任和道德义务。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白衣天使”们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奋斗在救治病人的第一线上,医护人员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得到了社会充分的赞扬。

   在坟川抗震救灾中,抗震救灾医疗队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救治灾民,尽管伴随着余震的一波波突袭,医务人员仍然坚守岗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任何抢救伤员的努力。
   这是医学人道主义的体现,更是医生重“义”思想的闪光。
  3五常之“礼”
  “礼”指人们行为的最高准则和道德规范,也指礼仪文饰。唐代名医孙思邀指出:“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日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晒;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馈迭荐,食如无味;蠕酥兼陈,看有若无。”“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昔毁诸医。”提出了医生的医疗行为、待患行为及自身行为的规范,成为中国传统的医生行为之“丰"。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