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危机干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权超 王应立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军人;突发事件;心理应激;心理危机;心理干预

  【关键词】 军人;突发事件;心理应激;心理危机;心理干预

  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要经常面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挑战,这些突发事件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与职业性质有关,如战争爆发、反恐怖袭击、平息社会动乱、执行特种任务等,这类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危险性与艰巨性;第二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造成心理影响的突发事件,如大规模传染性疾病、核泄漏、洪水、危机等,这类事件具有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第三类是灾难性事件的援助性工作,如飞机失事、海啸、矿难、地震、重大事故等事件,第一受害者虽非军人,但作为救助者,异常的场景使其心理受到冲击和伤害,这类事件通常具有紧迫性和震撼性。但无论哪一种突发事件,都会诱发军人异常心理应激反应,对军人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对预防和应对军人心理危机具有现实意义。

  1 突发事件与军人心理应激

  1.1 心理应激的外在表现 

  突发事件的威胁性、紧迫性、震撼性和后果不确定性,是造成个体心理应激的根本原因。在突发事件面前,军人个体如果没有类似的事件经验,也没有充分的应对准备,再加上外界信息的不明确性,很可能造成军人生理功能和心理机能的改变,而其中又属情绪异常最易被直接观察到[1]。在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疑虑、悲伤、沮丧、忧郁、易怒、绝望、麻木、孤独、紧张、烦躁、自责、过分敏感等各种负性情绪。在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肌肉高度紧张,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噩梦,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等。在认知方面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推理和判断能力下降,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信任他人,以及出现躲避和警觉反应,或者逃避现实,出现强迫行为,操作技能水平降低等。

  1.2 心理应激反应的阶段性表现

  突发事件中心理危机的过程,依时间顺序来看,一般可分为四期[2]。一是冲击期或休克期,指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数小时之内,个体主要表现为焦虑、惊恐和不能合理思考,少数人出现意识不清。二是危机期或防御退缩期,由于没有能力解决面对的困境,表现为退缩或否认问题的存在、合理化或不适当投射。三是解决期或适应期,此时能够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用积极的办法成功地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我评价上升,社会功能恢复。四是危机后期, 多数人在心理和行为上变得较为成熟,获得一定的积极应付技巧,但少数人出现人格改变,或表现出敌意、抑郁,或滥用酒精、药物,神经症、精神病和慢性躯体不适均可能出现。鉴于上述理论,可依时间先后,将心理应激反应分为急性心因性反应、延迟心因性反应、持久心因性反应三个阶段。

  1.2.1 急性心因性反应 

  急性心因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还可伴有强烈的情绪变化。可在遭受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出现,且情绪、情感变化迅速,创伤后遗忘是急性心因性反应的表现之一,常回忆不起灾难发生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又称为逆行性或阶段性遗忘。

  1.2.2 延迟心因性反应 

  从遭受创伤到出现精神症状有一个潜伏期,一般为几周至几个月。主要表现有: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即反复发生"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反复重现创伤性内容的噩梦,控制不住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发生错觉和幻觉;持续的警觉性增高,难以入睡或易惊醒,激惹性增高,过分的惊跳反应。遇到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场合和事件时,会产生生理反应,如心跳、出汗、脸色苍白等。与人疏远、不亲近,与亲人情感变淡,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不能回忆创伤经历的某一重要方面;对未来失去信心,对前途无望;常伴发焦虑和抑郁,少数人会产生消极念头,有自杀企图。病情呈波动性,少数可长达多年,或有人格改变。

  1.2.3 持久心因性反应 

  以与创伤有关的妄想和妄想观念为主。海啸幸存者眼看着大批亲友相继死去,认为自己活着是一种"罪过",就是一种创伤所致的罪恶妄想观念。

  1.3 情绪异常的表现形式

  1.3.1 恐惧心理 

  是突发事件最易诱发的一种情绪,是企图摆脱或逃避某种情景而又苦于无能为力的情感体验。恐惧伴有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机能充分动员,但没有信心和能力战胜突发事件中的危险[3]。恐惧心理在突发事件中最易诱发,比如,包头"11・21"空难发生后,参加打捞尸体的几名武警官兵竟不敢去黑暗的地方、不敢进黑屋子,采访空难后的记者不敢乘坐飞机,经过心理疏导后恐惧心理才消失。

  1.3.2 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与恐惧情绪相近。恐惧是面临危险时发生的,而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以应付的不愉快情绪;焦虑发生在危险或不利情况来临之前,焦虑是指向未来的、对突发事件产生紧张的内心体验,出现回避、烦躁等,呈高度警觉状态。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的焦虑心理,是一种情感的泛化,所谓"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心理上的持续警觉状态不能回归正常。

  1.3.3 抑郁心理 

  表现为悲哀、寂寞、丧失感和厌世感等消极情绪,伴有失眠、食欲减退等[4]。事件的发生增加了一些具有抑郁性人格者发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出现持久的情绪低落、忧郁、失去愉快感,不愿与外界接触或不愿与人打交道,常伴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躯体症状。

  1.3.4 盲从心理 

  在突发事件面前,人们心理的自主性下降,更容易相信各种小道消息和流言,并以此左右自己的行为。谣言传播的特点是版本小、变化快、传播过程充分本地化、谣言设计拟人化,以及充分利用短信、互联网等传播手段。盲从是一种思维与意志的游离状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社会群体心理应激。SARS流行期间,部队没有抢购食盐,是基于部队领导认为食盐绝不会成为紧缺商品的理性判断。

  1.3.5 迷信心理 

  常发生于突发事件过后而自己侥幸生还的人,坚信冥冥之中有神灵保佑,否则自己决不可能大难不死。对身边的任何事情不再用和理智去分析,强化了宿命观念,丧失革命斗志和自信的勇气。迷信心理使精神创伤转换为精神满足,这种心理应付机制能够暂时缓解心理应激反应,但对于再次遭遇类似突发事件时潜能的激发并无多大益处。

  1.3.6 强迫心理和疑病心理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最容易产生此类不良心理。如SARS流行时,一些人反复测量体温、洗手,一天多次打扫卫生,就是强迫心理的表现;无端地感觉胸闷、头疼,一声正常的咳嗽或喷嚏就成为染上疾病的根据,这都是疑病心理的表现。

  2 军人心理危机的干预

  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或群体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之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避免因情感波动造成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回归现实;三是学到对未来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有更好的应付策略与手段。比如SARS期间,需要心理干预的人群范围很广泛,既包括发病者、疑似病者,也包括与患者有密切接触者、家属、被隔离者、一线的医护人员、应急服务人员、志愿人员,他们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不愿公开就医的人和对"非典"有过度担心恐惧的普通大众也需要心理上的援助。

  很多研究和实例证明,在发生灾难性突发事件时,心理干预可起到缓解痛苦、调节情绪、塑造社会认知、调整社会关系、整合人际系统、鼓舞士气、引导正确态度、矫正社会行为等作用。心理干预如果与军队的管理行为、思想工作结合起来,会发挥良好作用。当前阶段,部队有关部门应抓紧制定突发事件中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其内容应包括:针对军人个体和群体的危机干预技术;沟通交流技术;支持性心理技术;心理健康和咨询技术;识别严重心理障碍和建议转诊、会诊技术;常用精神科药物的使用技术;现场控制技术;一级应急处理队伍心理健康管理技术等。以上技术均应编辑成相应的手册。

  2.1 提供社会情感支持 

  社会心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会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危机应对系统,这就是"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一般由家人、亲属、战友、同事、同学、朋友构成,为人们提供亲情、物质和信息上的支持,分担困苦和共度难关。当突发事件出现后,每个人都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人们依赖的人际支持系统已经不足以抵御灾害,此时,人们会意识到自己是整个社会的一员,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必须扩大。因此,获得来自组织和外界的救助显得非常重要。情感支持的实施,要首先认同心理危机人员的情感变化,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或意外打击,多数人在心理上变得茫然失措,出现各种非理性情绪和非理智思维,心理干预人员应视此种心理反应是正常的,及时给予安慰、同情、支持和开导。医务人员的此种态度可极大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其产生被理解感和被支持感。

  2.2 提供准确信息 

  在突发事件来临之际,人们出于自我保护和了解事情原委的本能,十分渴望得到充分的信息。对某种信息或某种事物的不确定状态是焦虑和恐惧的唤醒因素,信息的透明可减低焦虑或恐慌程度。广东"非典"恐慌事件,有人归结于谣言引起,实际上从政府公布的情况来看,并非完全是谣言,有传染病在广东局部暴发流行是事实,只是由于复杂的公共卫生事件公布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健康信息传播渠道。一时间,人们既不能从政府那里得到准确的信息,又不能从新闻媒体中看到相关信息报道,导致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某种变形和扭曲[5]。可见,面对突发事件,政府的权威信息传播的越早、越多、越准确,就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缓解个体的不良情绪。

  对于战争或执行特种任务,信息的提供也是必要的。一般来讲,应对心理应激,提供全部信息以解决心理认知危机的设想是建立在所有人都是理性人,只要获得全部信息就可以做出正确判断的假定基础上的。但由于存在个人对信息解读和承受力的差异,因此,战时全部真实信息的公布,对人们心理的巨大冲击及集体心理感染不能忽视。作为心理危机应对措施的信息提供应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提供全部信息;以我为主提供滤过的信息;以适当的方式提供信息。充分发挥传媒的社会稳定功能,起到防止个体受应激的消极影响,控制恐慌,稳定大众情绪的屏障作用。

  2.3 做出适当保证 

  应激性突发事件会造成明显的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为消除涉及人员或群体的疑虑和错误认知,给其以心理上的支持和适当的保证是非常有益的,但这种保证必须建立在全面了解突发事件的基础上,提出的保证要有足够的依据,使其深信不疑,这种信任感是心理干预取得成就的前提。

  2.4 药物治疗 

  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药物治疗,对焦虑、心烦不安者可短时间内选用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物。三环抗抑郁剂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效果较好,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有较好的干预效果。目前提倡采取药物干预时,要同时辅以心理治疗和心理社会康复治疗,强调急性应激干预应多维性。

  2.5 提供有益的应对方法 

  强制休息、强制娱乐,可强行打断情感与事件的联系;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读书学习等,可以转移注意力;男儿有泪也轻弹,不要压抑自己的感情发泄;学习一些自我放松的心理学方法。

  3 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帮助被干预者认识、面对、接受现实和表达各种复杂情感,这是成功干预的第一步,做不到这一点,被干预者就无法真正把握自己的感受并消除应激反应。

  治疗者不加评价的倾听有利于他们表达出各种想法,包括那些被干预者自认为不可接受或能引起内疚的想法和情感。治疗者不应依据自身的价值观念作假设,而必须从被干预者的独特立场出发来认识问题,这是干预的前提。干预过程中,治疗者要随时提醒自己,对某一特定的问题或某种丧失,被干预者完全可能赋予它与自己看法根本不同的意义[6]。治疗者必须帮助被干预者确定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们首先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尽其所能地进行干预。要设身处地的体察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分担被干预者的痛苦与悲哀,又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不使被干预者滋生绝望或过分依赖的心理。

  对干预的效果抱现实的态度,必须正视困境和问题。治疗者无回天之力,但我们存在的本身就是对被干预者的一种给予。促进被干预者以健康的方法解决悲哀,使当事人认识到回避、借酒浇愁、暴力、自杀等都是不健康的行为。告诉被干预者应激反应到底是怎么回事,帮助其了解自身反应过程、识别自身症状,能够有效减轻恐惧,也能帮助他们了解将要面临的问题。同时也要随时播撒希望的种子,使他们尽快度过悲哀反应期。

  

  [1] 王一牛,罗跃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心境障碍的特点与应对[J].心理进展,2003,11(4):387

  [2] 宋华淼,张鹏.军人心理疏导理论与方法[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256~258

  [3]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3~75

  [4] 胡凯.突发性危机引起的心理问题及应对[J].医学与,2004,25(3):49

  [5] 胡晓云,李汉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健康信息传播[J].健康教育,2003,19(8):585

  [6] 樊富珉."非典"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4):32